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99,分320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水德
德本
重德
坤德
菲德
德声
德文
德全
正德
执德
见德
见德
德器
贵德
美德
《漢語大詞典》:水德
古代阴阳家称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谓以水而德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汉书·郊祀志上:“今 秦 变 周 ,水德之时。昔 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
《漢語大詞典》:德本
道德的根本。古代以孝为德本。 汉 班固 《典引》:“体行德本,正性也。”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 唐 玄宗 注:“人之行,莫大於孝,故为德本。”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其有不植德本,难入顿门。”
《漢語大詞典》:重德
(1).大德;厚德。亦指大德之人。汉书·车千秋传:“ 千秋 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 唐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物情须重德,时论在明公。”宋史·向敏中传:“居大任三十年,时以重德目之。”
(2).以品德为重。 汉 阮瑀《吊伯夷文》:“东海让国,西山食薇,重德轻身,隐景潜暉。”
分類:大德品德
《國語辭典》:坤德  拼音:kūn dé
妇德,尤指后妃之德。汉。李尤 漏刻铭:「昔在先圣,配天垂则。仰釐七曜,俯顺坤德。」也作「内德」。
分類:皇后功德
《漢語大詞典》:坤载(坤載)
(1).谓大地能负载万物。易·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孔颖达 疏:“以其广厚,故能载物。”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夫结而为山,融而为谷,设险阻於地理,资守距於国都,足以表坤载之无疆,示神州之大壮者也。”
(2).谓帝后功德博厚,如地之载育万物。 宋 王安石 《慰太皇太后表》:“伏惟太皇太后功在帝图,德齐坤载。” 宋 秦观 《代贺太后生辰表》:“恭以皇太后德符坤载,位正母仪。”参见“ 坤 ”。
《漢語大詞典》:菲德
薄德。常用为自谦之词。梁书·武帝纪中:“朕以菲德,君此兆民。” 明 陆采 《怀香记·青琐相窥》:“深惭菲德,繆望长生。”
分類:自谦
《漢語大詞典》:德声(德聲)
(1).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文选·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 李善 注:“德声,谓 太祖 令德之声也。”隋书·百官志下:“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摄 大冶县 ,慕其德声,不言而化。”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武虚谷:“﹝ 武虚谷 ﹞任 山东 博山县 县令,有德声。”
(2).指美好的声誉。 晋 张华 《励志诗》之七:“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僧锺:“帝以 钟 有德声,敕令酬对,往復移时,言无失厝。”
(3).合乎仁德的言谈。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诲余以义,復我以诚。终日以语,无非德声。”
《国语辞典》:德文  拼音:dé wén
德语的书面语。如:「他的德文造诣很高。」
《漢語大詞典》:德全
德行完备。庄子·天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 成玄英 疏:“言执持道者则德行无亏,德全者则形不亏损,形全者则精神专一。”
分類:德行完备
《國語辭典》:正德  拼音:zhèng dé
1.端正德行。《书经。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
2.年号:(1)明朝武宗的年号(西元1506~1521)。(2)宋朝时西夏崇宗的年号(西元1127~1134)。
《漢語大詞典》:执德(執德)
固守仁德;遵守道德规范。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篤。”汉书·成帝纪:“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姊独于其间遭离荼苦,执德秉节数十年,其亦可谓君子之女。”
《漢語大詞典》:见德(見德)
显现恩德。书·立政:“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 孔颖达 疏:“见其圣德於民。”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处比户可封之世,难於售恩;当民穷财尽之秋,易於见德。”
分類:显现恩德
《漢語大詞典》:见德(見德)
(1).受到恩德;感恩。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民不见德而唯戮是闻,其何后之有?”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江夏太守河内赵仲让》:“君子之仕,行其道也。民未见德,唯诈是闻。”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臣之子愚,谓 知古 见德必容其非。”
(2).恩遇自己。史记·苏秦列传:“初, 苏秦 之 燕 ,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徧报诸所尝见德者。”
《漢語大詞典》:德器
(1).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汉书·杜周传赞:“ 张汤 、 杜周 并起文墨小吏,致位三公,列於酷吏,而俱有良子,德器自过,爵位尊显。” 宋 叶适 《李仲举墓志铭》:“有子曰 源 ,字 深之 ,材艺德器如其父。”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然其德器浑厚,神明廉静。”
(2).指有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的人。 清 唐甄 潜书·思愤:“伟於貌者,人敬之;美於度者,人爱之;辨於言者,人服之。是三者,未必为德器也,适足以蔑人而自足。”
《國語辭典》:贵德(貴德)  拼音:guì dé
1.以德为贵。《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2.显贵而有德望的人。晋。孙绰 情人碧玉歌二首之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3.县名。位于青海省西宁县西南,北界湟中县,东连循化县,东南接同仁县,西、北临黄河。物产以毛皮为大宗。
《國語辭典》:美德  拼音:měi dé
优美的德性。《史记。卷二三。礼书》:「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魏书。卷五○。尉元传》:「若不屈从高谟,复何以成其美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