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白苧
歌绕夜梁(又作:歌从雍门学 ...)
歌翻杨柳
歌汾水
歌九德
歌来暮(又作:五裤歌 ...)
歌来晚
歌骊
歌郿坞
歌名宛转
歌王子
歌唐虞(又作:歌遗民)
歌钟重锡
歌珠一串(又作:歌珠贯串 歌珠累累)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弦歌:喻出任邑令。唐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
武城弦:咏重视礼乐教化。唐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卜“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武城鸡:喻大材小用。唐张九龄《赠澧阳韦明府》:“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牛刀:喻有大材之人。唐孟浩然《赠萧少府》:“鸿渐升羽仪,牛刀列下班。”
朝来仙阁听弦歌,暝入花亭见绮罗。 储光羲 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
将雏有旧曲,还入武城弦。 严维 咏孩子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 孟浩然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孟浩然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 孟浩然 与白明府游江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宋之问 送武进郑明府
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 张九龄 赠澧阳韦明府
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 张说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
变风须恺悌,成化伫弦歌。 张说 送苏合宫颋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 徐坚 送武进郑明府
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 李白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弦歌欣再理,和乐醉人心。 李白 赠从孙义兴宰铭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
范宰不买名,弦歌对前楹。 李白 赠范金卿二首
才年三十佩铜印,知尔弦歌汉水清。 李颀 送崔婴赴汉阳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卢照邻 于时春也恍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许浑 广陵送剡县薛明府赴任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高适 过卢明府有赠
《乐府解题》曰:「古词盛称舞者之美,宜及芳时为乐,其誉白纻曰:『质如轻云色如银,制以为袍馀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尘。』」《唐书·乐志》曰:「梁武帝令沈约改其辞为《四时白纻歌》。今中原有《白纻曲》,辞旨与此全殊。」
高举两手白鹄翔。轻躯徐起何洋洋。凝停睐容仪光。宛若龙转乍低昂。随世而变诚无方。如推若引留且行。宋世方昌乐未央。舞以尽神安可忘。爱之遗谁赠佳人。质如轻云色如银。袍以光躯巾拂尘。制以为袍馀作巾。四座欢乐胡可陈。清歌徐舞降祇神。
相关人物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余音绕梁:喻指歌声宛转悠扬。唐孙觌《长乐寺》:“雍门已陈迹,余音空绕梁。”
韩娥:泛指歌女。唐贯休《酷吏词》:“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
〈杨柳枝词八首〉其一:「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曰:「汎楼舡兮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吹,发棹歌,极欢乐兮哀情多。」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酆镐谁将敌,横汾未可方。 宋若宪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
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崔元翰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鸣銮初幸代,旋盖欲横汾。 席豫 奉和圣制答张说邕从南出雀鼠谷
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 张说 承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徐彦伯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群臣相庆嘉鱼乐,共哂横汾歌吹秋。 徐彦伯 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自知秋风词,长侍昭阳殿。 戴叔伦 独不见
此日欣逢临渭赏,昔年空道济汾词。 李乂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
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 李乂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中流箫鼓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 李亨 九日绝句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贵主称觞万年寿,还轻汉武济汾游。 李适 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
横汾宴镐欢无极,歌舞年年圣寿杯。 李适 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岁岁秋风辞,兆人歌不足。 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哀挽渭川曲,空歌汾水阳。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三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 沈佺期 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古来徒羡横汾赏,今日宸游圣藻雄。 沈佺期 兴庆池侍宴应制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 王维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圣恩便赐宴乐敢书即事
