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98,分320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淑德
惭德
颂德
元德
公德
失德
休德
德馨
知德
知德
常德
德宇
德薄
德水
玄德
《國語辭典》:淑德  拼音:shú dé
优秀的德行。《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昔齐太公以淑德累世,为周氏太师,盖予之所监也。」
分類:美德
《國語辭典》:惭德(慚德)  拼音:cán dé
德行有缺陷、不圆满。《书经。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唐。李白 与贾少公书:「方之二子,实有惭德,徒尘忝幕府,终无能为。」
分類:言行缺失
《漢語大詞典》:颂德(頌德)
歌颂功德。汉书·郊祀志上:“而遂除车道,上自 泰山 阳。至颠,立石颂德,明其得封也。” 唐 李峤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
《漢語大詞典》:元德
大德。书·酒诰:“兹亦惟天若元德,永不忘在王家。” 孔 传:“亦惟天顺其大德而佑之。”国语·楚语上:“ 尧 有 丹朱 , 舜 有 商均 ……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姦子。”
分類:大德
《國語辭典》:公德  拼音:gōng dé
关于公共性的道德准则与行为,关乎社会集体的共同伦理关系,有时必须自愿地牺牲部分私人的利益,以达成较高层次的集体共同利益,也是现代社会身体规训的对象。具体行为如不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不制造噪音、不侵占与毁损公物等。
《國語辭典》:失德  拼音:shī dé
过失、罪过。《左传。桓公二年》:「官之失德,宠赂章也。」《三国演义》第三回:「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
《漢語大詞典》:休德
美德。国语·齐语:“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 韦昭 注:“休,美也。”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夫拯民於沉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夷,继 周氏 之絶业,天子之亟务也。” 北周 王褒 《上庸公陆腾勒功碑》:“是知 周 卫 设险,所务非山川河岳作固,所宝惟休德。” 明 宋濂 《寅斋后记》:“公精白一心,上承休德,夙兴夜寐,敬畏弗懈。”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七年:“朕以凉昧,嗣承六圣休德鸿绪,今兹禋礼,奠币上帝。”
分類:美德
《漢語大詞典》:德馨
德行馨香。语出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汉 张衡 《东京赋》:“鄙夫寡识,而今而后,乃知大 汉 之德馨,咸在於此。” 清 张尔歧 《蒿庵闲话》卷一:“斯民和乐之气,即为德馨。” 唐 刘禹锡 《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分類:德行馨香
《漢語大詞典》:知德
才智与德行。 章炳麟 《訄书·订孔》:“﹝ 孔丘 ﹞下比 孟軻 ,博习故事则贤,而知德少歉矣。”
分類:才智德行
《國語辭典》:知德  拼音:zhī dé
1.懂得修养品德。《论语。卫灵公》:「子曰:『由,知德者鲜矣。』」《文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2.懂得感谢别人的恩德。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遭磨障套。三煞〉:「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
《漢語大詞典》:常德
谓始终不变的品德。《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復归於婴儿。”案: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常德”作“恒德”。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宋 叶适 《宋邹乡墓志铭》:“盖性有乐地,身有常德,质合道,器合仁,不教而自至也。”
《國語辭典》:德宇  拼音:dé yǔ
气度。《国语。晋语四》:「今君之德宇,何不宽裕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山涛以下,魏舒以上」句下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济有人伦鉴诚,其雅俗是非,少有优润。见湛,叹服其德宇。」
《漢語大詞典》:德薄
德行浅薄。易·繫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礼记·祭统:“其德薄者,其志轻。” 唐 韩愈 《鳄鱼文》:“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 江 汉 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 楚 越 。”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 修 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清 吴定 《答鲍生桂星书》:“乡者僕方穉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 洛 、 闽 、 鲁 、 邹 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
分類:德行浅薄
《漢語大詞典》:德水
(1). 黄河 的别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更名 河 曰 德水 ,以为水德之始。”史记·封禅书:“ 秦始皇 既并天下而帝,或曰:‘……昔 秦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於是 秦 更名 河 曰 德水 。”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昔 岱山 徙号, 重华 著其受终; 德水 移名, 秦 人表其嘉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贺圣欢》:“四海皇风被,千年 德水 清。”
(2).佛教语。谓功德水。 南朝 梁简文帝 《奉阿育王寺钱启》:“难遇者乃 如来 真形舍利,照景蜜瓶,浮光德水。”参见“ 八功德水 ”。
《國語辭典》:八功德水  拼音:bā gōng dé shuǐ
1.西方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池及须弥山、七金山的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八功德谓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后不伤肠。《俱舍论》卷一一:「妙高为初,轮围最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
2.河川名:(1)在云南省宾川县鸡足山巅。(2)在南京钟山。
《國語辭典》:玄德  拼音:xuán dé
1.高深、幽潜的德性。《书经。舜典》:「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
2.天地玄妙之理。《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托玄德,长无衰。」《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3.佛教上指玄妙的功德。
4.三国蜀刘备的字。参见「刘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