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2,分30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祖宗
曾祖
太祖
高祖
祖考
祖师
艺祖
祖母
祖父
佛祖
祖龙
世祖
皇祖
祖德
祖帐
《國語辭典》:祖宗  拼音:zǔ zōng
1.始祖或历代先祖。《汉书。卷八。宣帝纪》:「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三国演义》第四回:「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
2.泛指尊者。《红楼梦》第五四回:「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再从逐朝话言掰起如何?」
《國語辭典》:曾祖  拼音:zēng zǔ
称谓。称祖父的父亲。唐。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夫人曾祖某,绥州刺史。」也称为「曾父」、「曾大父」、「曾祖王父」。
《國語辭典》:太祖  拼音:tài zǔ
1.皇帝庙号。多用以称开国君主。如宋太祖、明太祖。
2.事物的原始。《文子。道原》:「夫无形者,物之太祖。」
《國語辭典》:高祖  拼音:gāo zǔ
1.称谓:(1)祖父的祖父。《礼记。丧服小记》:「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也称为「高祖父」、「高祖王父」。(2)远代的祖先。《左传。昭公十五年》:「昔而高祖孙伯黡,司晋之典籍。」
2.历史上称开国的君主。如:「汉高祖」、「唐高祖」。
《國語辭典》:祖考  拼音:zǔ kǎo
祖先、远祖。《书经。君牙》:「缵乃旧服,无忝祖考。」《诗经。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
《國語辭典》:祖师(祖師)  拼音:zǔ shī
一派学术、技艺、宗教或行业的创始人。《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定陶丁姬传》:「定陶丁姬,哀帝母也,易祖师丁将军之玄孙。」《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什么自由,什么民权,拿个卢梭当做祖师看待。」也称为「祖师爷」。
《國語辭典》:艺祖(藝祖)  拼音:yì zǔ
1.有才艺文德的祖先,为对祖先的美称。《书经。舜典》:「归,格于艺祖,用特。」
2.太祖或高祖的通称。如称唐高祖、宋太祖为「艺祖」。
《國語辭典》:祖母  拼音:zǔ mǔ
称谓。尊称父亲的母亲。今亦称母亲的母亲。《礼记。丧服小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
《國語辭典》:祖父  拼音:zǔ fù
称谓。尊称父亲的父亲。今亦称母亲的父亲。《礼记。丧服小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请问人生世上,是祖父要紧?是科名要紧?」
分類:父亲祖父
《國語辭典》:佛祖  拼音:fó zǔ
1.佛陀与宗派祖师的合称。《五灯会元。卷五。夹山善会禅师》:「若向佛祖边学,此人未具眼在。」
2.民俗对释迦牟尼的敬称。因其为佛教的始祖,故称。《西游记》第一二回:「太宗文武俱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
《國語辭典》:祖龙(祖龍)  拼音:zǔ lóng
秦始皇的别称。参见「秦始皇」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今年祖龙死。」南朝宋。裴骃。集解:「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漢語大詞典》:世祖
(1).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世祖光武皇帝 讳 秀 ,字 文叔 。” 李贤 注:“:‘祖有功而宗有德。’ 光武 中兴,故庙称 世祖 。”后来 晋武帝 司马炎 、 元 忽必烈 、 清 福临 等帝王的庙号皆称 世祖 。
(2).指祖先。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世祖 勇 任气,卒咸不揆於人。”
《國語辭典》:皇祖  拼音:huáng zǔ
1.远祖,高祖以上的祖先。《诗经。小雅。信南山》:「献之皇祖,曾孙寿考。」
2.尊称已逝世的祖父。宋。欧阳修〈泷冈阡表〉:「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漢語大詞典》:祖德
(1).祖宗的功德。管子·四称:“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 唐 丘丹 《奉使过石门瀑布》诗序:“小子 大历 中奉使,窃有继作,虽不足克绍祖德,追踪昔贤,盖造奇怀感之志也。” 宋 范仲淹 《赠樊秀才》诗:“始知祖德长,光辉传佩刀。”红楼梦第一一八回:“我劝你从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的用用功,但能博得一第,便是从此而止,也不枉天恩祖德了。”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九七回:“惟我皇 汉 遗裔,奕叶久昌,祖德宗功,光被四海。”
(2).祖师的功德。《法音》1981年第2期:“ 中 日 两国佛教徒之间的法情友谊,源远流长。缅怀祖德,策励来兹。我们今天更应该为巩固我们先人架起的友谊之桥而努力工作。”
《國語辭典》:祖帐(祖帳)  拼音:zǔ zhàng
古代传说道路的神明为祖神,出门的人为求一路平安,临行前都要祭拜祖神。后称送人远行,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为「祖帐」。唐。王维 齐州送祖三诗:「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一八出:「今日是端阳佳节,特具筵宴于前殿之中,更设祖帐于蛇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