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36,分12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灯火
烽火
香火
烟火
水火
兵火
劫火
渔火
火云
火之
大火
火树
野火
萤火
星火
《國語辭典》:灯火(燈火)  拼音:dēng huǒ
灯光。唐。元稹〈夜饮〉诗:「灯火隔帘明,竹稍风雨声。」《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前去饮酒作乐,真正是笙歌彻夜,灯火通宵。」也称为「灯光」。
《國語辭典》:烽火  拼音:fēng huǒ
1.古时军队用来示警、传递军情的烟火。白天以烟,入夜以火。《塞上烽火品约》:「匈奴人入塞,候尉吏亟以檄言匈奴人入,烽火传都尉府,毋绝,如品。」唐。白居易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诗:「堠空烽火灭,气胜鼓鼙鸣。」
2.喻指战争、战乱。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唐。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点的香灯和蜡烛。《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列传。临贺王子岳》:「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红楼梦》第五四回:「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点著了。」
2.祭祀祖先用的香烛。后多用以指子孙或文化的传承者。《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3.庙寺中掌理烧香、点灯等杂务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父亲秦良,十三岁上将他卖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
4.盟誓。古人结盟,多设香火以告神。《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何论香火!』」
5.进香、朝拜之事。如:「这庙里香火很盛。」
《國語辭典》:香火因缘(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结的缘分。《北齐书。卷三二。陆法和传》:「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求援耳。」唐。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诗:「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國語辭典》:烟火(煙火)  拼音:yān huǒ
1.煮饭的炊烟和柴火。《后汉书。卷一八。吴盖陈臧列传。吴汉》:「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今大军去恒州咫尺,烟火相望。」
2.人烟,人口集居的地方。《史记。卷二五。律书》:「粟至十馀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
3.熟食。如:「道教称辟谷为不食烟火。」也称为「烟火食」。
4.一种用硝石夹杂其他化学药品制成的物品,燃烧时喷射出各种变幻灿烂的形状,供游戏观赏之用。《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
5.战场上的烽火。金。元好问 杂著诗九首之八:「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烟火洛阳尘。」
6.火警。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七。禁城九厢坊巷》:「各厢一员小使臣注授,任其烟火盗贼,收解所属。」
7.礼拜神佛、祭祀祖先的香火。唐。李绅〈忆登栖霞寺峰〉诗:「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
8.子嗣、后代。如:「身为独子的他不幸亡故,张家的烟火从此中断了。」
《國語辭典》:水火  拼音:shuǐ huǒ
1.水与火。比喻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物品。《书经。大禹谟》:「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东观汉记。卷一六。郑众传》:「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与水火。」
2.比喻烹调饮食。《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
3.比喻灾难。《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承你从水火中搭救我出来,一天恩德未报,我万不能出家。」
4.比喻彼此不能相容。《左传。昭公十三年》:「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南朝宋。裴松之。注:「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
5.大小便的隐语。《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亦且终日相处,这些细微举动,水火不便的所在,那里妆饰得许多来?」
《國語辭典》:兵火  拼音:bīng huǒ
战争。如:「兵火连天」。
《漢語大詞典》: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
(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國語辭典》:渔火(漁火)  拼音:yú huǒ
渔舟中的灯火。唐。钱起 送元评事归山居诗:「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國語辭典》:火云(火雲)  拼音:huǒ yún
夏天的红云。唐。岑参送祁乐归河东〉诗:「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
分類:红云炎夏
《骈字类编》:火之
周礼: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刋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攻阴木而水之。
分类:火之
《國語辭典》:大火  拼音:dà huǒ
1.猛火、烈火。如:「这道菜一定要用大火快炒才会好吃。」
2.巨大的火灾。如:「最近几次大火,烧出了不少公共安全的问题。」
3.星名。心宿二的别称,也就是西方天蠍座α星。星若西落,则时序迈入秋季。《西游记》第二二回:「光阴迅速,历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
《漢語大詞典》:火树(火樹)
(1).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晋 傅玄 《庭燎》诗:“枝灯若火树,庭燎继天光。” 唐 白居易 《山枇杷花》诗:“火树风来翻絳燄,琼枝日出晒红纱。” 清 陈维嵩 《寄东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旧游》诗:“万点水花笼夜碧,半巖火树落春红。”
(2).指用竿架装饰的焰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谐谑·贾实斋宪使:“逼岁欲造火树,正需此(指火药),愿转乞少许。”
(3).比喻繁盛的灯火。 唐 孟浩然 《同张将蓟门看灯》诗:“ 蓟门 看火树,疑是烛龙然。” 宋 张宪 《鹊桥仙》词:“星桥火树, 长安 一夜,开红莲万蕊。” 明 唐寅 《观鳌山》诗之二:“凤蹴灯枝开夜殿,龙衔火树照春城。” 陈毅 《初游青岛》诗:“巨舰泊海中,火树花若燃。”
(4).红珊瑚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珊瑚:“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变红色者为上, 汉 赵佗 谓之火树是也。”
《國語辭典》:野火  拼音:yě huǒ
1.燐火、鬼火。《列子。天瑞》:「马血之为转邻也,人血之为野火也。」
2.焚烧野草的火。《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野火不及,斧斤不至。」唐。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國語辭典》:萤火(螢火)  拼音:yíng huǒ
萤火虫所发出的光。唐。王禹偁〈新秋即事〉诗:「烟瞑小窗萤火碧,雨昏幽径蓼花红。」《三国演义》第三回:「正无可奈何,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陈留王曰:『此天助我兄弟也!』遂随萤火而行,渐渐见路。」
《國語辭典》:星火  拼音:xīng huǒ
1.小火。唐。薛能 洛下寓怀诗:「冰霜谷口晨樵远,星火炉边夜坐寒。」
2.比喻急迫。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比喻小事。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一六出:「你鹏飞比势,龙媒争驭,看棘闱星火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