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人事行政  拼音:rén shì xíng zhèng
一机构对于其人员所作选拔、培育、调度与考核的一套有系统的实务与理论。一般在政府机关称为人事行政,在企业则称为人事管理,目前多称为「人力资源管理」。
《国语辞典》:郭璞之说(郭璞之说)  拼音:guō pú zhī shuō
风水、堪舆的理论。相传东晋人郭璞善于相地堪墓,曾著葬书,为目前最早解释地理形势的书籍。所以古人常把有关风水之类的言论称为「郭璞之说」。《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请问二位先生:『这郭璞之说,是怎么个源流?』」
《国语辞典》:骨牌理论(骨牌理论)  拼音:gǔ pái lǐ lùn
冷战时期的一种国际关系理论,最早由美国总统艾森豪提倡。指东南亚的安全,如唇齿相依一般,如果有一处被共产主义赤化,其相邻地区将随之不保。
《国语辞典》:工业经济(工业经济)  拼音:gōng yè jīng jì
以工业活动为对象的经济学,如生产理论、消费理论、价格等。
《国语辞典》:工作抽查  拼音:gōng zuò chōu chá
应用统计抽样的理论,去发现生产资源(如人力及机器设备)之使用情况的一种方法。
《国语辞典》: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拼音:jūn quán shén shòu
一种政治学说,在历史上是解释君王权力崇高与合法性的主要理论。自启蒙运动以后,民主的理念发展,君权神授的说法逐渐被屏弃。
《国语辞典》:科学管理(科学管理)  拼音:kē xué guǎn lǐ
1.依科学原则进行组织管理与企业经营。如:「总经理新官上任,打算以科学管理的原则,重新整顿公司。」
2.一种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由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首创。主张现代企业经营,当以科学方法来选用工人、训练工人、分配职员(计划与控制)及工人(执行)的工作及改善员工的工作方法。俾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达到最有效的经济目标。此一理论为后来管理科学的滥觞。
《国语辞典》:人类工程学(人类工程学)  拼音:rén lèi gōng chéng xué
结合生理学、心理学、工业工程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及工作环境、生产工具或系统、人机介面间相互影响的综合性研究,称为「人因工程学(humun factors engineering)」。
《国语辞典》:数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  拼音:shù lǐ yǔ yán xué
运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说明语言的学科。如用统计的方法计算词的常用及某种意义常用频率、计算某一语音要素的出现频率,甚至于应用统计学中的概率论方法研究语言中某一要素的出现概率性。其内容包含应用统计法研究语言现象的语言统计学、机器翻译中制定数学语言和媒介语的研究、情报语言中制定代码系统的研究、数理的语言模型研究。
《国语辞典》:历史社会学(历史社会学)  拼音:lì shǐ shè huì xué
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历史过程的研究领域。
《国语辞典》:空权决定论(空权决定论)  拼音:kōng quán jué dìng lùn
由义大利杜黑所提出的理论,主张可用空军的大量战略轰炸,来瓦解、或消灭敌方的战斗力。也称为「杜黑主义」。
《国语辞典》: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  拼音:yú jiā shī dì lùn
佛教典籍。无著者。唐代玄奘译,百卷。内容总述唯识理论及瑜伽行者修行的经验历程、成就的果位。是瑜伽行派的根本论典。本论在玄奘之前已有部分的汉译,如北凉昙无谶译的《菩萨地持经》十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的《菩萨戒经》九卷、南朝陈真谛译的《决定藏论》三卷皆是。也称为「十七地论」。
《国语辞典》:报酬递减定律(报酬递减定律)  拼音:bào chóu dì jiǎn dìng lǜ
一种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一种生产要素,必须有其他生产要素的配合,才能发挥其生产力,若只增加某一生产要素,而令其他要素数量不变,则该要素增加得愈多,所增加的产量愈少。
《国语辞典》:我手写吾口(我手写吾口)  拼音:wǒ shǒu xiě wú kǒu
清代诗人黄遵宪所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主张用通俗语言进行写作。也作「我手写我口」。
《国语辞典》:同心圆理论(同心圆理论)  拼音:tóng xīn yuán lǐ lùn
第一个解释都市社会结构的一种理论。柏格斯(Ernest Watson Burgess)于西元一九二四年提出,将人文区位学理论应用在对芝加哥的分析,解释不同社会群体在都市区域内的分布,依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形式,呈现出五个同心环状地带,最核心为中心商业区,再来分别为工厂与过渡区、工人住宅区、住宅区、通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