圣图恢宇县,歌赋小横汾。 苏颋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兴逸横汾什,恩褒作颂才。 袁晖 奉和圣制答张说邕从南出雀鼠谷之作
参考典故
九德之歌,九磬之舞,于宗庙之中奏之。
相关人物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赵将廉颇之后也。……建初中,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相关人物
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閒荡定,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徵拜议郎。
梁国歌来晚,徐方怨不留。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事免中徐公及许生。式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以数谏减死论。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归家不教授。山阳张长安幼君先事式,后东平唐长宾、沛褚少孙亦来事式,问经数篇,式谢曰:「闻之于师俱是矣,自润色之。」不肯复授。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试诵说,有法,疑者丘盖不言。诸博士惊问何师,对曰事式。皆素闻其贤,共荐式。诏除下为博士。式徵来,衣博士衣而不冠,曰:「刑馀之人,何宜复充礼官?」既至,止舍中,会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为鲁诗宗,至江公著孝经说,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今日诸君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经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礼。」江翁曰:「何狗曲也!」式耻之,阳醉逿地。式客罢,让诸生曰:「我本不欲来,诸生彊劝我,竟为竖子所辱!」遂谢病免归,终于家。汉·服虔注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三国魏·文颍注曰:「其辞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也。」
卓迁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郿侯。卓乃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于是悉复蕃等爵位,擢用子孙。寻进卓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封母为池阳君,置令丞。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卓尝遣军至阳城,时人会于社下,悉令就斩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歌呼而还。又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故货贱物贵,谷石数万。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时人以为秦始皇见长人于临洮,乃铸铜人。卓,临洮人也,而今毁之。虽成毁不同,凶暴相类焉。卓素闻天下同疾阉官诛杀忠良,及其在事,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珌、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其染党锢者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初平元年,馥等到官,与袁绍之徒十馀人,各兴义兵,同盟讨卓,而伍琼、周珌阴为内主。初,灵帝末,黄巾馀党郭太等复起西河白波谷,转寇太原,遂破河东,百姓流转三辅,号为「白波贼」,众十馀万。卓遣中郎将牛辅击之,不能却。及闻东方兵起,惧,乃鸩杀弘农王,欲徙都长安。会公卿议,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廷争不能得,而伍琼、周珌又固谏之。卓因大怒曰:「卓初入朝,二子劝用善士,故相从,而诸君到官,举兵相图。此二君卖卓,卓何用相负!」遂斩琼、珌。而彪、琬恐惧,诣卓谢曰:「小人恋旧,非欲沮国事也,请以不及为罪。」卓既杀琼、珌,旋亦悔之,故表彪、琬为光禄大夫。于是迁天子西都。初,长安遭赤眉之乱,宫室营寺焚灭无馀,是时唯有高庙、京兆府舍,遂便时幸焉。后移未央宫。于是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时长沙太守孙坚亦率豫州诸郡兵讨卓。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亨之。卓所得义兵士卒,皆以布缠裹,倒立于地,热膏灌杀之。时河内太守王匡屯兵河阳津,将以图卓。卓遣疑兵挑战,而潜使锐卒从小平津过津北,破之,死者略尽。明年,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坚追击之,轸、布败走。卓遣将李傕诣坚求和,坚拒绝不受,进军大谷,距洛九十里。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墓閒,卓败走,却屯黾池,聚兵于陕。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坚乃埽除宗庙,平塞诸陵,分兵出函谷关,至新安、黾池閒,以卓后。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诸将数败矣,无能为也。唯孙坚小戆,诸将军宜慎之。」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黾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馀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禦山东。卓讽朝廷使光禄勋宣璠持节拜卓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乃引还长安。百官迎路拜揖,卓遂僭拟车服,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时人号「竿摩车」,言其服饰近天子也。以弟旻为左将军,封鄠侯,兄子璜为侍中、中军校尉,皆典兵事。于是宗族内外,并居列位。其子孙虽在髫,男皆封侯,女为邑君。