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冥冥  拼音:míng míng
1.远空。唐。杜甫〈寄韩谏议注〉诗:「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2.幽暗、晦暗。《文选。江淹。杂体诗。潘黄门》:「梦寐复冥冥,何由觌尔形。」唐。张籍〈猛虎行〉:「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3.私下、暗中。《荀子。修身》:「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
4.鬼魂所在之处。如:「下合冥冥」。
《國語辭典》:昏昏  拼音:hūn hūn
1.昏暗模糊。南朝陈。阴铿〈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2.昏迷不清醒。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倾动烟尘起。」《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3.糊涂不辨是非。《老子》第二○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國語辭典》:痴迷  拼音:chī mí
沉迷不悟。《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四出》:「论娘行恁娇媚,何不嫁个良婿?(旦)孰敢痴迷!」
《漢語大詞典》:迷谬(迷謬)
亦作“ 迷繆 ”。
(1).迷惑谬误。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哀哉黔黎,渐染迷谬。”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然而迷谬者无自见之明。” 宋 陆九渊 《与高应朝书》:“ 应之 一跌不復,中间见其祭 吕郎中 文,迷繆之甚。”《英烈传》第十六回:“久慕仁德,多缘迷谬,归顺无阶。”
(2).昏迷。《元典章·刑部十二·掏摸》:“若於饮食内加药令人迷谬而取其财者,合从强盗法论罪相应。”
《漢語大詞典》:迷闷(迷悶)
(1).昏迷;神志不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室前盘石上,行罗十瓮,中悉是饼银。采伐遇之,不得取。取必迷闷。”北齐书·儒林传·权会:“ 会 亦不觉堕驴,因尔迷闷,至明始觉。”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齐推女》:“ 李氏 妻如空中坠地,初甚迷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今夜旅舍,悮同念秧者宿,惊惕不敢交睫,遂致白昼迷闷。”
(2).迷茫,难以辨清。 唐 无名氏 《补江总白猿传》:“出门山险,咫尺迷闷,不可寻逐。”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就是船上也是污泥痰秽,烟气迷闷。”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远望三五村落,烟雨迷闷,一片秋原寥落的光景。”
《國語辭典》:昏暝  拼音:hūn míng
1.昏暗不明。如:「黄昏时候,日色昏暝。」《太平广记。卷四四七。长孙无忌》:「崔又书飞一符,天地忽尔昏暝,帝及无忌惧而入室,俄闻虚空有兵马声。」
2.傍晚、黄昏。宋。周邦彦〈丹凤吟。迤逦春光无赖〉词:「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
《國語辭典》:昏瞆(昏瞶)  拼音:hūn kuì
1.视力不明。如:「他年纪老迈,两眼昏瞆。」
2.糊涂昏乱,不辨是非。《红楼梦》第六九回:「如秋桐辈等人,皆是恨老爷年迈昏瞆。」也作「昏聩」。
《漢語大詞典》:昏懵
(1).糊涂;愚昧。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少聪慧,长昏懵者,十常八九。” 清 唐孙华 《酬徐薲洲侍郎》诗:“偶然驻锡到敝邑,微言坐对开昏懵。” 清 昭梿 啸亭续录·考据之难:“至 赵甌北 簷曝杂记,以 汤若望 、 南怀仁 至 乾隆 中犹存,其言直同囈语,未审老叟何以昏懵若此。”
(2).昏迷;迷糊。 清 赵翼 簷曝杂记·三界庙:“途次三儿 廷俊 甫周晬,忽患异证,连日昏懵,不乳不哭,医莫能愈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子疾渐剧,昏懵中,忽作西语索逋声,努目向人。”
《漢語大詞典》:惛迷
昏迷。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乏水草,多热风,风起则人畜惛迷,因以成病。”
分類:昏迷
《漢語大詞典》:冒懵
昏迷。 唐 柳宗元 《设渔者对智伯》:“﹝鱼﹞折鰭秃翼,颠倒顿踣,顺流而下,宛委冒懵,环坻溆而不能出。”
分類:昏迷
《漢語大詞典》:晕昏(暈昏)
昏迷。《水浒传》第三九回:“看时,额角上抹脱了一片油皮,因此那女子晕昏倒了。”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 寧波 湖西某生,风流倜儻,一夜在妓馆徵歌逐舞,方极其乐,忽晕昏不起。”
分類:昏迷
《國語辭典》:昏撒  拼音:hūn sǎ
神智模糊不清。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相公!你敢昏撒了,几曾见什么女子来?」《水浒传》第二一回:「不问事由,叉开五指,去阎婆脸上只一掌,打个满天星。那婆子昏撒了,只得放手。」
《國語辭典》:迷人  拼音:mí rén
1.使人迷惑而失去本性。《红楼梦》第五回:「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弟兄之幸矣。」
2.深具诱惑力的。如:「他的风采十分迷人。」
《漢語大詞典》:冥然
(1).恍惚不可捉摸貌。《淮南子·道应训》:“冥然忽然,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
(2).玄默貌。 晋 殷仲堪 《天圣论》:“天者为万物之根本,冥然而不言,百姓生而不用其功,万物成而不疲其劳。” 唐 白居易 《题赠定光上人》诗:“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 明 李贽 《答耿司寇》:“ 柳老 平生正坐,冥然寂然,不以介怀,故不长进。”
(3).昏迷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凌华》:“命酒与对酌别,饮数盃,冥然无所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货郎:“ 二 冥然而僵。既晓,第主出,见人死门外,大骇。”
(4).愚昧无知貌。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最古之民,冥然罔觉,偏隅为固,八风不通。”
(5).犹盲然。 元 何中 《送喻秀才序》:“冥然而趋,不知其九折之坂与其四达之衢歟。”
《國語辭典》:苏醒(甦醒)  拼音:sū xǐng
从昏迷中醒过来。《西游记》第三九回:「教那多官苏醒回来拜君,方知是真实皇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直等兵快人众来救,方才苏醒。」
《國語辭典》:苏醒(蘇醒)  拼音:sū xǐng
从昏迷中醒过来或从萎绝中恢复生机。宋。牟巘 春雪诗:「但喜畦蔬得苏醒,从今小摘有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