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冥通
感通神明。《陈书·徐陵传》:“夫一言所感,凝暉照於 鲁阳 ;一志冥通,飞泉涌於 疏勒 。”
《漢語大詞典》:神区(神區)
(1).神明的地域。犹言仙境。 三国 魏 曹植 《九华扇赋》:“有神区之名竹,生 不周 之高岑。” 晋 陆机 《列仙赋》:“观百化於神区,覲天皇於紫微。”文选·鲍照〈舞鹤赋〉:“践神区其既远,积灵祀而方多。” 吕延济 注:“神区,神明之区域。” 明 陈子龙 《苑中》诗:“神区丽縹緲,淑景淡浮沉。”
(2).神奇深幽处。参见“ 神区鬼奥 ”。
《漢語大詞典》:神区鬼奥(神區鬼奥)
指神奇深幽的地方。 明 归有光 《书斋铭》:“夫莽苍之际,小丘卷石,古树数株,花落水流,令人神思爽然,况天閟地藏,神区鬼奥邪!”
《國語辭典》:骂人(罵人)  拼音:mà rén
以恶言加于人。《文明小史》第一一回:「首县听他骂人,也不便说甚么,叫人打过轿子,让他坐好。」
《國語辭典》:明衣  拼音:míng yī
1.斋戒时,浴后所穿的衣服。《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
2.丧衣,死者殓前所穿的内衣。《仪礼。士丧礼》:「明衣裳用布,髺笄用桑,长四寸纋中。」
3.神明之衣。《穆天子传》卷六:「昧爽,天子使嬖人赠田文锦明衣九领。」
《漢語大詞典》:承露盘(承露盤)
汉武帝 迷信神仙,于 建章宫 筑 神明台 ,立铜仙人舒掌捧铜盘承接甘露,冀饮以延年。后 三国 魏明帝 亦于 芳林园 置承露盘。汉书·郊祀志上:“其后又作 柏梁 、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颜师古 注:“《三辅故事》云: 建章宫 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漢語大詞典》:神见(神見)
神明的预见;高明的识见。《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青州 上司隔不得三日之内,移文下来,将前詔停止。那合郡的人,方信 李清 神见,越加叹服。”《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是夜竟与 郑生 成了亲, 郑生 容貌果与女巫之言相合,方信女巫神见。”《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爷爷青天神见!小的再不敢説。”
《漢語大詞典》:神衷
神明的内心。旧时常用以称颂帝王的意旨。 南朝 梁简文帝 《上皇太子玄圃园讲颂启》:“从容雅论,实会神衷。”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入对则言圣旨神衷,出论则云谁敢逆耳。” 北齐 袁奭 《从驾游山》诗:“天游响仙蹕,春望动神衷。”
《漢語大詞典》:神监(神監)
(1).犹明察。 南朝 齐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体睿履正,神监渊邈。”
(2).神明鉴察。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天秩有礼,神监孔明。” 张铣 注:“神监其忠信,甚可明也。”
《國語辭典》:君火  拼音:jūn huǒ
人的心。中医上认为凡动皆属火,宿于心脏之火,为生命力的根源,地位重如君主,故称为「君火」。
《漢語大詞典》:神睿
亦作“ 神叡 ”。 神明圣哲。《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若五音之变化,济九成之妙曲。此 朱生 得玄珠於 赤水 ,謨神睿而为言。” 刘良 注:“睿,圣也。言 公叔 穷妙理之极,謨法神圣为言,以成《絶交论》,得矫时之理也。”北史·魏纪二论:“遂使 有魏 之业,光迈百王,岂非神叡经纶,事当命世!”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妃﹞凡经八梦,则生八子。世谓为‘八神’,亦谓‘八翌’。翌,明也……言其神力英明,翌成万象,亿兆流其神睿焉。”
《國語辭典》:祝祷(祝禱)  拼音:zhù dǎo
祝告神灵以祈福保平安。《隋书。卷二○。天文志中》:「虚二星,冢宰之官也。主北方,主邑居庙堂祭祀祝祷事,又主死丧哭泣。」《大宋宣和遗事。贞集》:「帝相随至官府中,庭下鸣鼓,拔刀剑互相斗舞,请神祝祷。」
《國語辭典》:眼神  拼音:yǎn shén
1.眼睛的神态。如:「瞧他的眼神似乎是不高兴的样子。」
2.北方方言。眼力。
《國語辭典》:眼神  拼音:yǎn shen
北方方言。眼色。如:「他频频向我使眼神,好像在暗示些什么!」
《國語辭典》:明贶(明貺)  拼音:míng kuàng
尊称他人的赠品。《宋史。卷一三三。乐志八》:「熙事既毕,忽乘青云,敢拜明贶,永清世氛。」
分類:神明
《漢語大詞典》:神域
(1).神妙变化的境界。 汉 扬雄 《太玄·玄文》:“罔直蒙酋,乃穷乎神域。” 郑万耕 校释:“谓‘罔直蒙酋’则穷尽事物的神妙变化。”
(2).神明的界域。文选·班固〈幽通赋〉:“尚越其几,沦神域兮。”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大素不染,神色不变,则庶几於神道之几微,而入於神明之域矣。”
《国语辞典》:求嗣  拼音:qiú sì
嗣,子孙。「求嗣」指向神明祈求子孙来传宗接代。如:「他们夫妻两人年事渐高,尚无儿女,急于求嗣。」《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卢植》:「又比世祚不竞,仍外求嗣,可谓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