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故态(故態)
(1).老脾气;旧日或平素的举止神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光 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 君房 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諛顺旨要领絶。’ 霸 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宋 叶适 《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公由此坐废,即復具野航,出没圩圲如其故态,不少介吝。”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 高宗 李治 都屡次地告戒他,但不改故态。”
(2).泛指从前的状况。 宋 陆游 《跋〈花间集〉之二》:“会有倚声作词者,本欲酒间易晓,颇摆落故态,适与六朝跌宕意气差近,此集所载是也。”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五:“这段故事的时期,大概在 中华民国 八九年到十一二年之间,到现在我写这个故事,一切局面已经不是前几年的故态。”
《漢語大詞典》:条件(條件)
(1).逐条逐件。北史·郎基传:“州郡因循,失於请讞,致密纲久施,得罪者众。遂条件申臺省,仍以情量事科处,自非极刑,一皆决放。”旧唐书·代宗纪:“其 京兆府 长安 、 万年 宜各减丞一员,尉两员,餘县各减丞、尉一员。餘委吏部条件处分。”
(2).指逐条逐件写成的文字。 宋 苏辙 《论差役五事状》:“臣前所谓疏略差误,其事有五,谨具条件如左。”
(3).为某事而提出的要求或标准。 唐 陆贽 《奉天改元大赦制》:“内外官有冗员及百司有不急之费,委中书门下即商量条件,停减闻奏。”朱子语类卷六九:“忠信进德,修辞立诚居业,工夫之条件也。” 曹禺 《雷雨》第二幕:“我就是要问问董事长,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4).指影响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矛盾着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
(5).指状况。如:他身体条件很好。如:这个工厂条件好,工人多,设备也完全。
《漢語大詞典》:境况
状况。常指经济方面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 黎 府上的境况也不好,去了可以省了一口人吃饭。”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然而境况总是不佳,债是年年积起来了。”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章:“但是目前的境况,不容许他作任何解释,就连发布命令,也只能是简洁的,迅速的。”
《漢語大詞典》:变化(變化)
(1).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孔颖达 疏:“变,谓后来改前;以渐移改,谓之变也。化,谓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为化。” 汉 贾谊 《鵩鸟赋》:“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宋 戴复古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诗之四:“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艾青 《帐篷》诗:“任凭风吹雨打,我们爱自己的家,它是这样锐敏,反映祖国的变化。”
(2).佛教语。谓转换旧形,无而忽有。《坛经·忏悔品》:“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漢語大詞典》:世路
(1).人世间的道路。指人们一生处世行事的历程。后汉书·张衡传:“吾子性德体道,篤信安仁,约己博蓺,无坚不钻,以思世路,斯何远矣!” 唐 杜甫 《春归》诗:“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宁调元 《燕京杂诗》之五:“人情叶叶都如此,世路悠悠古所难。”
(2).指宦途。后汉书·崔骃传:“子苟欲勉我以世路,不知其跌而失吾之度也。”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但权臣女謁,方布列於要津;野性疎才,恐不宜於世路,为之奈何?”
(3).犹世道,指社会状况。晋书·庾珉传:“初, 洛阳 之未陷也, 珉 为侍中,直于省内,谓同僚 许遐 曰:‘世路如此,祸难将及,吾当死乎此屋耳!’”周书·黎景熙传:“﹝ 景熙 ﹞客於 潁川 ,以世路未清,欲优游卒岁。”南史·隐逸传下·阮孝绪:“ 陈郡 袁峻 谓曰:‘往者天地闭,贤人隐。今世路已清,而子犹遁,可乎?’”
