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节授(節授)
谓按时节授予。《汉书·魏相传》:“明王谨於尊天,慎于养人,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时,节授民事。” 颜师古 注:“各依其节而授以事。”
《漢語大詞典》:童子郎
汉 魏 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后汉书·左雄传:“ 汝南 谢廉 、 河 南 赵建 年始十二,各能通经, 雄 并奏拜童子郎。”后汉书·臧洪传:“ 洪 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 李贤 注:“ 汉 法,孝廉试经者为郎。 洪 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 朗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
《漢語大詞典》:赐鱼(賜魚)
唐 代帝王给五品以上官员授予鱼符。以为信物。 五代 、 宋 亦有赐鱼之制。新唐书·车服志:“ 高宗 给五品以上随身鱼银袋,以防召命之诈,出内必合之。三品以上金饰袋。 垂拱 中,都督、刺史始赐鱼。”
《漢語大詞典》:会士
由一般教徒组成的许多兄弟会会员,他们须作苦修和善行,这类兄弟会盛行于十三至十六世纪,通常以会员所穿会服命名。例如:蓝衣会士。
一种法国大学授予一个经过严格的竞争考试及格,因而有资格被任命为国立中学的最高教学职位的教师或大学某个系科的教师
《漢語大詞典》:赋职(賦職)
授予职事。国语·晋语四:“公属百官,赋职任功。” 韦昭 注:“赋,役也。授职事。” 唐 权德舆 《绛州刺史李公神道碑铭》:“赋职任功,名声章明。”
分類:授予职事
《漢語大詞典》:授读(授讀)
(1).授予学业,教读。《清朝野史大观·清朝史料二·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凡词臣奉旨在 弘德殿 毓庆宫 授读者曰帝师。”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三幕:“臣奉太后之命,每日进宫为皇上授读。”
(2).承受学业。授,通“ 受 ”。 清 吴敏树 《业师两先生传》:“先生竟世为童蒙师。自吾诸叔父诸长兄幼时,皆从授读。”
《漢語大詞典》:授器
授予名位。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
分類:授予名位
《漢語大詞典》:叙绩(敍績)
按劳绩授予官职。北史·李彪传:“詔曰: 彪 虽宿非清第,代闕华资,然识性严聪……兼优吏职,载宣朝美,若不赏庸敍绩,将何以劝奬勤能?特迁祕书令。”
《漢語大詞典》:诞授(誕授)
谓上天给予;上天授予。诞,语助词。 晋 刘琨 《劝进表》:“诞授钦明,服膺聪哲。”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公之生也,诞授命世,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
《漢語大詞典》:板授
(1).指诸王大臣权授下属官职。别于帝王诏敕任命。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元年:“ 绍 ( 袁绍 )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 胡三省 注:“时 卓 挟天子, 绍 等罔攸禀命,故权宜板授官号。”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板天子:“ 晋 乱,国璽没,胡人号 晋 诸帝为白板天子。白板,如今板授之官,无詔敕也。”
(2).指授予高龄老人荣誉职衔。北史·隋纪下·炀帝:“高年之老,加其板授,并依别条,赐以粟帛。”通典·职官十五:“ 太极 元年初,令老人年九十以上板授下州刺史,朱衣执象笏。”
《漢語大詞典》:叙爵
按功劳大小授予不同爵位。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车驾亲率羣司,躬行古礼焉”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载 三国 魏 华歆 表:“臣闻励俗宣化,莫先於表善,班禄敍爵,莫美於显能。”
《漢語大詞典》:封刀
(1).谓授予使者诛杀大权。犹如俗称“尚方宝剑”,常以黄绫封裹,故称。旧唐书·第五琦传:“ 进明 ( 贺兰进明 )未有战功, 玄宗 大怒,遣中使封刀促之,曰:‘收地不得,即斩 进明 之首。’”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禄山 反,使 蔡希德 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
(2).将刀封裹,意谓停止杀戮。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越二日入曰:‘兵封刀,行且去,郎活矣!’” 叶圣陶 《金耳环》:“ 席占魁 听熟又想惯了的‘破城明取,三天封刀’的话,不绝地在他脑中闪现。”
《漢語大詞典》:施爵
授予爵位。《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臣闻量能授官,则职无废事;因劳施爵,则贤愚得宜。”
分類:授予爵位
《国语辞典》:授旗  拼音:shòu qí
在团队出发前,授与代表队的旗帜。多含授予任务及权责之意。如:「授旗典礼」。
《漢語大詞典》:美授
谓授予美职。北齐书·皮景和传:“ 景和 於武职之中,兼长吏事,又性识均平,故频有美授。”
分類: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