数与百官置酒宴会,淫乐纵恣。乃结垒于长安城东以自居。又筑坞于郿,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尝至郿行坞,公卿已下祖道于横门外。卓施帐幔饮设,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于坐中杀之。先断其舌,次斩手足,次凿其眼目,以镬之。未及得死,偃转杯案閒。会者战慄,亡失匕箸,而卓饮食自若。诸将有言语蹉跌,便戮于前。又稍诛关中旧族,陷以叛逆。时太史望气,言当有大臣戮死者。卓乃使人诬卫尉张温与袁术交通,遂笞温于市,杀之,以塞天变。前温出屯美阳,令卓与边章等战无功,温召又不时应命,既到而辞对不逊。时孙坚为温参军,劝温陈兵斩之。温曰:「卓有威名,方倚以西行。」坚曰:「明公亲帅王师,威振天下,何恃于卓而赖之乎?坚闻古之名将,杖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武者也。故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若纵之,自亏威重,后悔何及!」温不能从,而卓犹怀忌恨,故及于难。温字伯慎,少有名誉,累登公卿,亦阴与司徒王允共谋诛卓,事未及发而见害。越骑校尉汝南伍孚忿卓凶毒,志手刃之,乃朝服怀佩刀以见卓。孚语毕辞去,卓起送至閤,以手抚其背,孚因出刀刺之,不中。卓自奋得免,急呼左右执杀之,而大诟曰:「虏欲反耶!」孚大言曰:「恨不得磔裂奸贼于都市,以谢天地!」言未毕而毙。时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士孙瑞谋诛卓。有人书「吕」字于布上,负而行于市,歌曰:「布乎!」有告卓者,卓不悟。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升车,既而马惊墯泥,还入更衣。其少妻止之,卓不从,遂行。乃陈兵夹道,自垒及宫,左步右骑,屯卫周,令吕布等捍卫前后。王允乃与士孙瑞密表其事,使瑞自书诏以授布,令骑都尉李肃与布同心勇士十馀人,伪著卫士服于北掖门内以待卓。卓将至,马惊不行,怪惧欲还。吕布劝令进,遂入门。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墯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尸,布又杀之。驰赍赦书,以令宫陛内外。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使皇甫嵩攻卓弟旻于郿坞,杀其母妻男女,尽灭其族乃尸卓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诸袁门生又聚董氏之尸,焚灰扬之于路。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縠纨素奇玩,积如丘山。
一曰《神女宛转歌》。《续齐谐记》曰:「晋有王敬伯者,会稽馀姚人。少好学,善鼓琴。年十八,仕于东宫,为卫佐。休假还乡,过吴,维舟中渚。登亭望月,怅然有怀,乃倚琴歌《泫露》之诗。俄闻户外有嗟赏声,见一女子,雅有容色,谓敬伯曰:『女郎悦君之琴,愿共抚之。』敬伯许焉。既而女郎至,姿质婉丽,绰有馀态,从以二少女,一则向先至者。女郎乃抚琴挥弦,调韵哀雅,类今之登歌,曰:『古所谓《楚明君》也,唯嵇叔夜能为此声,自兹已来,传习数人而已。』复鼓琴,歌《迟风》之词,因叹息久之。乃命大婢酌酒,小婢弹箜篌,作《宛转歌》。女郎脱头上金钗,扣琴弦而和之,意韵繁谐,歌凡八曲。敬伯唯忆二曲。将去,留锦卧具、绣香囊,并佩一双,以遗敬伯。敬伯报以牙火笼、玉琴轸。女郎怅然不忍别,且曰:『深闺独处,十有六年矣。邂逅旅馆,尽平生之志,盖冥契,非人事也。』言竟便去。敬伯船至虎牢戍,吴令刘惠明者,有爱女早世,舟中亡卧具,于敬伯船获焉。敬伯具以告,果于帐中得火笼、琴轸。女郎名妙容,字雅华,大婢名春条,年二十许,小婢名桃枝,年十五,皆善弹箜篌及《宛转歌》,相继俱卒。」唐李端又有《王敬伯歌》,亦出于此。
相关人物
南海王子罕字云华,武帝第十一子也,颇有学。母乐容华有宠,故武帝留心。母尝寝疾,子罕昼夜祈祷。于时以竹为灯缵照夜,此缵宿昔枝叶大茂,母病亦愈,咸以为孝感所致。主簿刘鬷及侍读贺子乔为之赋颂,当时以为美谈。建武元年,位护军将军。二年,见杀,年十七。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贾岛 题郑常侍厅前竹
相关人物
吴公子札来聘,见叔孙穆子,说之。……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
相关人物
郑人赂晋侯以师悝、师触、师蠲、广车、軘车淳十五乘,甲兵备。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镈磬,女乐二八。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
公锡魏绛女乐一八,歌钟一肆。
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远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商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齐 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 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木,倨中矩,句中金句,累累乎端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 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子贡问乐。
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 白居易 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 其三
2.孔子到鲁国武城听到子游用弦歌之声教化人民。典出《论语。阳货》。比喻以礼乐教化群众。唐。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本记〉:「俾我学徒,弦歌以时。」
2.孔子到鲁国武城听到子游用弦歌之声教化人民。典出《论语。阳货》。比喻以礼乐教化群众。唐。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本记〉:「俾我学徒,弦歌以时。」
(2).衣裤。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数种袴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方初见时,著粉青衫,水红袴襦,既久未尝易衣,然常如新。”
(2).衣裤。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数种袴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方初见时,著粉青衫,水红袴襦,既久未尝易衣,然常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