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26,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冲天羽
楚王不夜行
羽又重瞳
翠羽
羽人(又作:羽人丘)
单刀会
子羽遗迹
鹢羽
学剑学书
斗酒彘肩
樊妻化羽
范增
倦羽飞还
白羽公当挥(又作:顾荣羽扇)
刮骨
典故
一举冲霄
 
一飞冲天
 
一鸣
 
一鸣惊人
 
一鸣齐鸟
 
三年一鸣
 
三年未鸣
 
三年翼自高
 
三年鸟
  
冲天一飞
 
冲天羽
 
冲天翼
 
惊人一鸣

相关人物
楚庄王
 
淳于髡
 
齐威王


《韩非子》卷七〈喻老〉~42~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97~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简释

冲天翼:喻指贤士待时而动。唐贯休《遇叶进土》:“自愧龙钟人,见此冲天翼、”


例句

遇此枝叶覆,夙举冀冲天。 李岑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

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 柳宗元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驿在襄州之南。即淳于髡放鹄之所)

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弘农公杨凭也。为御史李夷简所弹)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怅望冲天羽,甘心任画师。 窦群 观画鹤

擢第名重列,冲天字几双。 贾岛 寄柳舍人宗元(一本无宗元二字)

鹪鹩王佐用,复此挫冲天。 赵冬曦 奉酬燕公见归田赋垂赠之作

岁暮云皋鹤,闻天更一鸣。 钱起 送虞说擢第东游

迹类三年鸟,心驰五达庄。 陈去疾 赋得骐骥长鸣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陶翰 赠房侍御(时房公在新安)

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长吟空抱膝,短翮讵冲天。 骆宾王 叙寄员半千

典故
楚王不夜行

相关人物
项羽


《汉书》卷三十一《项籍传》
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例句

若逢楚王贵,不作夜行人。 李峤

典故 
羽又重瞳
 
舜目重瞳
 
岂其苗裔
  
相关人物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38~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尸子曰:「舜两眸子,是谓重瞳。」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帝舜〉~3~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简释

重瞳:指舜或项羽,或指有帝王之相。唐李白《远别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典故
梦入梅花
 
梅花树
   

《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
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傍舍,见一女子,淡妆素服,出迓师雄。时已昏黑,残雪对月色微明。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饮。少顷,有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顷醉寝,师雄亦懵然,但觉风寒相袭。久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

简释

罗浮:喻梅花。明岛启《题三香图》:“罗浮洛浦与潇湘,三处离魂一本香。”

典故  
羽人丘


《楚辞补注》卷五〈远游〉~67~
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汉·王逸注《山海经》:「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

例句

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李群玉 半醉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柳宗元 界围岩水帘

病依居士室,梦绕羽人丘。 柳宗元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莫抱白云意,径往丹丘庭。 独孤及 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颍

盟经早晚闻仙语,学种三芝伴羽人。 王初 延平天庆观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白玉仙台古,丹丘别望遥。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韩翃 同题仙游观

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 顾非熊 斜谷邮亭玩海棠花

典故
相关人物
关羽(字云长)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鲁肃传〉~27~
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仍伪报曰:「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典故
子羽遗迹
 
澹台公正

相关人物
澹台灭明


《论语注疏·雍也》~53~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例句

澹台千载后,公正有遗名。 封孟绅 赋得行不由径

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 张籍 省试行不由径

典故
倦鹢无风
  
六鹢退飞
 
宋国高风
 
宋都回鹢
 
宋都风
 
宋都风急
 
宋都鹢
 
宋鹢
 
得风鹢
 
退风六鹢
 
退飞鹢
  
风六鹢
   
鹢羽
 
鹢腿
 
鹢退飞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四〈僖公·经十六年〉
传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对曰。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退而告人曰。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晋·杜预注:「鹢,水鸟。高飞遇风而退,宋人以为灾,告于诸侯,故书。」

例句

宋国高风休敛翼,圣朝公道易酬身。 李咸用 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

未折月中枝,宁随宋都鹢。 李群玉 送魏圭觐省

倚风遗鹢路,随水到龙门。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寒谷谩劳邹氏律,长天独遇宋都风。 杨知至 复落后呈同年

退鹢已经三十载,登龙曾见一千人。 许棠 献独孤尚书

典故
学剑学书
 
学剑自哂
 
敌万人
   
记名非项籍

相关人物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典故
斗酒彘肩

相关人物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3~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典故
仙同得
 