(4).世情;世事。 唐 张乔 《赠头陀僧》诗:“已知世路皆虚幻,不觉空门是寂寥。”红楼梦第四八回:“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出不得门,干不得事,今年关在家里,明年还是这个样儿。”
(5).世俗。红楼梦第一一五回:“不意视弟为蠢物,所以将世路的话来酬应。”
《漢語大詞典》:起居
(1).举动;行动。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 郑玄 注:“起居,犹举事动作。”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明 冯梦龙 《楚江情·不将献谗》:“凡百事要来报取,报知,吾当饶汝,若还不报时,鞭笞受楚,仔细隄防相公起居。”
(2).指饮食寝兴等一切日常生活状况。汉书·哀帝纪:“臣愿且得留国邸,旦夕奉问起居。” 宋 叶适 《戴少望书》:“日来伏惟起居佳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使家人往邀 王 , 王 欣然来。筵间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琐事甚悉。”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三章:“男女在一块起居,他早已习惯。”
(3).专指睡觉与起身。管子·形势:“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体累,而寿命损。”汉书·卜式传:“ 式 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輒去,毋令败羣。’”
(4).起立与蹲下,指操练动作。六韬·教战:“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挥之变法。”汉书·晁错传:“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
(5).居址;住地。汉书·赵广汉传:“宗族宾客谋欲篡取, 广汉 尽知其计议主客起居。” 颜师古 注:“起居谓居止之处。” 明 冯梦龙 《酒家佣·卜肆奇逢》:“相觅已三年了,到此问卜,偶遇 王兄 ,询知起居,实出万幸,今欲请公子到寒家暂住几时。”
(6).见“ 起居注 ”。
(7).见“ 起居舍人 ”。
(8).问安;问好。 唐 杜甫 《奉送蜀州诗》:“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仇兆鳌 注:“后汉·岑彭传:大长秋以朔望问太夫人起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怪公方卧疾,何以出行,急近前起居。公与语良久。”
(9).指每五日群臣随宰相入见皇帝。其制始于 后唐 明宗 。 宋 代沿袭之。新五代史·杂传·李琪:“ 明宗 初即位,乃詔群臣,五日一随宰相入见内殿,谓之起居。”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四年:“詔御史臺每遇起居日,令百僚转对。”参阅宋史·礼志十九
(10).起来;起身。晋书·宣帝纪:“帝( 司马懿 )知 汉 运方微,不欲屈节 曹氏 ,辞以风痹,不能起居。” 唐 元稹 《遣病》诗之六:“在家非不病,有病心亦安。起居甥侄扶,药饵兄嫂看。”
(11).指大便。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王 曰:‘何谓粪种?’左右曰:‘盛夏之时,人食生瓜,起居道傍,子復生。’”
《漢語大詞典》:起居注
(1).皇帝的言行录。两 汉 时由宫内修撰, 魏 晋 以后设官专修。 唐 宋 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 元 明 以后趋于简单。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太后﹞自撰《显宗起居注》,削去兄 防 参医药事。”旧唐书·经籍志上:“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五曰起居注,以纪人君言动。”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生作牀下出介]:‘若有史官在旁,也该载入起居注了。’”亦省称“ 起居 ”。宋书·志序:“今以 班固 、 马彪 二志, 晋 宋 《起居》,凡诸记註,悉加推讨,随条辨析,使悉该详。”
(2).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 魏 晋 及 南北朝 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 北魏 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 隋 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 唐 宋 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 元 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 明 初曾专设起居注。 清 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
《漢語大詞典》:起居舍人
职官名。主修《起居注》。 隋 置, 唐 宋 沿置之。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 煬帝 以为古有内史、外史,今既有著作,宜立起居。遂置起居舍人二员,职隶中书省。”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起居舍人 韦綬 ,以心疾废。”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八回:“﹝ 竇建德 ﹞授 魏徵 起居舍人。”亦省称“ 起居 ”。 宋 秦观 《送钱秀才序》:“ 节 , 吴越 文穆王 之苗裔,翰林之孙,起居之子,倜儻好事,有父祖风云。”
分類:职官官名
《漢語大詞典》:形势(形勢)
亦作“ 形埶 ”。
(1).形态;形体。文子·自然:“夫物有胜,唯道无胜,所以无胜者,以其无常形势也。” 唐 贾耽 《赋虞书歌》:“众书之中 虞 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 怀素 只攻 颠 ,岂类 张芝 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水浒传》第一一一回:“ 焦山 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 山里寺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肘痈》“势小为癤势大痈”注:“形势小者为癤毒,形势大者为痈。”
(2).局势;情况。文子·上德:“质的张而矢射集,林木茂而斧斤入,非或召之也,形势之所致。” 唐 元稹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公既为刺史子,又多才,好读书,识理乱形势。” 元 邓玉宾 《粉蝶儿·红绣鞋》套曲:“陪着笑频哀告,镇着色下风雹,比这砍柴的形势恶。” 赵树理 《三里湾》二九:“实际上她的头脑还很清楚,能考虑到当前的形势是否对自己有利。”
