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灵祐(灵祐)  拼音:líng yòu
唐代禅师的法号。俗姓赵。福州长溪(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南)人。沩仰宗的创始人之一。十五岁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二十三岁到江西参百丈怀海禅师。开悟后,奉怀海之命,前往人烟稀少的沩山(今湖南省宁乡县西)开法。武宗法难时,暂充农民。大中初,湖南观察使裴休将他迎出,从此禅风大盛,僧众多达一千五百人。敕谥「大圆禅师」。
《漢語大詞典》:老婆禅(老婆禪)
佛教语。谓禅师苦口婆心,多方设教,反复叮咛如老婆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河阳 新妇子, 木塔 老婆禪, 临济 小厮儿,却具一隻眼。” 宋 苏轼 《参寥惠杨梅》诗:“莫共金家斗甘苦, 参寥 不是老婆禪。” 元 耶律楚材 《清智公尼禅开堂疏》:“惟 智公禪师 本有丈夫志,不学老婆禪。”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禪,打破沙锅璺到底。”
《漢語大詞典》:道场山(道場山)
山名。在 浙江 湖州 境内, 南朝 梁 时 如讷禅师 筑庵于山,遂得名。 宋 苏轼 《游道场山何山》诗:“ 道场山 顶 何山 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王文诰 辑注:“﹝ 查 注﹞《释氏稽古略》: 梁 乾化 二年, 湖州 道场山 , 如訥禪师 卓庵於山,乘虎游行。” 宋 王十朋 《游卧龙山遂用旧韵》:“徧插茱萸忆兄弟,更添北望 道场山 。” 明 邢昉 《太白山人》诗:“ 太白 之峰安可攀,远游未厌辞人间。苕花如雪伤頽颜,千秋突兀 道场山 。”
《漢語大詞典》:南祖
(1).分居在南边的祖先。北史·李孝伯传:“案 赵郡 李氏 ,出自 赵 将 武安君 牧 ……其后, 慎 、 敦 居 柏仁 ,子孙甚微。 义 南徙故垒,世谓之 南 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 庐氏 出自 姜 姓…… 諶 字 子谅 , 晋 侍中、中书监。五子: 勗 、 凝 、 融 、 偃 、 徵 。 勗 居巷南,号‘南祖’。 偃 居北,号‘北祖’。”
(2).佛教禅家南宗之祖,即 慧能禅师 。 唐 齐己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诗:“ 南祖 衣盂曾礼謁, 东林 泉月旧经过。”参见“ 南北宗 ”。
《國語辭典》:南北宗  拼音:nán běi zōng
1.唐代时,佛教禅宗自五祖圆寂后,分为南北二宗。南宗系六祖慧能所创,北宗系神秀所创。
2.金朝时,道教分为南北二宗。北宗为王哲所创,南宗为刘海蟾所创。
3.明代董其昌将唐代至元代著名山水画家分为南北二宗。南宗师祖王维,著重水墨渲染而少钩勒,以秀丽著称。北宗师祖李思训,山石峭拔,多用青绿浓重之色,以刚劲称胜。
《漢語大詞典》:禅眼(禪眼)
谓佛教禅师语录中之佳句。 明 徐渭 《论中五》:“文贵眼,此也。故诗有诗眼,而禪句中有禪眼。”
《國語辭典》:大金川  拼音:dà jīn chuān
河川名。在四川省西部边境。为大渡河上源,发源于大雪山山脉,南流汇合小金川,注入岷江。参见「金川」条。
《漢語大詞典》:大渡河
岷江 支流。古名 渽水 ,一名 沫水 。在 四川 西南部。上游为 大金川 ,南流至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丹巴 ,会 小金川 ,称 大渡河 。至 乐山县 会 青衣江 ,入 岷江 。全长九百馀公里。1863年( 同治 二年)5月 石达开 所率太平军在 大渡河 紫打地 ( 安顺场 )失败。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强渡 安顺场 渡口和夺取 大渡河 铁索桥。
