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巨子  拼音:jù zǐ
1.战国墨家学派称道行可为宗师的人。《庄子。天下》:「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
2.成就优越且影响力极大的人。如:「他是我国工商界的巨子,具有一言九鼎的分量。」也作「钜子」。
《漢語大詞典》:定一尊
谓在某方面树立一个最高权威。史记·秦始皇本纪:“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十:“ 乾隆 五十八年,詔刊十三经於太学,依《开成石经》,参以善本,多所订正。 嘉庆 八年,復命廷臣磨改,以期尽善,尤为一代盛典,足以别黑白而定一尊。”
分類:树立权威
《漢語大詞典》:头龙(頭龍)
(1).指 东汉 荀俭 之子 荀悦 。语本后汉书·荀淑传:“有子八人: 俭 , 緄 , 靖 , 燾 , 汪 , 爽 , 肃 , 专 ,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 悦 字 仲豫 , 俭 之子也。 俭 早卒。 悦 年十二,能説春秋。家贫无书,每之人閒,所见篇牘,一览多能诵记。性沉静,美姿容,尤好著述。 灵帝 时阉官用权,士多退身穷处, 悦 乃託疾隐居,时人莫之识,唯从弟 彧 特称敬焉。初辟镇东将军 曹操 府,迁黄门侍朗。” 唐 黄滔 《投翰长赵侍郎》诗:“ 贾氏 许频趋季虎, 荀 家因敢謁头龙。”
(2).犹龙头,指兄弟辈中有权威的长兄。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瞎毡 有子 木征 ;‘木征’者,华言‘头龙’也。以其 唃廝囉 嫡孙,昆弟行最长,故谓之‘龙头’-- 羌 人语倒,谓之‘头龙’。”
《漢語大詞典》:仗斧
手持斧钺。表示权威。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故不劳仗斧之臣,号令不严而自肃;无辱凤举之使,灵怪不召而自彰。”
《國語辭典》:权能(權能)  拼音:quán néng
权利之行使作用,称为「权能」。
《漢語大詞典》:分威
(1).施威慑敌。鬼谷子·分威:“分威法伏熊。” 陶弘景 注:“精虚动物谓之威,发近震远谓之分。熊之搏击,必先伏而后动,故分威法伏熊。”
(2).侵分君上权威。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下专刑兹谓分威,蒙而日不得明。”汉书·五行志下之下:“伯正越职,兹谓分威,厥食日中分。”
《國語辭典》:大拿  拼音:dà ná
北方方言。指在某方面有权威或掌握大权的人。
《漢語大詞典》:引语
适于引用的著名的、杰出的或流行的段落。例如:引语集锦。
语录,自权威方面的一段话作为引言或根据者。例如:用那段引语…作出发点。
《國語辭典》:天王老子  拼音:tiān wáng lǎo zi
托塔李天王。比喻尊贵显要,有权势的人。如:「管他是什么天王老子,都不能改变我的决心。」
分類:权威
《国语辞典》:国会主权(国会主权)  拼音:guó huì zhǔ quán
一个国家的最终权威表现在国会上,国会拥有无限的权威得以制定或变更任何法律,而这项权力也受到司法机关的支持与尊重。
《国语辞典》:极权主义(极权主义)  拼音:jí quán zhǔ yì
toltalitarianism
一种政治制度。指国家对社会有绝对权威,并尽可能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各种面向。与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不同的是,威权主义通常指一个集权的个人独裁者、军事单位或其他政治菁英所组成的政权,极权主义则实质控制社会中的经济、思想、教育、艺术、公民道德等全部面向。极权主义代表政权包括希特勒政权、墨索里尼政权、史达林政权、毛泽东政权、北朝鲜金氏政权等。
《国语辞典》: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  拼音:wú zhèng fǔ zhǔ yì
Anarchism
是一种政治学说,主张废除国家、政府及一切永久性的权威体制,代之以个人、团体、宗教,以及民族之间完全自律协调的合作,以建设平等与公正的社会。也译作「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的主要倡议者包括法国政治家普鲁东(Pierre Joseph Proudhon,西元1809~1865)与俄罗斯革命思想家巴枯宁(Mikhail Alexandrovich Bakunin,西元1814~1876)。
《国语辞典》:裁判管辖权(裁判管辖权)  拼音:cái pàn guǎn xiá quán
一个主权国家具有声明与实施法律的权威。即对于发生在该国领域内的犯罪行为具有裁判的权力。
《国语辞典》:邀稿  拼音:yāo gǎo
向权威或特定人物求取有关专题的文稿。如:「为丰富期刋的内容,他不辞辛劳向医学权威邀稿。」
《国语辞典》:服硬  拼音:fú yìng
向有势力、权威者低头。如:「公司主管为人正直,从不服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