(3).指趋势。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伸了脚想踏住,然而什么也踹不到,连忙一舒臂揪住了山峰,这才没有再向下滑的形势。”
(4).指文章的格局。 宋 秦观 《谢王学士书》:“凡方册所载,简牘所存,不见则已,苟有见焉,未尝不熟诵其文,精覈其义,纵观其形势而私掇其精华。”
(5).势力;力量。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厉 幽 之后,王室缺,侯伯彊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纯,形势弱也。” 宋 曾巩 《契丹》:“ 宋 兴, 太祖 明经纶之体,尊择用将帅……所属任皆天下之材,委任专而听断明,豪杰之士得尽其智力以赴功。故养士少而形势强。”
(6).权势,权位。荀子·正论:“爵列尊,贡禄厚,形埶胜。” 杨倞 注:“形埶,谓埶位也。”
(7).引申指权贵。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於公卿之门,奔走於形势之途。” 宋 范仲淹 《范公墓志铭》:“初公为 洛阳 主簿,实典廪纳,而邑多权要,公必先细民而后形势。” 清 彭绍升 《陈和叔传》:“﹝ 陈和叔 ﹞不肯趋避形势、揣摩风气为巧言。”
(8).气势;声势。 宋 苏洵 《审敌》:“兵法曰:词卑者进也,词强者退也。今 匈奴 之君臣莫不张形势以夸我,此其志不欲战明矣。” 蒋光慈 《田野的风》四五:“‘知道了。’囚犯们这样齐声地回答着,仿佛如听了军令一般的形势。”
(9).地理状况;地势。荀子·强国:“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烦:“是以聚米为穀,贼虏之虚实可知,画地成图,山川之形势之易悉。” 清 程嗣立 《送边秀才入成都》诗:“向西形势参天出,稽古名流爱 蜀 行。” 杨朔 《万丈高楼平地起》:“1959年初夏,我来到海峡,爬上一座高山,想了望了望海山的形势。”
(10).险要之地。南齐书·刘善明传:“ 淮南 近畿,国之形势,自非亲贤,不使居之。” 宋 陈亮 《中兴论》:“精间谍以得虏人之情,据形势以动中原之心。”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且又无名位之可以号召、形势之可以固守。”
(11).指地形险要。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公以 剑门 形势之地,当分权以制内外。” 清 沈葆桢 《察看海口船坞大概情形疏》:“自 闽安 而上, 洋屿 、 罗星塔 、 乌龙江 、 林浦 皆形势之区。”
(12).军阵;阵势。汉书·艺文志:“形势者,靁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上命诸将按兵不战,示以形势。”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洪钟》:“舟中, 朝京 与客奕, 钟 在旁諦观久之,悟其形势,导父累胜。”
《漢語大詞典》:仍是
还是要,尽管发生了以前的事或以前考虑过还是要。例如:仍是重要的人物。
形式、条件、状况、数量继续不变。例如:这个条约五十年仍是有效。
《漢語大詞典》:神气(神氣)
(1).神妙灵异之气。礼记·孔子闲居:“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孔颖达 疏:“神气,谓神妙之气。”史记·封禅书:“ 长安 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絻焉。”
(2).指道家所谓存养于人体内的精纯元气。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郭象 注:“夫德充於内则神满於外。”《淮南子·要略》:“言至精而不原人之神气,则不知养生之机。”云笈七籤卷十三:“致令六腑神气衰,百骸九窍不灵圣。”原注:“神气不凝於丹田之中,灵光不照於藏府之内。”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读子二:“道家只为一己,只要神气常存。”
(3).精神气息。 汉 仲长统 《昌言下》:“和神气,惩思虑,避风湿,节饮食,适嗜欲,此寿考之方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悍马﹞数日而神气一小变,踰月而大变。志性如君子,步骤如俊乂,嘶如龙,顾如凤,乃天下之骏乘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海石:“﹝狐属﹞吸人神气以为灵,最利人死。”
(4).指神志。太平广记卷四二八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越客:“羣婢渐以汤饮灌之,即能微微入口。久之,神气安集,俄復开目。”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 曹 神气恍惚,若有所凭。”红楼梦第九七回:“见 黛玉 颜色如雪,并无一点血色,神气昏沉,气息微细。”
(5).神情,神态。《后汉书·蔡邕传》:“和液畅兮神气寧,情志泊兮心亭亭。”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仰慕 严 郑 ,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勉 ﹞神气沮丧,徒有汗淫。” 老舍 《二马》第四段四:“﹝ 老马 ﹞看出儿子的神气不对,可想不起怎样安慰他。”
(6).指事物的状态、状况。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九:“适逢其会有好几盏马灯的洋油都点尽了,灯光幽幽地快要熄的神气。”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洗过了脸,我方走出房门,看看天气阴阴的像要落雨的神气,一切皆很黯淡。”
(7).风格气韵。 南朝 梁 何逊 《答江革联句不成》诗:“日余乏文干,逢君善草札,工拙既不同,神气何由拔。” 宋 姜夔 续书谱·总论:“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 北宋 院本画,用笔工緻,傅色明釅,规模神气,逼似 唐 人。”
(8).神采焕发;有生气。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杜甫 ﹞《禹庙》诗:‘云气生虚壁, 江 声走白沙。’一‘生’字、‘走’字,古庙顿有神气。” 宋 吴幵 优古堂诗话:“使九门之外,有非常之客;北闕之下,有神气之宾。” 巴金 《大镜子》:“但是我的书房里偏偏留着那面大镜子,每次走过它前面,我就看到自己那副‘尊容’,既不神气,又无派头,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真是生成劳碌命。”
(9).得意;傲慢。 茅盾 《色盲》三:“他抡开右手的五个指头很神气地向空间作了个捞捕的姿势。” 赵树理 《三里湾·还得参加支部会》:“ 范登高 已经没有那么‘神气’了,便带着一点乞求的口气说:‘可是你也得叫我说话呀!’”
