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6,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末流
溯流
洪水
潮水
众流
浸淫
野岸
㳽㳽
水行
浅浅
秩秩
石齿
津津
枕流
引水
《國語辭典》:末流  拼音:mò liú
1.河水的下游。《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臣之所惧,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
2.比喻事物的后期状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惟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
3.等第列于后者。《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传》:「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
《漢語大詞典》:溯流(泝流)
亦作“溯流”。
(1).逆着水流方向。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泝流而汲。”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陈导:“ 唐 陈导 者, 豫章 人也,以商贾为业。 龙朔 中,乃泛舟之 楚 ,夜泊江浦。见一舟泝流而来,亦宿于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宣大二镇漕河:“又自 怀来 运米三十石,溯流而上。”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咸丰三年七月初十日》:“前闻逆船千餘,自 南京 泝流西上。” 峻青 《秋色赋·狮峰月夜》:“我沿着小溪,溯流而上,向着山谷的深处走去。”
(2).顺着水势。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荆公 不用官船,微服而行,驾一小艇,由 黄河 泝流而下。”
《國語辭典》:洪水  拼音:hóng shuǐ
泛滥成灾的大水。《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文选。孔融。荐祢衡表》:「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也作「鸿水」。
《國語辭典》:潮水  拼音:cháo shuǐ
受潮汐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流。隋。炀帝〈春江花月夜〉诗:「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三国演义》第四七回:「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漢語大詞典》:众流(衆流)
(1).众多的水流。 汉 班固 《西都赋》:“众流之隈, 汧 涌其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涟水:“ 涟水 出 邵陵县 界南,逕连 道县 ……控引众流,合成一溪。”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众流所凑,万泉所回。”
(2).指学术上的各个流派。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 ﹞常游 洛阳 市肆,閲所卖书,一见輒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阴阳图纬之学,百家众流之论……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 唐 韩愈 《后汉三贤赞》之一:“一见诵忆,遂通众流。”
《國語辭典》:浸淫  拼音:jìn yín
1.浸渍、渗入。《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是以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淫衍溢。」
2.逐渐亲附、渐次接近。《文选。王褒。洞箫赋》:「师襄严春不敢窜其巧兮,浸淫叔子远其类。」唐。韩愈 送孟东野序:「其存而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
《漢語大詞典》:野岸
野外水流的涯岸。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鷄舞。” 宋 欧阳修 《和圣俞百花洲》:“野岸溪几曲,松蹊穿翠阴。”
《国语辞典》:㳽㳽  拼音:mǐ mǐ
水流盛满的样子。《诗经。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㳽㳽。」
分类:水流盛满
《漢語大詞典》:水行
(1).水上航行。庄子·天运:“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史记·夏本纪:“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晋书·傅玄传:“大将军 苟晞 表请迁都,使 祗 出诣 河阴 ,修理舟檝,为水行之备。”
(2).谓游水。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水军卒 司马福 多智而善水行。” 清 黄鷟来 《杂诗》:“水行剸蛟龙,陆出截虎兕。”
(3).水流动。易·说卦“为沟瀆” 唐 孔颖达 疏:“取其水行无所不通也。” 唐 韩偓 《秋村》诗:“空坡路细见骑过,远田人近闻水行。”
(4).即水德。南齐书·高帝纪下:“岂其天厌水行,固已人希木德。归功与能,事极乎此。”参见“ 水德 ”。
《漢語大詞典》:水德
古代阴阳家称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谓以水而德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汉书·郊祀志上:“今 秦 变 周 ,水德之时。昔 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
《漢語大詞典》:浅浅(淺淺)
(1).水不深貌。 宋 梅尧臣 《和资政湖亭杂咏·稻畦》:“浅浅碧水平,青青稻苗长。”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诗之三:“浅浅池塘短短墙,年年为尔惜流芳。”
(2).浅短;低矮。 唐 温庭筠 《春野行》:“草浅浅,春如翦。”《再生缘》第二一回:“檐草春生青浅浅,瓶花吐艷媚娟娟。”
(3).微微;淡淡。 唐 方干 《牡丹》诗:“花分浅浅臙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 宋 王安石 《石竹花》诗之二:“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劳敷浅浅红。” 元 吴龙翰 《草堂》诗:“苍烟落日草堂深,浅浅寒侵白玉簪。”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一章:“ 永生 浅浅一笑,‘我不算一个?’”
(4).细小;微小。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冒宠尸禄,无补国家;噤默不言,致危宗社。其罪岂浅浅哉!” 宋 陈亮 《与王季海丞相》:“一辈无赖不得羣起而误国,其为天下国家之福,岂浅浅哉!”明史·叶伯巨传:“故必有罪疑惟轻之意,而后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此非可以浅浅期也。”
(5).浅薄,肤浅。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 刘琢 伯成 , 中山 人……作诗甚工。有云:‘ 吴 蚕丝就方成茧, 楚 柳绵飞又作萍。’非浅浅者所能道也。”
《國語辭典》:秩秩  拼音:zhì zhì
1.清明的样子。《诗经。大雅。假乐》:「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2.肃敬的样子。《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3.水流的样子。《诗经。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4.有顺序的样子。《荀子。仲尼》:「贵贱长少,秩秩焉。」
《漢語大詞典》:石齿(石齒)
齿状的石头。亦指山石间的水流。 宋 苏轼 《游道场山何山》诗:“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宋 杨泽民 《满庭芳》词:“一径幽通邃竹,松风漱、石齿溅溅。” 金 元好问 《少室南原》诗:“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 元 张可久 《凭栏人·白云炼师山居》曲:“丹气溶溶生紫烟,石齿泠泠鸣玉泉。” 清 刘大櫆 《菉溪书屋图记》:“按其图,则修竹万竿,而千寻之老木间厕其中,其下怪石林立,溪流自石齿间縈紆漩洑。”
《國語辭典》:津津  拼音:jīn jīn
1.形容液体洋溢的样子。《庄子。庚桑楚》:「汝自洒濯,熟哉郁郁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聊斋志异。卷一。贾儿》:「两狐毙于亭上,一狐死于草中。喙津津尚有血出。」
2.形容兴味浓厚的样子。宋。葛胜仲南乡子。秋水莹精神〉词:「谈麈生风霏玉屑,津津。」
3.形容喜乐的样子。《新唐书。卷二二三。奸臣传上。李林甫传》:「轩骜无少让,喜津津出眉宇间。」
《漢語大詞典》:枕流
(1).靠近水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黄鵠山 东北对 夏口城 , 魏 黄初 二年, 孙权 所筑也。依山傍江,开势明远,凭墉藉阻,高观枕流。”
(2).在江边睡觉。指寄迹江湖。 唐 韩偓 《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因成此篇》诗:“枕流方采北山薇,驛骑交迎市道儿。” 林景行 《湖泛口占示贞壮》:“借与诗人随一舸,枕流看树憺忘归。”参见“ 枕流漱石 ”。
《國語辭典》:枕流漱石  拼音:zhèn liú shù shí
形容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参见「枕石漱流」条。明。汪錂《春芜记》第二出:「湖海伴渔樵,任尘埃暗宝刀,枕流漱石吾堪老。」
分類:隐居山林
《國語辭典》:引水  拼音:yǐn shuǐ
1.导引水流。《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唐。韩愈〈招杨之罘〉诗:「洒扫县中居,引水经竹间。」
2.船舶进出港口或在江河、内海一定区域内航行时,经由熟悉航道的人员或有驾驶船舶经验的人引领进出,以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也称为「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