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制式  拼音:zhì shì
正规部队或单位使用的标准化装备。可便于分辨、修护,或弹药、零件的补给。
《國語辭典》:游击队(游擊隊)  拼音:yóu jí duì
在敌军控制区域内,以打击敌军、破坏交通及军事设施等为目的,而从事反抗活动的非正规部队。
《漢語大詞典》:副品
质量没达到正规要求的工业产品。如:他们车间最近副品减少了。
《國語辭典》:科班  拼音:kē bān
1.旧时招收幼童,教以戏曲的机构和组织。
2.接受过正规的专门教育或训练。如:「她是科班出身的演员,唱起戏来有板有眼。」
《漢語大詞典》:运动战(運動戰)
谓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上面,从事于战役和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形式。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场:“嘿嘿!这才叫运动战哪!今后就是叫我转十圈我也干!”
《國語辭典》:杂牌(雜牌)  拼音:zá pái
不是正规名牌的货品。如:「这个杂牌货品质低劣,你怎么可以贪小便宜就买了?」
《漢語大詞典》:土专家(土專家)
指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 石言 《秋雪湖之恋》:“我们 老储 现在是养羊的土专家了。”
《國語辭典》:一本正经(一本正經)  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一部正规的经典。形容人态度庄重认真。如:「看他说得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
《国语辞典》:平民教育  拼音:píng mín jiào yù
对未受正规教育或缺乏现代知能的民众所施的一种普遍而必要的文化教育。也称为「民众教育」。
《国语辞典》:民众教育(民众教育)  拼音:mín zhòng jiào yù
对未受正规教育或缺乏现代知能的人所实施的教育。也称为「平民教育」。
《国语辞典》:特种作战(特种作战)  拼音:tè zhǒng zuò zhàn
1.以正规作战以外诸方式,并用武力与非武力的手段打击敌人,用以策应正规军的作战。特质在以较小的部队,隐密的方式,不断削弱敌军战力,和正规作战配合,对敌形成里应外合、内外夹攻而瘫痪或击溃敌军的作战。
2.部队经过特种训练、装备、给予技术(或勤务)支援的作战行动。如河川战、竹地战、渡河作战、沙漠作战、丛林作战等。
《国语辞典》:越次超伦(越次超伦)  拼音:yuè cì chāo lún
不循正规顺序,超越了原有的等级次序。唐。白居易〈为宰相让官表〉:「臣有何功德?有何才能?越次超伦,忽承此命。」也作「越次躐等」。
《国语辞典》:越次躐等  拼音:yuè cì liè děng
不循正规顺序,超越了原有的等级次序。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今陛下之所震怒而赐谴者何人也?……越次躐等召而问讯之者何人也?」也作「越次超伦」。
《国语辞典》:专业警察(专业警察)  拼音:zhuān yè jǐng chá
在正规警察业务范围以外,由于各种特殊行政而配备的警力。如以维护森林、工矿、铁路、公路及盐务等国营事业或特殊社会安全为目的的警察。
《国语辞典》:傍门外道(傍门外道)  拼音:páng mén wài dào
不正派的宗教派别。比喻不循正规的法门、途径。《西游记》第一七回:「讲的是立鼎安炉,搏砂拣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也作「旁门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