《漢語大詞典》:打破
(1).使物体破坏、损伤。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养鸡:“瀹鸡子法:打破,泻沸汤中,浮出,即掠取。”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二折:“天色暄热,打破了我这脚,我慢慢的行波。”《水浒传》第八回:“ 林冲 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 茅盾 《子夜》五:“他们嘴里说替工人谋利益,实在是打破了工人饭碗。”
(2).谓击溃敌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 江 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军自败曰败,打破人军曰败(原注:补败反)。”
(3).指突破原有的例规、习惯、状况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然世之作伪假真者,往往窃持敬之名,盖不肖之实……识者病之,至有効前辈打破一敬字以为訕侮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你説谁见了钱不要的?而且大众都是这样,你一箇人却独标高洁起来,那些人的弊端,岂不都叫你打破了。”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刚才那种男女之间的拘谨状态,已经被这位天真活泼的姑娘给打破了。”如:打破常规;打破纪录;打破沉默。
《漢語大詞典》:点破(點破)
(1).玷污;损毁。 宋 范成大骖鸾录:“余不佞,题五十六字於溪上……诗既出, 零陵 人大以为妄,谓余不合点破渠乡曲古蹟。”
(2).道破,点穿。 元 耶律楚材 《和贾抟霄韵》之一:“祖师点破新关捩,且指人心教外传。”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若説你不是谎话,等我一桩桩的点破了给你听。”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不用我点破,谁都猜着这是 昆明 了。”
(3).改窜损坏。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妾身 王昭君 ,自从选入宫中,被 毛延寿 将美人图点破,送入冷宫。”
(4).改变原来的状况。 宋 石孝友 《减字木兰花·赠何藻》词:“小小新荷,点破清光景趣多。”
《漢語大詞典》:景象
亦作“ 景像 ”。
(1).犹迹象。
(2).形状,形象。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 羌 人云 爰剑 初藏穴中, 秦 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
(3).景色;现象;状况。《敦煌变文集·八相变》:“今晨殿下散闷闲游,驾幸南门,见何景像?” 唐 郑谷 《中年》诗:“漠漠 秦 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晴云 、 暖雪 两个丫头,一力劝主母在前楼去看看街坊景象。” 秦牧 《艺海拾贝·“果王”的美号》:“在世界文学史上,在 中国 文学史上,我们看到的是群峰屹立的景象。”
《漢語大詞典》:时代(時代)
(1).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宋书·礼志一:“况 三国 鼎峙,歷 晋 至 宋 ,时代移改,各随事立。”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好时代、朝野多欢,徧九陌、太平簫鼓。”《〈艾青诗选〉自序八》:“我所经历的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时代。”
(2).犹世代,代代。 唐 高适 《酬马八效古见赠》诗:“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3).指个人生命中的某个时期。 丁玲 《团聚》一:“这在他的少壮时代和他的性格上都是不能容忍的,他也无声的宽容着她。”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在作孩子的时代,原本也不是个全不知自重的小孩子。”
《漢語大詞典》:啖蔗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顾长康 噉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后以“噉蔗”形容初时乏味而以后渐入佳境的状况。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初味犹噉蔗,遂通斯建瓴。”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宋玘》之四:“美似狂酲初噉蔗,快如衰病得观涛。” 孙中山 《〈民权初步〉自序》:“若以习练演试而治此书,则将如噉蔗渐入佳境,一旦贯通,则会议之妙用,可全然领略矣!”
(2).形容乏味。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屠赤水文:“率意师心,託之自然;迺如噉蔗,都无回味。”
《漢語大詞典》:嘉靖
(1).谓以美好的教化安定平服。书·无逸:“﹝ 高宗 ﹞不敢荒寧,嘉靖 殷 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 蔡沉 集传:“嘉,美;靖,安也。嘉靖者,礼乐教化,蔚然於安居乐业之中也……嘉靖者,和之达於政。”
(2).称安定美好的社会状况。 明 李开先 《述隐·赠康对山》套曲:“万年景运逢嘉靖,九夷仰德来朝贡,四海高歌乐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