《国语辞典》:禅诗(禅诗)  拼音:chán shī
一种佛教文学。禅师将禅悟的理解、经验,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学创作。
《漢語大詞典》:楞伽子
对禅师的敬称。 前蜀 贯休 《送明觉大师兼寄郑山人》诗:“去去楞伽子,春深道路长。” 前蜀 贯休 《送僧归剡山》诗:“好去楞伽子,精修莫偶然。”
分類:禅师敬称
《漢語大詞典》:沩叟
指禅宗沩仰宗的创始人 沩山禅师 灵祐 。 宋 苏辙 《浴罢》诗:“怳如 仰山翁 ,欲就 潙叟 卜。犹恐堕声闻,大愿勤自督。”
《漢語大詞典》:沩印禅(潙印禪)
沩山 灵祐禅师 印证之禅。 宋 沈辽 《奉陪颖叔和觉师》:“畴昔欲求法,初参潙印禪。”参见“ 潙仰宗 ”。
分類:禅师印证
《國語辭典》:沩仰宗(溈仰宗)  拼音:guī yǎng zōng
中国佛教禅宗的一派。因创始者是沩山灵祐和其弟子仰山慧寂,故称为「沩仰宗」。该派禅师教学的特色是在说法时,用手画一个圆圈,然后在圈中写一个字或画一个图案,来表示理事圆融,启发学者开悟。禅宗五家,以沩仰宗兴起最先,但衰亡也较早,于宋代即告衰微。
《漢語大詞典》:趺铁脚(趺鐵脚)
景德传灯录载, 长芦 应夫禅师 至一邸,有娼女为母所迫,入其房不去,师跏趺达旦,丛林谓之“趺铁脚”。后因指修行的心志坚定不移。 宋 陈师道 《送法宝禅师》:“平生趺铁脚,道价喧宇宙。”
《國語辭典》:法眼宗  拼音:fǎ yǎn zōng
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由五代文益禅师创立。因文益的谥号──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是禅宗五家中最晚成立的宗派。宗风简明的地方似云门;细密的地方类似曹洞,思想的特色主张一切现成。在宋初曾盛极一时,但到了宋代中叶,法脉就断绝了。其间不过一百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文益、德韶、延寿等。
《國語辭典》:沩仰宗(溈仰宗)  拼音:guī yǎng zōng
中国佛教禅宗的一派。因创始者是沩山灵祐和其弟子仰山慧寂,故称为「沩仰宗」。该派禅师教学的特色是在说法时,用手画一个圆圈,然后在圈中写一个字或画一个图案,来表示理事圆融,启发学者开悟。禅宗五家,以沩仰宗兴起最先,但衰亡也较早,于宋代即告衰微。
《漢語大詞典》:铁门限笔(鐵門限筆)
指 南朝 陈 智永禅师 的书体。 明 王世贞 《题凌中丞书〈金刚经〉跋》:“中丞 凌公 ,书此经,全用铁门限笔。圆熟有结体,得临池三昧。”参见“ 铁门限 ”。
分類:禅师书体
《國語辭典》:铁门限(鐵門限)  拼音:tiě mén xiàn
1.南朝智永禅师以书法著名,索书者众,门槛被踏穿,因此用铁叶包起的故事。典出唐。李绰《尚书故实》。后借指宾客众多,家道兴盛。
2.比喻防范严谨。如:「说是公开招考职员,却又定了这么多严苛的条件,像是铁门限般的,谁能进得来。」
《國語辭典》:天台宗  拼音:tiān tái zōng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隋僧智顗所创,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也称为「法华宗」。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发明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道理。以五时八教判释整体佛法。在传承系谱上,尊龙树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顗是四祖。自智顗以来,代代相传。十一世纪初,因争论智顗《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分为山家和山外两派。山外不久衰微,今所传者都是山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