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给扶(給扶)
给予扶侍之人。古时君主赐给大臣的一种礼遇。南齐书·始安贞王遥光传:“帝崩,遗詔加 遥光 侍中、中书令,给扶。”陈书·袁宪传:“ 宪 於是表请解职, 后主 不许,给扶二人。”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给扶侠侍之分:“常见 岑文本 画古帝王像,一帝之侧,必有二人拥侍而立者,亦復冕而貂蝉,但止三旒,非若天子之九旒,不解其制。 朱万同 曰:‘此 魏 、 晋 、 六朝 所谓给扶是也, 宋 犹行之,故《陈康伯传》许肩舆至殿门,仍给扶。’”
《漢語大詞典》:优矜(優矜)
体恤,因怜悯而给予照顾。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国家凋荒,既乏屯卫,皇 齐 与睦,幸惠优矜。”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二:“然 同城 先无储畜,虽有降附,皆未优矜,蕃落嗷嗷,不免飢饿。”优,一本作“ 復 ”。旧唐书·穆宗纪:“甲寅,詔:‘ 江 淮 诸州旱损颇多,所在米价不免踊贵,眷言疲困,须议优矜。’”
《漢語大詞典》:月廪(月廩)
亦作“ 月廪 ”。亦作“ 月稟 ”。
(1).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新唐书·杨绾传:“又定府、州官月稟,使优狭相均。” 宋 陆游 《村饮》诗:“白稻登场喜食新,太仓月廩厌陈陈。”宋史·兵志七:“﹝ 宣和 ﹞七年,减掖庭用度,减侍从官以上月廩。”元史·世祖纪十四:“命宿卫受月廪及 蒙古 军以艰食受粮者,宣徽院仍领之。”廪,一本作“ 廩 ”。
(2).泛指每月给予的粮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莫氏别室子:“已,又呼其所生,喻之以月廪岁衣如翁在日,且戒以非时毋輙至,亦欣然而退。”廪,一本作“ 廩 ”。
见“ 月廩 ”。
《漢語大詞典》:邻光(鄰光)
战国策·秦策二:“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餘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於处女?妾自以有益於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后因以“邻光”比喻他人给予的恩惠。 宋 苏轼 《答新苏州黄龙图启》:“既联法从之末,又窃邻光之餘。”
《國語辭典》:馀光(餘光)  拼音:yú guāng
1.残存的光线。如:「电脑关机后,萤幕上仍有短暂的馀光。」
2.比喻能力所及,惠而不费的帮助。参见「贫女分光」条。唐。骆宾王 上兖州崔长史启:「傥能分其斗水,济濡沬之枯鳞,惠以馀光,照霜栖之寒女。」
3.视觉焦点以外的视力范围。如:「他用馀光瞧你之后,便悄悄的离去。」
《國語辭典》:私谥(私諡)  拼音:sī shì
古时对道德、功勋、文章有特殊成就的人,死后常由亲属或门生故吏加以谥号,称为「私谥」。相对于君主封赠的谥号而言。明。宋濂〈渊颖先生私谥议〉:「文辞贞敏,非颖而何?于是私谥曰渊颖先生。」
《漢語大詞典》:宠待(寵待)
指皇帝给予恩遇。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爽 字 昭伯 ,少以宗室谨重, 明帝 在东宫,甚亲爱之。及即位,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宠待有殊。”晋书·徐邈传:“每被顾问,輒有献替,多所匡益,甚见宠待。”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李载义 自司徒为太保, 王智兴 自司徒为太傅,二人卒,俱赠太尉,是以上公宠待宗臣,餘虽有功可迁保、傅,而掌武之尊不可得也。”
《漢語大詞典》:恩力
敬称他人给予自己的支持、协助。太平广记卷一九二引 五代 刘□ 《耳目记·墨君和》:“赖大王武略,累挫戎锋,获保宗祧,实资恩力。”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想惟循诱之方,无所不至;曲借恩力,使终成人材。”
《漢語大詞典》:符牒
(1).符移关牒等公文的统称。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择官:“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 宋 叶适 《宋邹卿墓志铭》:“翁一生姓名不悬符牒,足趾不履官府。”
(2).官符和度牒。官府给予僧道的证明文件。 宋 苏轼 《赵清献公神道碑》:“ 剑州 民 李孝忠 集众二百餘人,私造符牒,度人为僧。” 清 顾炎武 《五台山记》:“ 縉 为宰相,给中书符牒,令 臺山 僧数十人分行郡县,聚徒讲説以求货利,於是此山名闻外夷。”
《漢語大詞典》:配命
配合天命。《诗·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郑玄 笺:“常言当配天命而行。” 朱熹 集传:“使其所行,无不合於天理。”一说,天所给予之命。
《漢語大詞典》:分似
分送。似,给予。 宋 黄庭坚 《谢送碾壑源拣牙》诗:“肯怜 天禄 校书郎,亲敕家庭遣分似。”
分類:分送给予
《國語辭典》:追加  拼音:zhuī jiā
1.追赠。《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宣帝既立,追加尊号,于礼不正。」
2.法律上指将以后事件,附加于以前的事件。如条约有追加条件,预算有追加预算等。
《國語辭典》:求情  拼音:qiú qíng
乞求给予情面。《红楼梦》第七一回:「到了侧门前,就有方才两个婆子的女儿上来哭著求情。」《老残游记》第五回:「谁要再来替于家求情,就是得贿的凭据。」
《國語辭典》:体贴(體貼)  拼音:tǐ tiē
1.关怀、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著想,使对方感到舒适满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那赵聪也到会体贴他夫妻两人的意思,常只是诈病佯疾,不进学堂。」《红楼梦》第五一回:「你们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著我只顾疼这些小孙子孙女儿们,就不体贴你们这当家人了。」
2.细心体会、领悟。《朱子全书。卷五五。道统四。自论为学工夫》:「乃知明道先生所谓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者,真不妄也。」
3.揣忖、摸索。《朱子语类。卷三四。论语。述而篇》:「今却只是体贴字句,就这两三句题目上谈去,全无义理!」《红楼梦》第三二回:「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著,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國語辭典》:赠送(贈送)  拼音:zèng sòng
无条件的把物品送给别人。如:「主办单位将赠送精美礼品,欢迎踊跃参加。」也作「赠给」、「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