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呕哕(嘔噦)
(1).呕吐。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鸠摩罗什:“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噦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巖杰 遽饮酒一器,凭栏呕噦;须臾,即席还 肇 令曰:‘凭栏一吐,已觉空喉。’”《西游记》第七三回:“须臾,药味入腹,便就一齐呕噦,遂吐出毒味,得了性命。” 鲁迅 《华盖集·我的“籍”和“系”》:“如果收得的是吞吞吐吐的不知道算什么,则使我感到将要呕哕似的恶心。”
(2).形容痛苦的情状。 宋 苏洵 《上余青州书》:“达者安於逸乐而习为高岸之节,顾视四海饥寒穷困之士,莫不嚬蹙呕噦而不乐。”
《國語辭典》:奸情(姦情)  拼音:jiān qíng
1.通奸的情事。《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为神》:「甚么阿舅常常来楼上坐,必有奸情之事。」
2.恶念。三国魏。曹囧〈六代论〉:「奸情散于胸怀,逆谋消于唇吻。」
《漢語大詞典》:逆状(逆狀)
叛逆的情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年号别称:“至 正德 十四年, 寧王 宸濠 反,初欲改元 顺德 ,为 李士实 力諫乃止,称己卯年,则逆状昭然,未几而败。”
分類:叛逆情状
《漢語大詞典》:景祥
(1).大的祥瑞。 晋 傅玄 《晋天地郊明堂歌》:“於赫大 晋 ,膺天景祥。宣兹重光,我皇受命。”
(2).景象,情状。《武王伐纣平话》卷中:“三日前甲申日,见此景祥, 姬昌 眼跳耳热,心神不安。”
《国语辞典》:病况(病况)  拼音:bìng kuàng
病情状况。如:「令堂最近病况如何?」
《國語辭典》:惨状(慘狀)  拼音:cǎn zhuàng
悲惨的情景。如:「当年火灾现场的惨状,迄今令人难以忘怀。」
《漢語大詞典》:模状(模狀)
(1).犹规矩。《公羊传·定公五年》“ 越 者能以其名通也” 何休 注“ 越 治国有状” 唐 徐彦 疏:“此状谓模状也。模状犹规矩。”
(2).对事物情状或声音的描绘。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按 坡 诗有《以涵星研赠范纯夫侍讲》《风月石屏赠子功中书》,共二首。诗中模状与此研实合。”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叔叔,你打与我个模状儿。[正末唱]则他生的短矮也那蠢岔身材。”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我打个模状儿説,可不道有一半儿朦朧倒有一半儿切。”
《漢語大詞典》:条状(條狀)
列举情状。汉书·于定国传:“恶吏负贼,妄意良民,至亡辜死……今丞相、御史将欲何施以塞此咎?悉意条状,陈朕过失。”
《漢語大詞典》:消光
通过正交尼科耳棱镜的偏振光观察时晶体变暗的情状
消减纱线或织物的光亮;特指在粘胶纺丝液中加涂料
《国语辞典》:盘面(盘面)  拼音:pán miàn
股票术语。股市中指交易行情显示板上的行情状况。如:「今天股市各类股齐开红盘,到了十点钟,盘面行情全部上扬。」
《國語辭典》:告状(告狀)  拼音:gào zhuàng
1.诉说事件的状况。《魏书。卷一五。昭成子孙列传。秦王翰》:「遂留闻召,恐发,踰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
2.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红楼梦》第一五回:「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那张家急了,只得著人上京来寻门路。」
3.向某人的尊长或上级投诉某人的罪行。如:「他受到欺负,却因惧怕报复而不敢告状。」
《漢語大詞典》:味况
情味和情状。 夏衍 《长途》:“我想象了一下他们今天所过的一种如何味况的新年。”
分類:情味情状
《漢語大詞典》:奸态(姦態)
亦作“奸态”。 诈伪的情状。汉书·李寻传:“ 贺良 等反道惑众,姦态当穷竟。” 汉 蔡邕 《故太尉乔公庙碑》:“巫自託以 舜 命约公,云不得谴,公觉其奸态,收考首伏,即日伏辜。”
分類:诈伪情状
《漢語大詞典》:起毛
(1).物品表面因受到摩擦而显得不光滑。
(2).恼火。形容因不高兴而将要发作的情状。 老舍 《二马》第四段:“他们一忙,隔壁那家古玩铺的掌柜的有点起毛。”
(3).织物整理工序之一。也叫拉毛或刮绒。
《漢語大詞典》:描模
亦作“ 描摸 ”。亦作“ 描摹 ”。 用图画或语言、文字等表现出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等。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犹之传神,面目易描写,容止气象难描模。” 宋 周密 《杏花天·昭君》词:“丹青自是难描摸,不是当时画错。”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二:“﹝ 王抃 ﹞晚作《筹边楼传奇》,一褒一贬,字挟风霜,于 维州 一案,描摹情状,可泣鬼神。” 季新 《红楼梦新梦》:“此书描摹 中国 之家庭,穷影尽相,足与二十四史方驾。” 何其芳 《老人》:“他正在用宏亮的语声和手势描摹着一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