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9
词典
6
分类词汇
73
共73,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放水灯
斗牛阵
牵亡
弄甏
画糖
祭王爷
斩鸡头
中幡会
床公床婆
爬孤棚
摸春牛
跨鼓舞
蜈蚣阵
麒麟阵
天穿节
《国语辞典》:
放水灯(放水灯)
拼音:
fàng shuǐ dēng
一种在佛教、道教普度前夕,招引水中孤魂的民俗仪式。相关习俗在佛教传入前,从未见于中国古代文献,到了唐代才开始出现,一般认为应与佛教的引入有关。到了明代以后,则逐渐普及于民间。尤其是佛教的僧侣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时放水灯,以照亮冥路,让水中的鬼魂和饿鬼,来接受施舍。「放水灯」的节俗在台湾多和普度仪式结合,除了在中元节会放水灯外,有些地方在建醮时,也会在普度前放水灯。
分类:
佛教
道教
普度
前夕
招引
引水
水中
孤魂
民俗
仪式
《国语辞典》:
斗牛阵(斗牛阵)
拼音:
dòu niú zhèn
一种民俗表演阵式。演出者扮假牛,模仿水牛互斗的场面,配上锣鼓,喧哗热闹。如:「今年庙会活动,斗牛阵的演出最为精彩。」也称为「牵牛阵」。
分类:
种民
民俗
表演
演出
模仿
水牛
场面
《国语辞典》:
牵亡(牵亡)
拼音:
qiān wáng
1.民俗丧葬礼仪中,牵引亡魂的仪式。
2.在闽南习俗中有人死后数年,因其亲人想念,透过灵媒召请亡魂的事。
分类:
民俗
闽南
丧葬
习俗
葬礼
礼仪
牵引
后数
亡魂
仪式
亲人
想念
《国语辞典》:
弄甏
拼音:
nòng pèng
一种民俗杂技。即耍坛子。耍弄时,用手抓起磁坛,在空中转动,使盘旋于腰腹或两腋两股之间。清。顾禄《清嘉录。卷一。新年》:「置磁甏于拳,以手空中抓之,令盘旋腰腹及两腋两股,倏起倏落,谓之『弄甏』。」
分类:
种民
民俗
杂技
耍弄
用手
《国语辞典》:
画糖(画糖)
拼音:
huà táng
一种民俗技艺。将砂糖熬成糖浆,倒在抹有沙拉油的铜制板片上,再于其上画出图形线条,剥离铜板后贴上竹签,即完成。如:「画糖可看又可吃,极受小孩子喜欢。」
分类:
种民
民俗
技艺
砂糖
糖浆
沙拉油
《国语辞典》:
祭王爷(祭王爷)
拼音:
jì wáng yé
一种民俗活动。王爷,原为对瘟神的尊称。旧时因医药不发达而瘟疫时起,众人会以作醮的方式来祭拜俗称「王爷」的瘟疫神。祭典中会将上载神像、插旌旗、舰首高挂长幡、舱内载满各种祭品的王船,或放流海上,或焚烧焦化,象徵已将瘟神送走。后来随著时代环境的改变,「祭王爷」已不限定在送瘟神,更著重在防邪治祟、保境佑民的功能。并逐渐扩大为祭拜各种代玉皇大帝巡察人间善恶的代天巡狩王爷、千岁。俗称为「建王醮」。
分类:
种民
民俗
王爷
瘟神
尊称
《国语辞典》:
斩鸡头(斩鸡头)
拼音:
zhǎn jī tóu
民俗发誓以示诚信、清白的一种行为。如:「每到选举期间就有许多候选人用斩鸡头来表示自己的清白,实在很残忍。」《九命奇冤》第二六回:「如何来省城寻觅,荐林大有、周赞先、黎阿二、简勒先、蔡顺;当夜如何杀牛羊,拜神,斩鸡头,发誓。」
分类:
民俗
发誓
诚信
清白
《国语辞典》:
中幡会(中幡会)
拼音:
zhōng fān huì
一种民俗技艺表演活动。流行于北京等地区。「幡」是旗帜的一种,「中幡」则为一种装饰华丽,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的旗帜。经常会在竿顶上饰有一层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原为皇室仪仗队的表演活动,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
分类:
种民
民俗
技艺
表演
流行
北京
等地
地区
《国语辞典》:
床公床婆
拼音:
chuáng gōng chuáng pó
台湾民俗中的床神,为保佑幼儿平安长大的神祇。也称为「床公床母」。
分类:
民俗
保佑
幼儿
平安
长大
神祇
《国语辞典》:
爬孤棚
拼音:
pá gū péng
中元节民俗游戏。源于福建一带。本因闹饥荒,富裕人家为平息纷争,共同筹款设置孤棚,让饥民公平爬上棚顶争食。今日则演变为由四根长杆架设一高约三十馀尺的高架,杆上涂抹油脂,参与者分成四队分由四杆爬上,以先爬上棚台者得胜。是一种斗智斗力的游戏。台湾恒春地区仍保留此风俗。
分类:
中元节
民俗
游戏
源于
福建
《国语辞典》:
摸春牛
拼音:
mō chūn niú
一项极具乡土色彩的新春民俗活动。相传摸春牛可以带来大吉大利。如摸牛头,儿孙会出头;摸牛嘴,大富贵等。
分类:
一项
乡土
土色
色彩
民俗
一月
《国语辞典》:
跨鼓舞
拼音:
kuà gǔ wǔ
一种民俗舞蹈。舞者在腰间系上小鼓,两手各持鼓槌,边击鼓,边歌舞。
分类:
种民
民俗
舞蹈
舞者
小鼓
《国语辞典》:
蜈蚣阵(蜈蚣阵)
拼音:
wú gōng zhèn
一种民俗技艺表演。演出时以数十块木板搭成长条形的台座,以人力或装上车轮行走,上面坐著由适龄儿童扮演的传说或神话人物。由于木板搭成的长条台座连结成行,形状很像蜈蚣,故称为「蜈蚣阵」。常于庙会节庆中演出,具有浓厚的宗教性质。也称为「蜈蚣棚」、「蜈蚣坪」、「蜈蚣阁」。
分类:
种民
民俗
技艺
表演
演出
数十
木板
板搭
成长
长条
条形
台座
《国语辞典》:
麒麟阵(麒麟阵)
拼音:
qí lín zhèn
一种流行于新竹县新埔镇的民俗游艺。表演时以一对大型麒麟,搭配一老丑与老旦,及一对大头娃娃,全由男人装扮而成,再配合锣鼓的节奏在广场上互相戏弄、追逐,类似舞龙舞狮。
分类:
流行
新竹
民俗
游艺
《国语辞典》:
天穿节(天穿节)
拼音:
tiān chuān jié
民俗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相传女娲氏于此日补天,故民间于当天用红丝线系饼,放在屋顶上,称为「补天穿」。另一说以为正月二十三日或三十日为天穿节,说法各异。
分类:
民俗
正月
二十
天穿
女娲氏
于此
补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