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8,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尊名
雅奏
少君
上宫
殿试
大集
赐教
绛帷
庆门
灵蛇
尊重
清贯
玉趾
尊长
丰采
《漢語大詞典》:尊名
(1).崇高的声名。韩非子·难二:“ 惠公 没, 文公 授之,围 魏 取 鄴 , 城濮 之战,五败 荆 人,取尊名於天下,亦此人之用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2).指帝号。战国策·赵策四:“臣以 齐 致尊名於王,天下孰敢不致尊名於王。”
(3).谓称颂其声誉。礼记·表记:“先王謚以尊名,节以壹惠,耻名之浮於行也。” 郑玄 注:“先王论行以为謚;以尊名者,使声誉可得而尊言也。”
(4).犹大名。对人名字的敬称。《西湖二集·救金鲤龙王报德》:“敢问秀才高姓尊名。”《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怕的是那弹章里面带上一个尊名,总然不做钦犯干连,这个麟阁标名,御览相批,传闻天下,妙不可言。”
《漢語大詞典》:雅奏
(1).典雅的乐曲。 唐 王邕 《湘灵鼓瑟》诗:“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 金松岑 《心声》:“涤荡筦絃之淫听,张皇金石之雅奏。”
(2).指高雅的文辞。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至如 太白 《乌栖曲》诸篇,则又寓意高远,尤为雅奏。”
(3).对他人演奏的敬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得聆雅奏,倾心向往。”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诗:“很好,我也很想倾听你的雅奏呢。”
《漢語大詞典》:少君
(1). 周 代称诸侯之妻。左传·定公十四年:“从我而朝少君。” 孔颖达 疏:“少君,犹小君也。君为大君,夫人为小君。”
(2).尊称他人之妻。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谢逸谢薖:“一日, 惠洪 过溪堂,见 无逸 ( 谢逸 )所居一室,生涯如 庞藴 ,少君方炊,稚子 宗野 汲水, 无逸 诵书扫除,见师放帚大笑曰:‘聊復尔耳。’”
(3).年幼之君。左传·哀公六年:“少君不可以访,是以求长君。”
(4). 汉武帝 时 齐 方士名。姓 李 ,以祠灶、辟谷、却老之方往见 武帝 。谓祠灶,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可以不死。事见汉书·郊祀志上。 汉 王充 论衡·道虚:“ 武帝 之时,有 李少君 ,以祠灶辟穀却老见上。” 宋 梅尧臣 《温成皇后挽词》:“歌欲传《长恨》,人将问 少君 。” 清 陈孟楷 《湘烟小录·香畹楼忆语》:“鰥目炯炯,恒至嚮晨,虽有 鸿都 、 少君 之术,似亦未易措置也。”
(5).泛指道士。 唐 贾岛 《过杨道士居》:“无话 瀛洲 路,多年别少君。”
(6).旧时敬称他人之子。红楼梦第一一四回:“弟那年在 江西 粮道任时,将小女许配与统制少君。”
《漢語大詞典》:上宫
(1).《诗·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毛 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后以“上宫”指美人居住之所。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途出 郑 卫 ,道由桑中;朝发 溱 洧 ,暮宿上宫。”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桑中 卫 女,上宫 陈 娥。” 唐 王棨 《凉风至赋》:“悄丝管於上宫, 陈 娥翠敛;颭簷楹于华省, 潘 鬢霜凋。”
(2).楼馆。孟子·尽心下:“ 孟子 之 滕 ,馆於上宫。” 赵岐 注:“上宫,楼也。 孟子 舍止宾客所馆之楼上也。”
(3).指天子的祖庙。宋史·礼志二六:“凡上宫用牲牢、祝册,有司奉事;下宫备膳羞,内臣执事,百官陪位。”
(4).仙宫。云笈七籤卷二九:“ 上上禪善无量寿天王 ……治天王国朱林七宝琼臺,乘十二玄龟飞青羽盖,从上宫太仙玉童三十二人。”《西游补》第十三回:“原来 孙行者 石匣生来,不曾晓得自家八字,唯有上宫玉笈注他生日,流传于深山秘谷之中。”
(5).用作对道观的敬称。《西游记》第三三回:“我还得走路,将马让与你骑一程,到你上宫,还我马去罢。”
(6).古乐调名。国语·周语下:“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雨。以夷则之上宫毕,当辰。辰在戌上,故长夷则之上宫,名之曰羽。” 韦昭 注:“上宫,以夷则为宫声。”
《國語辭典》:殿试(殿試)  拼音:diàn shì
1.古时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在大殿中主持。《明史。卷七○。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
2.元代对读书人的通称。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他本是太学中殿试,怎想他拳头上便死,今日个则落得长街上检尸。」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张殿试。」
《漢語大詞典》:大集
(1).大会聚;大集会。后汉书·刘盆子传:“三年正月,俱至 弘农 ,与 更始 诸将连战剋胜,众遂大集。”北史·元文遥传:“ 文遥 歷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大集,多令宣敕,号令文武,声韵高朗,发吐无滞。”
(2).规模大的集市。 浩然 《一匹瘦红马》:“每逢二、七大集,店里都有东方红农业社的运输车,坐上很方便。”
(3).敬称对方的文集。 清 姚莹 《与陆次山论文书》:“来教欲僕为大集作序,意在取义论文,循其涂轨,以进於成就。”
《國語辭典》:赐教(賜教)  拼音:sì jiào
请人指教的敬辞。《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孔明止之曰:『已有良计。』琦拜曰:『愿即赐教。』」《老残游记》第六回:「先生必有成竹在胸,何妨赐教一二呢?」
《漢語大詞典》:绛帷(絳帷)
(1).红色帷幕。 汉 刘向 《九叹·远游》:“张絳帷以襜襜兮,风邑邑而蔽之。” 唐 舒元舆 《赠李翱》诗:“ 湘江 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絳帷。”
