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53,分124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星分
星郎
秋星
飞星
老人星
星日
星夜
星影
星飞
星悬
星高
金星
房星
星出
斗星
《漢語大詞典》:星分
分星。我国古天文学称与某国或某地域相对应的星宿。汉书·地理志下:“及诗·风 陈 郑 之国,与 韩 同星分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独静闕偶坐,临堂对星分。” 唐 刘禹锡 《连州刺史厅壁记》:“此郡於天文与 荆州 同星分。”
《漢語大詞典》:星郎
后汉书·明帝纪:“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则民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唐 岑参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诗:“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唐 张籍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诗:“凤闕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唐 张谔 《赠吏部孙员外济》诗:“天子爱贤才,星郎入拜来。”
分類:郎官
《漢語大詞典》:秋星
(1).秋夜的星辰。 唐 杨炯 《庭菊赋》:“秋星下照,金气上腾。” 唐 杜牧 《赠张祜》诗:“黥阵人人慑,秋星歷歷分。”《敦煌曲子词·西江月》:“连天红浪侵秋星,悟(误)入蓼花丛里。” 王重民 辑引 孙楷第 曰:“侵当作浸。”
(2).指马额上的白毛。宋史·文苑传三·路振:“丹髦晓霞,旳顙秋星。”
《漢語大詞典》:飞星(飛星)
(1).流星。汉书·天文志:“﹝ 阳朔 ﹞四年闰月庚午,飞星大如缶,出西南,入斗下。” 唐 杜甫 《中宵》诗:“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元 萨都剌 《坐清风楼》诗:“归鸟如云过,飞星拂瓦流。”
(2).指运气;命运。《西游补》第一回:“ 行者 道:‘……今日只是我的飞星好,不该受念咒之苦。’”
(3).形容快速。《西游记》第三三回:“看他挑着两座大山,飞星来赶师父。”《英烈传》第十三回:“ 朱 兵火箭、火炮,飞星放去,便烧起来。”
《國語辭典》:老人星  拼音:lǎo rén xīng
寿星的别名。参见「寿星」条。《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唐。杜甫 泊松滋江亭诗:「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國語辭典》:老寿星(老壽星)  拼音:lǎo shòu xīng
1.传说中象徵长寿的福神。后用以称誉高寿的人。如:「老寿星呵呵地笑说:『我一共有十个儿女,五十个孙子。』」《红楼梦》第三九回:「口里说:『请老寿星安。』」
2.旧式婚礼中,对新夫妇致颂祝词的人。
《骈字类编》:星日
魏志公孙瓒传注瓒表绍罪状曰绍令崔巨业候视星日财货赂遗与共饮食克期会合攻钞郡县此岂大臣所当宜为其水经注龙城故姜赖之灵胡之大国也蒲海溢荡覆 国城基尚存类雾气浮寡见星日少禽多鬼怪
《國語辭典》:星夜  拼音:xīng yè
有星辰的夜晚。泛指夜晚。《三国演义》第六回:「遂引吕布星夜回洛阳,商议迁都。」《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回:「而今衣锦荣归,省看家里,随即星夜到任去。」
《骈字类编》:星影
唐 李白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
《漢語大詞典》:星飞(星飛)
如流星飞驰。形容疾速。 晋 张协 《七命》:“天驥之骏,逸态超越……气盛怒发,星飞电骇。”《醒世姻缘传》第七回:“﹝ 晁大舍 ﹞随即差了 晁住 ,备了自己的走骡,星飞到京。”儒林外史第三九回:“ 平少保 得了圣旨,星飞出京,到了 松潘 驻扎。”
《骈字类编》:星悬(星悬)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露变蒹葭浦,星悬橘柚村。
《骈字类编》:星高(星高)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 云纪轩皇代,星高太白年。
《國語辭典》:金星  拼音:jīn xīng
1.行星名。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较地球略小。属于类地行星,外观呈现淡黄色,拥有浓厚大气层,温室效应剧烈,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在古代,金星于日出前出现在东方称为「启明」,傍晚出现在西方则称为「长庚」。也称为「太白」、「太白金星」、「太白星」。
2.头晕眼花时,眼前出现像小点星星的幻觉,称为「金星」。如:「我不小心摔了一跤,眼冒金星,差一点昏倒。」
《漢語大詞典》:金星石
(1).砚石之一种。 宋 杜绾 云林石谱·于阗石:“ 于闐国 石出坚土中,色深如蓝黛。一品斑斕白脉,点点光粲,谓之金星石。” 明 曹昭 格古要论·古砚论·万州金星石:“ 万州 悬崖金星石,资质亚於 端溪 下巖,石色漆黑,细润如玉,水湿之,则金星自见,乾则否。”亦省称“ 金星 ”。 宋 欧阳修 《谱牡丹记·砚谱》:“歙石出於 龙尾溪 ,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 清 钮琇 觚賸·石言:“故当妾视龙尾,媵蓄金星。”
(2).中医学药石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金星石
《漢語大詞典》:房星
(1).星宿名。即房宿。古时以之象征天马。晋书·天文志上:“房四星……亦曰天駟,为天马,主车驾。” 唐 李贺 《马诗》之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王琦 汇解引《瑞应图》:“马为房星之精。”
(2).用以借指马。 明 何景明 《悼马诗》:“渥水千年降,房星一夜隳。”参见“ 房宿 ”。
《漢語大詞典》:房宿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之第四宿。有星四颗,即天蝎座的π,ρ,δ,β四星。古时以为主车马,故称之为天驷、房驷。宋史·天文志三:“房宿四星,为明堂,天子布政之官也,亦四辅也。下第一星,上将也;次,次将也;次,次相也;上星,上相也。南二星君位,北二星夫人位。”参见“ 房星 ”、“ 房駟 ”。
《骈字类编》:星出
春秋庄公七年榖梁传见日入下折说苑见日夜下 洞冥记帝常见彗星东方朔 指星之木以授帝帝以木指彗星星寻则没也星出之夜野兽皆鸣别说谓之兽鸣星 庾信司马裔神道碑既而云生伏龟星出鲸鱼太白经天蚩尤映野
分类:星出
《漢語大詞典》:斗星(鬥星)
指北斗星。《易·丰》“日中见斗” 唐 孔颖达 疏:“处日中盛明之时,而斗星显见。”云笈七籤卷八:“七星者,斗星也。”
亦作“鬭星”。 互相撞击之星。古以为乱世之征兆。吕氏春秋·明理:“其星有荧惑,有彗星,有天棓,有天欃,有天竹,有天英,有天干,有贼星,有鬭星,有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