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汤沐(湯沐)  拼音:tāng mù
1.汤,热水,用来洗澡。沐,洗头发。汤沐即沐浴。宋。苏轼〈次韵子由浴罢〉诗:「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
2.洗濯用的水。《淮南子。说林》:「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
《國語辭典》:汤沐邑(湯沐邑)  拼音:tāng mù yì
1.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汉。郑玄。注:「给斋戒自絜清之用。」
2.指国君、皇后、公子等收取赋税的私邑。《战国策。楚策二》:「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玩丽好玩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佣六县为汤沐邑,却因张仪内之楚王。」《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常山宫主,河东有汤沐邑,因家焉。」也称为「汤邑」。
《國語辭典》:沐浴  拼音:mù yù
1.洗头洗身。泛指洗澡。《礼记。檀弓下》:「沐浴佩玉则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2.比喻蒙受、承接。《史记。卷二三。乐书》:「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沐浴圣泽,潜润德教。」
3.比喻浸渍、沉浸。晋。皇甫谧 三都赋序:「二国之士各沐浴所闻,家自以为我土乐,人自以为我民良,皆非通方之论也。」
《國語辭典》:休沐  拼音:xiū mù
休息沐浴。古时官吏五日或十日一休沐。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宝光寺》:「京邑士子,至于良辰美日,休沐告归,徵友命朋,来游此寺。」也作「休浣」、「休浴」。
《國語辭典》:膏沐  拼音:gāo mù
妇女洗涤、润泽头发所用的油膏。《诗经。卫风。伯兮》:「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漢語大詞典》:膏沐
(1).洗沐;润泽。 唐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日出雾露餘,青松如膏沐。”集注引 孙汝听 曰:“如膏沐者,言雾露之餘,松柏皆如洗沐也。” 宋 范成大 《衡永之间山路艰涩》诗:“晚来出前冈,路坦亭堠促;将士走相贺,喜色如膏沐。” 清 杜岕 《九日荔轩招泛虎丘观穫》诗:“是日值微雨,千林尽膏沐。”
(2).谓施惠。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祠堂所有,輒分之以恤孤寡,兴教育,足以膏沐族人。”
《漢語大詞典》:新沐
刚洗头发。庄子·田子方:“ 老聃 新沐,方将被髮而乾。”《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宋 范成大 《湘潭道中咏芳草》:“积雨倐然晴,秀野若新沐。”
分類:洗头头发
《國語辭典》:沐猴  拼音:mù hóu
猕猴的别名。参见「猕猴」条。
分類:沐猴猕猴
《國語辭典》:沐恩  拼音:mù ēn
1.蒙受恩宠。《西湖佳话。六桥才迹》:「百姓赖此得免流散死亡之苦,感德沐恩,不可胜言。」
2.明清时军人对长官的自称。《官场现形记》第三○回:「沐恩自不小心,走滑了脚,倒教老帅操心,沐恩实在感激不尽!」
《漢語大詞典》:沐雨
犹淋雨。多形容旅途艰辛。 汉 徐干 中论·谴交:“吾称古之不交游者,不谓嚮屋漏而居也;今之好交游者,非谓长沐雨乎中路者也。”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衝风沐雨,载沉载浮。”
《漢語大詞典》:三沐
再三沐浴。表虔敬。 清 曹寅 《竹村惠砚》诗:“三沐论交期白首,八行视草玷清矑。”
《國語辭典》:斋沐(齋沐)  拼音:zhāi mù
斋戒沐浴,以示谨慎恭敬。唐。武元衡〈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书三兄〉诗:「斋沐限中禁,家山传胜游。」宋。胡铨 上高宗封事:「谨斋沐裁书,昧死百拜,献于皇帝陛下。」
分類:斋戒沐浴
《國語辭典》:栉沐(櫛沐)  拼音:jié mù
梳发与沐浴。《红楼梦》第三四回:「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门,自去栉沐。」
分類:梳洗
《漢語大詞典》:沐发(沐髮)
洗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得之沐髮未乾而卧。”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沐髮晞阳,未测涯涘。”
分類:洗发
《國語辭典》:薰沐  拼音:xūn mù
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表示恭敬洁净之意。宋。郑侠〈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诗:「譬如方污垢,对之独薰沐。」
《漢語大詞典》:赐沐(賜沐)
给予休假。 明 汪道昆 《远山戏》:“自家京兆尹 张敞 是也。早起趋朝,正逢赐沐,重以细君嬿婉,兼之淑景舒迟,退食自公。”
分類:给予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