(2).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随园诗话补遗》卷一引 清 吴蕙 诗:“有志红窗学咏诗,絳帷深幸侍良师。” 陈家庆 《送天梅先生南旋》诗:“安得絳帷称弟子,追随远道执吟鞭。”参见“ 絳帐 ”。
《國語辭典》:绛帐(絳帳)  拼音:jiàng zhàng
讲座或师长的美称。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也称为「马帐」。
《漢語大詞典》:庆门(慶門)
谓福庆之家。 宋 梅尧臣 《师厚生日因以诗赠》:“君子生庆门,诗书未尝捨。”亦为对别人家庭的敬称。《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庆门诞瓦,寒舍得雄。”
《漢語大詞典》:灵蛇(靈蛇)
(1).神异的蛇,有灵应的蛇。楚辞·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汉 王逸 注:“山海经云:南方有灵蛇,吞象,三年然后出其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法由斩祀杀灵蛇,非己之咎先人瑕。” 刘师培 文说·宗骚篇:“赤豹文貍备其用,灵蛇玉虺记其奇。”
(2).指传说中衔珠报答 隋侯 的蛇。 南朝 梁 沈约 《梁鞞舞歌·明之君四》:“灵蛇及瑞羽,分素復衔丹。” 唐 薛能 《怀汾上旧居》诗:“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专拟害灵蛇。” 唐 皎然 《答裴集阳伯明》诗:“珠生驪龙頷,或生灵蛇口。”参见“ 灵蛇珠 ”。
(3).指灵蛇之珠。珍奇的宝物。比喻胸中藏有锦绣文才的人。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龙文已远,轻图剸兕之功;鱼目滥持,自拟灵虵之色。”
(4).比喻美好的文才或文章。晋书·文苑传序:“ 西都 贾 马 耀灵蛇於掌握; 东汉 班 张 ,发雕龙於綈槧。”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诗:“高谈辩飞兔,摛藻握灵蛇。” 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他只为胸藏啸虎,手握灵蛇,岂肯老死田间牖。”
(5).敬称妇女所怀之胎。 宋 晁补之 《鹧鸪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词:“吉梦灵蛇朱夏宜,佳辰阿母会 瑶池 。”参见“ 珠胎 ”。
(6).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清 陈维嵩 《海棠春·闺词再和阮亭韵》词:“粧成谁见灵蛇样,分咐与百花閒赏。” 清 叶舒崇 《浣溪沙·孤山别墅有感》词:“生小画眉分细茧,近来綰髻学灵蛇。”参见“ 灵蛇髻 ”。
《漢語大詞典》:灵蛇珠(靈蛇珠)
相传 春秋 时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后以“灵蛇珠”喻绵绣文才。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祖德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 清 黄宗羲 《寿李杲堂五十序》:“而当日所为之文章,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 荆山 之玉者,竟不异虫讙鸟聒,过耳已泯。”
《國語辭典》:珠胎  拼音:zhū tāi
蚌中尚未剖取的珠。《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方椎夜光之流离,剖明月之珠胎。」唐。张说〈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诗:「合浦识珠胎,白发因愁改。」后比喻妇人怀孕。如:「珠胎暗结」。
《國語辭典》:灵蛇髻(靈蛇髻)  拼音:líng shé jì
一种古代妇女的发式。相传为魏文帝皇后甄氏所创。其梳法是将头发挽起,束为一股或双股,再盘成如灵蛇般蟠曲扭转的发髻。如东晋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即梳此发髻。
《國語辭典》:尊重  拼音:zūn zhòng
1.敬重。《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望之、堪本以师傅见尊重。」《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这老人家为人必定十分好,所以杜府才如此尊重报答他。」
2.显贵。汉。陆贾《新语。资质》:「虽无过人之才,然在尊重之位者。」
3.自重、庄重。《西游记》第二六回:「这个和尚,越发不尊重了!」《红楼梦》第六三回:「虽然在这里,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还该嘴里尊重些才是。」
《國語辭典》:清贯(清貫)  拼音:qīng guàn
1.侍从的官。《南齐书。卷五十一。张欣泰传》:「卿不乐为武职驱使,当处卿以清贯。」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入侍冕旒。」
2.敬称他人的籍贯。《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传上。钟嵘传》:「臣愚谓军官是素族士人,自有清贯,而因斯受爵,一宜削除,以惩侥竞。」
《國語辭典》:玉趾  拼音:yù zhǐ
1.尊称他人的脚步。《国语。吴语》:「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句践,而又宥赦之。」《聊斋志异。卷一二。二班》:「先生,余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
2.如白玉般的脚。南朝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裾开见玉趾,衫薄映凝肤。」
《國語辭典》:尊长(尊長)  拼音:zūn zhǎng
对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的敬称。《礼记。少仪》:「尊长于己踰等,不敢问其年。」《抱朴子。外篇。自叙》:「或为尊长所逼问,辞不获已。」
《國語辭典》:丰采  拼音:fēng cǎi
誉称他人的姿态仪容。《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