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乾乾净净(乾乾淨淨)  拼音:gān gān jìng jìng
1.很清洁。如:「她把房间整理得乾乾净净。」
2.一点也不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裴安卿所带盘费,原无几何,到此已用得乾净净了。」
《國語辭典》:清净(清淨)  拼音:qīng jìng
1.清静不纷扰。《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红楼梦》第十回:「我是清净惯了的,我不愿往你们那是非场中闹去。」
2.清纯乾净。《大宋宣和遗事。贞集》:「古来有生人投于中,不可作油,此水顿清净。」《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况且清净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来蹧蹋?」
3.佛教用语。指离恶行过失、烦恼垢染。南朝梁。王僧孺礼佛唱导发愿文〉:「愿现前众等,身口清净。」唐。张谓送僧〉诗:「一身求清净,百毳纳袈裟。」
《漢語大詞典》:清虚
(1).清净虚无。文子·自然:“ 老子 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传:“﹝ 王固 ﹞清虚寡欲,居丧以孝闻。”
(2).清洁虚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次夜,果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臟腑清虚,精神顿爽。”
(3).太空;天空。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令抱翼之凤,奋翮於清虚;项领之骏,聘迹於千里。” 唐 杜甫 《听杨氏歌》诗:“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清 李渔 《蜃中楼·授诀》:“若使清虚无障碍,天孙不合阻银河。”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离骚》:“让超迈的精神在清虚中驰骋。”
(4).指月宫。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七色花虯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5).指风露。 唐 孟郊 《北郭贫居》诗:“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國語辭典》:清冷  拼音:qīng lěng
1.清凉而略带寒意。如:「深夜里,清冷的秋风徐徐吹来,令人倍觉凄凉。」
2.冷清。《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
《漢語大詞典》:清清
(1).清洁明澈貌。晏子春秋·问下四:“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 刘半农 《学徒苦》诗:“清清河流,鉴别发缕。”
(2).犹言白白地。《西游记》第一百回:“ 陈家庄 救生寺 内多人,天晓起来,仍治果肴来献,至楼下,不见了 唐僧 ……叫苦连天的道:‘清清把个活佛放去了!’”
(3).清越。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独坐无聊,偶在门侧临街小轩内,拿壁间紫玉鸞簫,手中按着宫、商、角、徵、羽,将时样新词曲调清清地吹起。”
(4).清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许公 ﹞吃了一惊,颯然觉来,乃是一梦。那四句却记得清清,仔细思之,不解其意。”
《國語辭典》:清酒  拼音:qīng jiǔ
1.祭祀用的酒。《诗经。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骍牡。」《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2.清醇的酒。《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杯里满满的盛著一杯清酒,老爷兢兢业业,举得升空过顶。」
《国语辞典》:浊水(浊水)  拼音:zhuó shuǐ
不清洁的水。《庄子。山木》:「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國語辭典》:混混  拼音:hùn hùn
1.元气显著的样子。《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乃合大道,混混冥冥。」
2.浊乱的样子。《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3.波浪的声音。《文选。枚乘。七发》:「混混庉庉,声如雷鼓。」
4.苟且度过。如:「像我们这些庸材,只好混混日子了。」
《國語辭典》:混混沌沌  拼音:hùn hùn dùn dùn
1.迷迷糊糊而不清醒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长大起来,仍然是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2.模糊而不分明。《老残游记》第七回:「揭起门帘来,只见天地一色,那雪下的混混沌沌价白,觉得照的眼睛发胀似的。」
《國語辭典》:滚滚(滾滾)  拼音:gǔn gǔn
1.形容翻涌浮沉的样子。如:「波涛滚滚」、「滚滚红尘」、「黄沙滚滚」。也作「混混」、「衮衮」。
2.形容水沸腾。《红楼梦》第八回:「『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著来。快上炕来坐著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
3.繁多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九三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
《國語辭典》:新鲜(新鮮)  拼音:xīn xian
1.鲜洁不陈腐。唐。李咸用谢僧寄茶〉诗:「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纻眼细匀于研。」《老残游记》第六回:「今儿有人送来极新鲜的山鸡,烫了吃,很好的。」
2.新奇、罕见。《红楼梦》第二六回:「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姚老夫子不晓得报上出了什么新鲜新闻,忙问什么事情?」
3.新颖、崭新。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你如今做甚么活计?穿的衣服这等新鲜,全然不像个没饭吃的。」
《漢語大詞典》:芳洁(芳潔)
芳香清洁。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上因语京师无荳蔻花及荔枝,俄顷二花皆至,连枝叶各数百,鲜明芳洁,如纔折下。” 宋 叶适 《汉阳军新修学记》:“久而 孙卿 、 屈原 之徒,议论风旨为天下师,则怒 峡 之巔,絶 沔 之涯,兰芷芳洁,宝璐照耀,而 楚 之文词尝盛矣。”
《國語辭典》:澡雪  拼音:zǎo xuě
洗涤、清净。汉。马融 长笛赋:「是故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致诚效志,率作兴事,溉盥污濊,澡雪垢滓矣。」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國語辭典》:清爽  拼音:qīng shuǎng
1.轻松爽快。《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娄太爷吃了药,睡了一觉,醒了。这会觉得清爽些。」《老残游记》第九回:「却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觉得清爽异常。」
2.神志清醒、清楚。《喻世明言。卷十。滕大尹鬼断家私》:「扶他上床,虽然心下清爽,却满身麻木,动掸不得。」《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一想,阴极阳生,心神顿觉清爽许多。」
3.清洁乾爽。《聊斋志异。卷一。山魈》:「命仆粪除,至晚始觉清爽可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一个旁门进,却是三间倒坐的河厅,收拾的到也清爽。」
《漢語大詞典》:清路
(1).清洁的道路。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按轡清路,周望山野。”
(2).使道路清净。古制帝王或大臣出巡时清扫道路,驱散行人。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曹爽》:“乞降期会,以避清路。”梁书·到溉传:“﹝ 到溉 ﹞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补,传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
《國語辭典》:洁净(潔淨)  拼音:jié jìng
乾净、清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儒林外史》第二回:「周进怕汤不洁净,讨了茶来吃点心。」
《漢語大詞典》:不洁(不潔)
(1).不干净,不清洁。 唐 皮日休 《九讽·遇谤》:“有肪兮,点而谓之不洁;有泉兮,壅而谓之不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夫人雅敬先生,恐诸婢不洁,故以妾来。”
(2).指污秽之物。墨子·备穴:“审知穴之所在,穴而迎之,穴且遇……灌以不洁十餘石。”孟子·离娄下:“ 西子 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朱熹 集注:“不洁,污秽之物也。”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司马贾 直言 入责 从諫 曰:‘尔父提十二州地归朝廷,其功非细,祇以 张汶 之故,自谓不洁淋头,竟自羞死。尔孺子,何敢如此!父死不哭,何以为人!’” 胡三省 注:“今人为屎为不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世成:“ 金世成 ……忽出家作头陀。类颠,啗不洁以为美。犬羊遗秽於前,輒伏噉之。”
(3).喻情欲。管子·心术上:“扫除不洁,神乃留处。” 尹知章 注:“不洁,亦喻情欲。”
(4).喻淫秽。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 孙大成 妻 裔氏 ,居 珏桥 ,幼以孝称,初归 大成 ,见其母与妹不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