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疮痍(瘡痍)  拼音:chuāng yí
1.创伤、伤痕。《抱朴子。外篇。自叙》:「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也作「创夷」。
2.比喻灾害或战乱后民生凋敝的情形。唐。杜甫〈雷〉诗:「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唐。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天子悯疮痍,将军禁卤掠。」也作「创夷」。
《國語辭典》:损伤(損傷)  拼音:sǔn shāng
损坏、伤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汤总镇得了大胜,检点这三营、两协人马,无大损伤。」《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因爱丈夫而争,既争之后,虽损伤丈夫也不顾了。」也作「损害」。
《漢語大詞典》:创痍(創痍)
亦作“ 创夷 ”。
(1).创伤。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 高帝 蒙霜露,沬风雨,赴矢石,野战攻城,身被创痍,以为子孙成万世之业,艰难危苦甚矣。”三国志·吴志·程普传:“攻城野战,身被创夷。”
(2).指受伤之人。后汉书·袁谭传:“放兵钞突,屠城杀吏,冤魂痛於幽冥,创痍被於草棘。”
(3).指战祸造成的破坏。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于今创痍未瘳, 噲 又面諛,欲摇动天下。”新唐书·冯盎传:“天下初定,创夷未復,大兵之餘,疫癘方作。” 王闿运 《胡公祠碑》:“创夷在侧,兵革不息。”
《國語辭典》:伤痍(傷痍)  拼音:shāng yí
受刀刃创伤。《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致贾复伤痍,朱祐见获。」《明史。卷一六四。范济传》:「边塞绝伤痍之苦,闾里绝呻吟之声。」
《漢語大詞典》:夷伤(夷傷)
(1).杀伤;创伤。战国策·齐策五:“死者破家而葬,夷伤者空财而共药。” 汉 王充 论衡·祸虚:“天下心未定,夷伤未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两相冲击,互有夷伤。”
(2).指被杀伤或受伤害的人。左传·成公十六年:“ 子反 命军吏察夷伤,补卒乘,缮甲兵,展车马,鸡鸣而食,唯命是听。”旧唐书·裴度传:“招怀孤疾,字抚夷伤。”
(3).破坏,毁坏。 宋 叶适 《上陈提举启》:“金铁所藏,山脉有夷伤之患。”
《漢語大詞典》:瘢痏
创伤;瘢痕。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总戎佳论:“战必受伤,伤必重创……因袒其体徧示坐客,瘢痏之痕如绣,见者无不惊叹。”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张氏女:“红裙緑鬢相望,而神面爪痕竟不可去,屡经改塑,瘢痏如初。”
分類:创伤瘢痕
《漢語大詞典》:伤创(傷創)
创伤。后汉书·贾复传:“又北与 五校 战於 真定 ,大破之, 復 伤创甚。” 洪深 《申屠氏》第五本:“过了数日, 方六一 伤创逐渐好了。”
分類:创伤
《漢語大詞典》:伤疻(傷疻)
创伤。旧唐书·哀帝纪:“ 天祐 元年八月十二日, 昭宗 遇弑。翌日, 蒋玄暉 矫宣遗詔:‘……昭仪 李渐荣 、 河东夫人 裴贞一 潜怀逆节,輒肆狂谋,伤疻既深,已及危革。’”
分類:创伤
《漢語大詞典》:痍痏
创伤。多指战乱所造成的。新唐书·高适传:“ 嘉陵 比困夷獠,日虽小定,而痍痏未平,耕纺亡业,衣食贸易皆资 成都 ,是不可得役亦明矣。”
《漢語大詞典》:板疮(板瘡)
指受刑挨板子的创伤。《三侠五义》第十九回:“ 郭槐 在监牢之中,又是手疼,又是板疮,呻吟不絶。”
分類:受刑创伤
《漢語大詞典》:瘢夷
(1).创伤。新唐书·李德裕传:“至 元颖 时,(蛮)遇隙而发,故长驱深入,蹂剔千里,荡无孑遗。今瘢痍尚新,非痛矫革,不能刷一方耻。”
(2).指使受创伤,受损伤。新唐书·西域传上·吐谷浑:“前日 王孝杰 自 河源军 徙 耽尔乙句贵 置 灵州 ,既其叛,乃入牧坊掠羣马,瘢夷州县,是则迁中土无益之成验。”
《漢語大詞典》:衄痍
创伤。
分類:创伤
《漢語大詞典》:槃夷
犹创伤。槃,通“ 瘢 ”。庄子·骈拇“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晋 郭象 注:“或以槃夷之事,易垂拱之性,而况悠悠者哉。” 成玄英 疏:“槃夷,犹创伤也。” 陆德明 释文:“槃夷,并如字,谓创伤也。依字应作‘瘢痍’。”
分類:创伤
《漢語大詞典》:盘夷(槃夷)
犹创伤。槃,通“ 瘢 ”。庄子·骈拇“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 晋 郭象 注:“或以槃夷之事,易垂拱之性,而况悠悠者哉。” 成玄英 疏:“槃夷,犹创伤也。” 陆德明 释文:“槃夷,并如字,谓创伤也。依字应作‘瘢痍’。”
分類:创伤
《國語辭典》:死伤(死傷)  拼音:sǐ shāng
死亡与受伤。泛指死亡受伤的人数。《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且说契丹主初攻内丘时分,死伤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