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神圣(神聖)  拼音:shén shèng
1.如神一般的圣明。形容至为庄严尊贵,不可侵犯。如:「神圣的使命」。《汉书。卷四九。爰盎晁错传。晁错》:「臣闻五帝神圣,其臣莫能及,故自亲事。」唐。韩愈 论佛骨表:「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
2.神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神圣前日分付小人起造,如何又要拆毁?」《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老年人都说这位主祭的老爷是一位神圣临凡,所以都争著出来看。」
《国语辞典》:神圣同盟(神圣同盟)  拼音:shén shèng tóng méng
西元一八一五年拿破崙战败后,俄、普、奥三国君主所缔结的盟约,意在镇压当时欧洲各国人民的革命势力。
《国语辞典》: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  拼音:shén shèng luó mǎ dì guó
西元九六二年,日耳曼王鄂图所建的国家,上承罗马帝国的统绪,而以神圣代表教会,国土包括中欧及义大利大部分,一八○六年为拿破崙所败亡。
《漢語大詞典》:神圣工巧(神聖工巧)
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语出《难经·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你等疑我不曾看脉,就要下药。不知医道中,本以望闻问切目为神圣工巧,可见看脉是医家第四等,不是上等。”
分類:中医
《國語辭典》:神明  拼音:shén míng
1.一切神的通称。《易经。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2.精神。《庄子。齐物论》:「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
3.如神般的通晓、明白。《汉书。卷一○○。叙传上》:「及它隐伏,旬日数得。郡中震栗,咸称神明。」
《國語辭典》:丕灵(丕靈)  拼音:pī líng
形容神灵伟大。《书经。多士》:「今惟我周王丕灵,承帝事。」
分類:大善神圣
《国语辞典》:金色  拼音:jīn sè
1.金黄色。如:「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
2.佛身神圣光彩的颜色。弥陀赞:「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漢語大詞典》:神皋
亦作“神皐”。
(1).神明所聚之地。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寔为地之奥区神皋。” 李善 注:“谓神明之界局也。”
(2).引申为神圣的土地。 清 龚自珍 《尊隐》:“将与汝枕高林,藉丰草,去沮洳,即犖确,第四时之荣木,瞩九州之神皋。”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布告全国电》:“何物胡 清 ,敢乱天纪,挽弓介马,竟履神皋。”
(3).指京畿。《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内树宽明,外施简惠,神皋载穆,轂下以清。” 李周翰 注:“神皋,谓都畿之内。”南齐书·州郡志上:“ 扬州 京輦神皋。”宋史·刁衎传:“神皋胜地,天子所居,岂使流囚於此聚役。” 明 杨慎 《咸阳》诗:“帝里繁华歇,神皋岁月多。”
(4).肥沃的土地。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禹 穴神皋,地埒分 陕 。” 李周翰 注:“皋,地也,其地肥沃故云神皋。”《宋书·自序传·沈亮》:“窃见郡境有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 唐 温庭筠 《秋日》诗:“爽气变昏旦,神皋徧原隰。”
《漢語大詞典》:百分
(1).犹满杯。 宋 晏殊 《木兰花》词:“百分芳酒祝长春,再拜歛容抬粉面。”
(2).指诸天神圣的全图。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天地桌》:“每届除夕,列长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
(3).扑克游戏的一种。 赵树理 《三里湾·治病竞赛》:“或者再叫一个别的人来,再配上 范登高 老婆打个‘百分’。”
《國語辭典》:圣灵(聖靈)  拼音:shèng líng
基督教上帝观中,三位一体的第三位格,乃善的自身。以父与子为单一根源而发出,代表恩宠的泉源,以及无限圣性或爱的表现。
《漢語大詞典》:圣质(聖質)
神圣的秉性。多用于圣人和帝王。 三国 魏 曹丕 《答许芝上代汉图谶令》:“若夫 唐尧 、 舜 、 禹 之蹟,皆以圣质茂德处之,故能上和灵祇,下寧万姓,流称今日。” 唐 李翱 《论事疏表》:“臣窃惜陛下圣质,当可兴之时,而尚谦让未为也。”
《漢語大詞典》:神宝
(1).神圣的宝物。史记·龟策列传:“今 高庙 中有龟室,藏内以为神寳。” 王嘉 拾遗记·魏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窃观 明帝 践中区之沃盛,威灵所慑,比强列代,禎祥神寳,史不絶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赞曰:神寳藏用,理隐文贵。”
(2).指天子之位。即帝位。《后汉书·皇后纪序》:“而赴蹈不息,燋烂为期,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寳。” 李贤 注:“神寳,帝位也。”
(3).同“ 神保 ”。古代祭祖时用以代表祖先的人。管子·禁藏:“民之承教重於神寳。” 郭沫若 等集校:“‘神寳’者,神保也。《小雅·楚茨》:‘鼓鐘送尸,神保聿归。’”
《漢語大詞典》:睿孝
神圣的孝行。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傅谢追赠父祖表》:“不悟睿孝动天,昭性旷古,惠被远纪,泽演庆世。”
分類:神圣孝行
《國語辭典》:圣地(聖地)  拼音:shèng dì
教徒对其创教者出生地、葬地或悟道地的尊称。如耶路撒冷、麦加等。
《漢語大詞典》:圣谛(聖諦)
梵文的意译,即神圣的真理。佛教基本教义之一。《俱舍论·分别贤圣品六之一》:“何义经中説为圣諦,是圣者諦,故得圣名。”参见“ 四圣諦 ”。
《漢語大詞典》:四圣谛(四聖諦)
佛教以苦、集、灭、道为四圣谛。又称四谛。为 释迦牟尼 最初说教的内容,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苦为生老病死等;集为妄心能生起种种惑业,感招苦果;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八正道等,以能通于涅槃。《涅槃经·圣行品二》:“又有圣行所谓四圣諦,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諦。 迦叶 ,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大乘相。”
分類:佛教四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