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泫叹(泫歎)
流泪叹息,伤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我钦仰名贤,亦何已也。路中都不尽深心,便復乖隔,泫叹如何!”
《漢語大詞典》:洏洏
流泪貌。 清 周亮工 《胡三元润征裘歌》:“吁吁不定风颿疾,招招舟子泪洏洏。”
《漢語大詞典》:感恩珠
指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所成之珠。常用以指受恩施报。 唐 李群玉 《病起别主人》诗:“益愧千金少,情将一饭殊。恨无泉客泪,尽泣感恩珠。”参见“ 泣珠 ”。
《國語辭典》:泣珠  拼音:qì zhū
传说鲛人流泪成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异人》:「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漢語大詞典》:浏涟(瀏漣)
谓伤心流泪。 清 王夫之 《〈种竹亭稿〉序》:“ 蔚子 交游半天下,而存者几也。余幸而存,不禁为 蔚子 瀏涟,亦何能不为 蔚子 劝勉与。”
分類:伤心流泪
《漢語大詞典》:泫目
使眼流泪。谓引起悲伤。 宋 苏轼 《赐文武百寮请举乐不允批答》:“金石丝竹,乃悽耳之声;干戚羽旄,皆泫目之具。”
分類:流泪悲伤
《国语辞典》:扑扑簌簌(扑扑簌簌)  拼音:pū pū sù sù
1.拟声词。形容风声。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悄悄蹙蹙款把纱窗映,扑扑簌簌风飐珠帘影。」
2.物体轻轻的,不断的落下来。多用来形容流泪急而且多的样子。《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落叶辞柯,近睹得扑扑簌簌。」《九宫正始。商调。过曲。山坡羊》:「伤嗟!扑扑簌簌泪似麻,冤家多敢将人定害杀。」
《国语辞典》:排愁破涕  拼音:pái chóu pò tì
排解忧愁,不再流泪。形容由忧愁变为喜悦、欢欣。如:「和朋友相聚真是排愁破涕的良方。」《周书。卷四一。列传。王褒》:「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国语辞典》:泫然欲泣  拼音:xuàn rán yù qì
流泪而将哭泣的样子。如:「她那副泫然欲泣的表情,像是受到极大的委屈。」
分类:流泪哭泣
《国语辞典》:涕笔俱下(涕笔俱下)  拼音:tì bǐ jù xià
边写边流泪。形容神情激动的书写陈情文字。《三国志。卷六○。吴书。周鲂传》:「如是彼此俱塞,永无端原,县命西望,涕笔俱下。」
《国语辞典》:瓦斯枪(瓦斯枪)  拼音:wǎ sī qiāng
一种适用于远近距离射击的枪。所射出的瓦斯可使人昏迷、咳嗽、打喷嚏或流泪不止而失去抵抗能力。一般用以驱散群众、逮捕匪徒或镇压暴动等。
《漢語大詞典》:泼梭梭(潑梭梭)
犹扑簌簌。流泪貌。《天雨花》第二九回:“转思不觉痛伤心,泼梭梭两泪如泉涌。”
《國語辭典》:声泪俱下(聲淚俱下)  拼音:shēng lèi jù xià
边说边哭。形容沉痛悲伤的情状。《晋书。卷七六。王廙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旧唐书。卷一○四。哥舒翰传》:「上起入禁中,翰叩头随之向前,言词慷慨,声泪俱下。」
《漢語大詞典》:潸慨
流泪感叹。梁书·张率传:“比人物零落,特可潸慨,属有今信,乃復及之。”
分類:流泪感叹
《國語辭典》:可歌可泣  拼音:kě gē kě qì
使人感动而为之歌颂、掉泪。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白香山诗》:「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词,有声有情,可歌可泣。」
《國語辭典》:惊天地,泣鬼神(驚天地,泣鬼神)  拼音:jīng tiān dì,qì guǐ shén
惊动天地,鬼神哭泣。形容极为壮烈。如:「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为国牺牲的精神,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