刘纲妇同仙
 
樊妻化羽

相关人物
刘纲


《太平广记》卷六十
《女仙传》:「樊夫人者,刘纲妻也。纲仕为上虞令,有道术,能檄召鬼神,禁制变化之事,亦潜修密證,人莫能知,为理尚清静简易。而政令宣行,民受其惠,无水旱疫毒騺暴之伤,岁岁大丰。暇日,常与夫人较其术用,俱坐堂上,纲作火烧客碓屋,从东起,夫人禁之即灭。庭中两株桃,夫妻各?一株。使相斗击。良久,纲所?者不如。数走出篱外。纲唾盘中。即成鲤鱼。夫人唾盘中成獭。食鱼。纲与夫人入四明山,路阻虎,纲禁之,虎伏不敢动,适欲往。虎即灭之,夫人径前,虎即回向地,不敢仰视。夫人以绳系虎于床下。纲每共试术,事事不胜,将升天。县厅侧先有大皂荚树,纲升树数丈,方能飞举,夫人平坐,冉冉如云气之升,同升天而去。」

例句

坐疑许宅驱鸡犬,笑类樊妻化羽毛。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新楼

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 白居易 酬赠李炼师见招

典故
范增

相关人物
项羽
 
范增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25~
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閒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380~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典故
倦羽飞还
 
飞鸟倦未还
 
飞鸟知还
 
鸟倦飞还

相关人物
陶潜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五《归去来兮辞》
策扶老而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例句

虚舟尚叹萦难解,飞鸟空惭倦未还。 崔橹 春晚岳阳言怀二首

典故
挥扇渡江
 
白羽公当挥
 
顾荣扇
 
顾荣挥扇
 
顾荣羽扇
 
麾扇渡

相关人物
陈敏
 
顾荣


《晋书》卷六十八《顾荣传》
属广陵相陈敏反,南渡江,逐扬州刺史刘机、丹杨内史王旷,阻兵据州,分置子弟为列郡,收礼豪桀,有孙氏鼎峙之计。假荣右将军、丹杨内史。荣数践危亡之际,恒以恭逊自勉。会敏欲诛诸士人,荣说之曰:「中国丧乱,胡夷内侮,观太傅今日不能复振华夏,百姓无复遗种。江南虽有石冰之寇,人物尚全。荣常忧无窦氏、孙、刘之策,有以存之耳。今将军怀神武之略,有孙吴之能,功勋效于已著,勇略冠于当世,带甲数万,舳舻山积,上方虽有数州,亦可传檄而定也。若能委信君子,各得尽怀,散蒂芥之恨,塞谗谄之口,则大事可图也。」敏纳其言,悉引诸豪族委任之。敏仍遣甘卓出横江,坚甲利器,尽以委之。荣私于卓曰:「若江东之事可济,当共成之。然卿观事势当有济理不?敏既常才,本无大略,政令反覆,计无所定,然其子弟各已骄矜,其败必矣。而吾等安然受其官禄,事败之日,使江西诸军函首送洛,题曰逆贼顾荣、甘卓之首,岂惟一身颠覆,辱及万世,可不图之!」卓从之。明年,周玘与荣及甘卓、纪瞻潜谋起兵攻敏。荣废桥敛舟于南岸,敏率万馀人出,不获济,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

例句

长呼结浮云,埋没顾荣扇。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典故
相关人物
关羽(字云长)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关羽传〉~94~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例句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王维 燕支行

