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伎乐(伎樂)
(1).音乐舞蹈。《孔子家语·辩政》:“五官伎乐,不解於时。”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子乐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伎乐。” 唐 韩愈 《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 清 梅曾亮 《黄个园传》:“君蓄名画数千,而不好伎乐。”
(2).指歌舞女艺人。新唐书·田布传:“ 布 号泣固辞,不听,乃出伎乐,与妻子宾客诀曰:‘吾不还矣!’”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腾 乃陈伎乐於城下一面, 獠 弃兵,携妻子临城观之, 腾 潜师三面俱上,斩首万五千级,遂平之。” 明 李东阳 《韩休知》诗:“内家伎乐喧歌酒,外庭宰相还知否?”
《國語辭典》:倡女  拼音:chāng nǚ
古代以表演歌舞曲艺为业的女子。亦指妓女。南朝梁。何逊〈拟轻薄篇〉:「倡女掩扇歌,小妇开帘织。」唐。白居易〈琵琶行。序〉:「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漢語大詞典》:舞妓
以歌舞娱人的妓女。 唐 白居易 《西楼喜雪命宴》诗:“光迎舞妓动,寒近醉人销。” 唐 郑谷 《贫女吟》:“东邻舞妓多金翠,笑翦灯花学画眉。”
《漢語大詞典》:楚巫
古代 楚 地的巫觋。善以歌舞迎神。 宋 欧阳修 《黄牛峡祠》诗:“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送迎神。” 宋 梅尧臣 《泊昭亭山下》诗:“滩愁 江 舸涩,祠信 楚 巫灵。”
《漢語大詞典》:蹈德
谓以歌舞褒扬德政。后汉书·班固传下:“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漢語大詞典》:帝江
古代传说中识歌舞的神鸟。山海经·西山经:“﹝ 天山 ﹞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发参差於 王子 ,传妙靡於帝江。” 李周翰 注:“ 天山 有鸟,状赤如丹,是识歌舞,至於妙靡,名帝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天山 有神,是名混潡,状如橐而光,其光如火,六足重翼,无面目,是识(一曰嗜音)歌舞,实为帝江。”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分類:歌舞神鸟
《國語辭典》:大面  拼音:dà miàn
传统戏剧角色中的净角。多饰地位较高、举止庄重的人。注重唱工。也称为「大花脸」。
《漢語大詞典》:巫风(巫風)
(1).指歌舞作乐的风俗。巫觋以歌舞事神,故称。《书·伊训》:“敢有恆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孔颖达 疏:“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覡之风俗也。”
(2).巫觋降神的风尚。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 汉 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
《漢語大詞典》:拂舞
三国 时 江 东地区以拂子为舞具的一种歌舞。晋书·乐志下:“拂舞,出自 江 左。旧云 吴 舞,检其歌,非 吴 辞也。亦陈於殿庭。 杨泓 序云:‘自到 江 南见《白符舞》,或言《白鳬鳩舞》,云有此来数十年矣。察其辞旨,乃是 吴 人患 孙晧 虐政,思属 晋 也。’”参阅宋书·乐志一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 宋 郭茂倩 题解。
《国语辞典》:赵飞燕(赵飞燕)  拼音:zhào fēi yàn
人名。(?~西元前1)汉成帝皇后。善歌舞,因体轻如燕,故称为「飞燕」。成帝时入宫,为婕妤,极得成帝宠幸,许后废,被立为皇后,擅宠十馀年。哀帝立,尊其为皇太后,平帝初年,废为庶人,遂自杀。
《漢語大詞典》:杂奏(雜奏)
谓俳优及歌舞交相融合。旧唐书·音乐志二:“《散乐》者,歷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 任半塘 《唐戏弄》第二章四:“盖‘俳优’乃一种偏於科白之成分也,‘歌舞’乃另一种声容之成分也,‘杂奏’谓此两种成分互相融合,遂产生歌舞戏。”
《國語辭典》:教头(教頭)  拼音:jiào tóu
教练武艺或传授歌舞技艺的老师。《刘知远诸宫调。第二》:「手中提荒桑捧,曾赢了五村教头。」《水浒传》第七回:「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也称为「教首」。
《國語辭典》:乐队(樂隊)  拼音:yuè duì
指演奏音乐所组成的团队。如军乐队、管乐队、爵士乐队等。
《漢語大詞典》:优倡(優倡)
(1).古代表演歌舞杂戏的艺人。史记·孔子世家:“优倡侏儒为戏而前。”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武宗 数幸教坊作乐,优倡杂进。”
(2).泛指戏曲演员。 姚华 《曲海一勺》二:“浸淫演溢,充于 江 汉 ,优倡所习,莫此为先。”
(3).指歌舞杂戏。南史·柳仲礼传:“ 仲礼 常置酒高会,日作优倡,毒掠百姓,污辱妃主。”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乐营将弟子:“ 开元 二年, 元宗 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优倡杂乐,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
《漢語大詞典》:作伎
亦作“ 作妓 ”。 谓表演歌舞或演奏音乐。晋书·乐志下:“但歌,四曲,出自 汉 世,无弦节。作伎,最先唱。一人唱,三人和。”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 魏武帝 遗令﹞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 铜雀臺 ,於臺堂上施八尺牀……月朝十五日,輒向帐作妓。’”梁书·陈伯之传:“ 伯之 每旦常作伎,日晡輒卧,左右仗身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