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9,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倭国
姨娘
玉釜
四月八
倌人
官儿
宫主
主使
母母
女娃
联襟
亚元
贫巷
百夷
白徒
《漢語大詞典》:倭国(倭國)
我国古代对 日本 的称呼。后汉书·孝安帝纪:“ 永初 元年……冬十月, 倭国 遣使奉献。”旧唐书·东夷传:“ 倭国 者,古 倭奴国 也。去京师一万四千里,在 新罗 东南大海中。”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海舟:“ 倭国 海舶,两傍列櫓手栏板抵水,人在其中运力。”
分類:日本称呼
《國語辭典》:姨娘  拼音:yí niáng
1.称谓:(1)俗称妾媵为「姨娘」。《红楼梦》第六○回:「我正有一句话要请姨娘商议。」(2)称母亲的姊妹。也称为「从母」。
2.近俗江浙称佣妇为「姨娘」。
《漢語大詞典》:玉釜
道家对炊釜的称呼。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聚窟州有返魂树,伐其根心,於玉釜中煮取汁,又熬之令可丸,名曰惊精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二:“金壶新练乳,玉釜始煎香。” 唐 白居易 《李夫人》诗:“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鍊金炉焚。”
分類:道家称呼
《漢語大詞典》:四月八
(1). 贵阳 附近苗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每逢夏历四月初八日,苗族均着盛装,群集 贵阳 喷水池旁,吹笙奏笛,纵情歌唱,纪念历史传说中的民族英雄 亚努 。附近布依族群众也多参加。解放后,成为当地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聚会。
(2).布依、侗、水等族节日之一。各族各地称呼不一,有“开秧节”、“牧童节”等称。这天,吃糯米饭,并让牛休息。
(3).佛诞生之辰,为浴佛会,寺院搭苫棚座,施茶水盐豆,以黄布帛为悬旌,书曰“普结良缘”。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结缘》
《國語辭典》:倌人  拼音:guān rén
1.主管驾车、马的官。《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2.妓女。《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朴斋坐在一边,听他们说话,慢慢的说到堂子倌人。」《文明小史》第四七回:「这真正笑话了。天底下那有做倌人的挑剔客人的道理?不要劳大人一生气,明天倒不来了。」
《国语辞典》:官儿(官儿)  拼音:guān ér
1.官吏。《红楼梦》第四六回:「放著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2.对男子的敬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方才见客人面庞,奴家道有些认得,岂知却是日前邻舍幸官儿。」也作「官人」。
3.妻子称呼丈夫,或对妇女称呼其夫。《金瓶梅》第三七回:「你家官儿不在,前后去的恁空落落的,你晚夕一个人儿不害怕么?」也作「官人」。
《漢語大詞典》:宫主
(1).古代 高丽国 臣民对本国后妃的称呼。宋史·外国传三·高丽:“王出,乘车驾牛,歷山险乃骑……臣民呼之曰圣上,私谓曰严公,后妃曰宫主。”
(2).谓道教宫观的主持者。云笈七籤卷六:“通名三清者,言三清净土无诸染秽。其中宫主万绪千端,结气凝云,因机化现,不可穷也。” 元 乃贤 《玉虚宫》诗自注:“宫主 张真人 ,其貌甚清古。”
《國語辭典》:主使  拼音:zhǔ shǐ
1.主谋、指使。《史记。卷四五。韩世家》:「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
2.主谋并指使他人行事的人。《精忠岳传》第二五回:「臣闻岳飞武职之官,潜进京师,欲害我主,必有主使。」
《漢語大詞典》:母母
对夫兄之妻的称呼。 宋 吕祖谦 《紫微杂记·家礼》:“ 吕 氏旧俗:母母受婶房婢拜,以受其主母拜也。” 清 翟灏 通俗编·称谓:“今俗,兄妇呼弟妇为婶婶,弟妇呼兄妇为姆姆,即母母也。”
分類:称呼
《国语辞典》:女娃  拼音:nǚ wá
1.炎帝的女儿。《山海经。北山经》:「炎帝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长者对年轻女孩的称呼。如:「妳这女娃实在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國語辭典》:联襟(聯襟)  拼音:lián jīn
称谓。姊妹的丈夫互称为「联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李尚书既做了天祐舅子;又做了天锡中表联襟,亲上加亲,十分美满。」也作「连襟」、「连袂」。
《國語辭典》:亚元(亞元)  拼音:yà yuán
科举时代乡试的第二名。
《漢語大詞典》:贫巷(貧巷)
(1).贫民聚居的小巷。 唐 卢纶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诗:“岂念在贫巷,竹林鸣鸟声。” 宋 黄庭坚 《和王明之雪》:“贫巷有人衣不纊,北窗惊我眼飞花。” 清 方文 《晚过孙克咸斋中》诗:“贫巷无人昼掩扉,病餘行药过桥磯。”
(2). 明 清 时代 常熟 对丐户聚居之处的称呼。详“ 贫子 ”。
《國語辭典》:贫子(貧子)  拼音:pín zǐ
穷人或穷人家的子孙。《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句下三国魏。如淳。注:「贫子冬日乃得学书,言文史之事足可用也。」
《漢語大詞典》:百夷
旧时对 滇中 少数民族的称呼。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土司·人化异类:“按 小百夷 为熟夷,在 永昌府 西南; 大百夷 在 陇川 之西,俱为 滇 中内地…… 百夷 即 僰夷 ,以音相近讹称。”
《漢語大詞典》:白徒
(1).未经训练的兵卒;临时征集的壮丁。管子·七法:“以教卒练士击敺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汉书·邹阳传:“今 吴 楚 之王练诸侯之兵,敺白徒之众,西与天子争衡, 济北 独底节坚守不下。” 颜师古 注:“白徒,言素非军旅之人,若今言白丁矣。” 宋 叶适 《兵总论二》:“ 斡离不 始挟兵才万餘,长驱而至,莫有敌者,仓卒遣人召白徒以勤王,京师不守,则勤王之人寇掠遍天下矣。”金史·古里甲石伦传:“但敌势颇重,而往者皆新集白徒,絶无精鋭,恐不能胜。” 清 萧抡 《宝山田若谷明府钧团练乡勇》诗:“只愁白徒不习战,勇怯相半难从征。”
(2).佛教对俗人的称呼。僧衣黑色,故称俗人为“白徒”。 南朝 宋 何承天 《与宗居士书》:“ 冶城 慧琳道人 作《白黑论》,乃为众僧所排摈,赖蒙值明主善救,得免波罗夷耳。既作比丘,乃不应明此,白徒亦何为不言?”
(3).指不出家的徒弟。《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僧尼十餘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男僧得收白徒,女尼得收养女,白徒养女不入户籍,免除一切课役。”
(4).指不学无术之徒。 章炳麟 《程师》:“学之成验,定於校试,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轻,藉令试之殿廷,然诸校録者復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则目録之士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