《國語辭典》:冲天(沖天)  拼音:chōng tiān
疾飞上天。《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哔剥哔剥的著起来,登时烟焰冲天,火光四射。」
《漢語大詞典》:楚重瞳
指 楚霸王 项羽 。相传 项羽 目有重瞳,故称。 元 赵显宏 《刮地风·叹世》曲之二:“ 韩 元帅 阵开, 楚重瞳 命衰, 汉高皇 拆了坛臺。”参阅史记·项羽本纪
《國語辭典》:重瞳  拼音:chóng tóng
眼中有两个眸子。相传舜跟项羽都是重瞳。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用以指舜或项羽。亦可比喻帝王。《红楼梦》第六四回:「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漢語大詞典》:重瞳子
亦作“ 重童子 ”。 谓目中有两个瞳人。旧时认为是一种异相、贵相。史记·项羽本纪论:“吾闻之 周生 曰‘ 舜 目盖重瞳子’,又闻 项羽 亦重瞳子。 羽 岂其苗裔邪?” 裴駰 集解引尸子:“ 舜 两眸子,是谓重瞳。”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周生 亦有言,‘ 舜 盖重童子’, 项羽 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 颜师古 注:“童子,目之眸子。”梁书·沈约传:“ 约 左目重瞳子……聪明过人。”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 煜 字 重光 ……丰额、駢齿,一目重瞳子。”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夫人 黄氏 先大夫之长女。生重瞳子,眉目如画。”
《國語辭典》:重华(重華)  拼音:chóng huá
1.史臣赞美虞舜的话,指其继尧而有光华,或即以为舜的字号。《书经。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2.岁星之名。《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岁星一曰摄提,曰重华,曰应星,曰纪星。」
《國語辭典》:绿衣(綠衣)  拼音:lǜ yī
《诗经。邶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绿衣,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首章二句为:「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漢語大詞典》:绿衣人
指邮递员。邮务人员的制服为绿色,故名。 柯灵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这些稿件的来历,有的通过党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不远千里,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
《漢語大詞典》:罗浮(羅浮)
山名。在 广东省 东江 北岸。风景优美,为 粤 中游览胜地。 晋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 隋 赵师雄 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南朝 陈 徐陵 《奉和山地》:“ 罗浮 无定所,鬱岛屡迁移。”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南海 以竹为甑者,类见之矣,皆 罗浮 之竹也。” 元 张可久 《天净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罗浮 ,黄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桢 《疏影》词:“酒醒黄昏,看足香痕,好梦 罗浮 重省。”参见“ 罗浮梦 ”。
《國語辭典》:罗浮梦(羅浮夢)  拼音:luó fú mèng
隋文帝开皇年间,赵师雄迁罗浮,日暮天寒,醉憩于松林酒店旁,见一素妆女子,共入酒家相谈甚欢。翌日酒醒,竟卧于梅花树下。典出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唐。殷尧藩 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
《國語辭典》:翠羽  拼音:cuì yǔ
1.翠鸟的羽毛,青绿色而有光泽。
2.比喻眉色。后遂用以指女子的眉。宋。秦醇《谭意哥传》:「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
《國語辭典》:丹丘  拼音:dān qiū
昼夜长明的神仙处所。《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吾之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唐。韩翃 同题仙游观诗:「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國語辭典》:羽人  拼音:yǔ rén
1.仙人。《楚辞。屈原。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2.道士。《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唐。李中〈〉诗:「閒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也称为「羽流」。
3.职官名。周代设置,掌按时徵鸟羽的事。
《國語辭典》:单刀会(單刀會)  拼音:dān dāo huì
戏曲剧目。三国故事戏。内容叙述孙权命令鲁肃向刘备索荆州,刘备假装答应交还,当诸葛谨向关羽索讨时,关羽不许。鲁肃于是设宴请关羽,拟趁机胁迫他,关羽只带周仓赴宴,佯醉执拿鲁肃后,安然返回荆州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六鹢(六鷁)
亦作“ 六鶂 ”。 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 杜预 注:“鷁,水鸟。高飞遇风而退。 宋 人以为灾,告於诸侯,故书。”史记·宋微子世家:“六鶂退蜚,风疾也。”后以指灾异或局势逆转。 王闿运 《哀江南赋》:“ 潯阳 之长蛟浪激, 横江 之六鷁风吹。下 樅阳 而振籜,逼 金陵 而俯窥。”
分類:灾异局势
《漢語大詞典》:退鹢(退鷁)
退飞之鷁。语本《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 南朝 梁元帝 《将军名诗》:“楼船写退鷁,檣鸟狎飞鳧。” 唐 许棠 《献独孤尚书》诗:“退鷁已经三十载,登龙曾见一千人。”
《漢語大詞典》:风鹢
北周 庾信 《禹渡江赞》:“三江初凿,九谷新成,风飞鹢涌,水起龙警。”古代常画鷁像于船首,故以“风鷁”指乘风而驶的船。 唐 张登 《上巳泛舟得迟字》:“风鷁今方退,沙鸥亦未疑。”
《漢語大詞典》:鹢路
比喻不利 的仕途和处境。亦称“鷁退”
《漢語大詞典》:弃书捐剑(棄書捐劍)
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 怒之。 籍 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 项梁 乃教 籍 兵法。”后因以“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 宋 苏轼 《赠李彦威秀才》诗:“弃书捐剑学万人,紈袴儒冠皆误身。”
《國語辭典》:万人敌(萬人敵)  拼音:wàn rén dí
骁勇善战的将才。《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昱传》:「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
《國語辭典》:刮骨  拼音:guā gǔ
三国时蜀将关羽左臂中矢,请医为其刮骨去毒。参见「刮骨疗毒」条。唐。王维〈燕支行〉:「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