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朱火
居里
穴处
溪友
水居
禅居
散居
龙穴
闺阃
安泊
毳幕
穷庐
乡居
水处
户籍
《漢語大詞典》:朱火
(1).红色的火焰。 晋 傅玄 《天郊飨神歌》:“藴朱火,燎芳薪。紫烟游,冠青云。” 元 钱惟善 《题广微天师升龙图》诗:“朱火腾空超碧落,翠鳞垂水捲沧溟。”
(2).特指烛火,灯火。文选·傅毅〈舞赋〉:“朱火曄其延起兮,燿华屋而熺洞房。” 吕向 注:“朱火,烛也。”《文选·王微〈杂诗〉》:“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 吕延济 注:“朱火,灯也。” 宋 钱惟演 《南朝》诗:“舴艋凌波朱火度,觚稜拂汉紫烟微。”
(3).指夏天;暑气。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三:“闲卧观物化,悠悠念群生。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五:“五月炎光朱火盛,阳焰烧阴幽响絶。”
(4).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汉武帝内传:“后造 朱火 丹陵 ,食灵瓜,味甚好。”
《國語辭典》:居里  拼音:jū lǐ
1.人名。(Pierre Curie,西元1859~1906)法国物理学家。与其兄共同发现晶体的压电现象。又发现铁磁性在某温度(今称居里温度)以上消失。后与夫人共同发现钋及镭,二人与贝克勒合得西元一九○三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也译作「居礼」。
2.量词。物理学上计算放射性强度的单位。为英语curie的音译。一定量放射性物质中每秒有三点七个原子发生衰变,称为「一居里」。相当于一公克镭的放射性强度。符号为Ci。
分類:居住乡里
《漢語大詞典》:穴处(穴處)
(1).居住山洞。《楚辞·天问》:“厥严不奉,帝何求?伏匿穴处,爰何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 晋 潘岳 《离合》诗:“佃渔始化,人民穴处。”
(2).指某些穴居的兽和虫。《汉书·翼奉传》:“知日蚀地震之效昭然可明,犹巢居知风,穴处知雨,亦不足多,适所习耳。” 颜师古 注:“巢居,乌鹊之属也。穴处,狐貍之类也。”《文选·张华〈情诗〉之二》:“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吕向 注:“巢居鸟也,穴处虫也。”
(3).比喻知识短浅。后汉书·隗嚣传:“而王之将吏,羣居穴处之徒,人人扺掌,欲为不善之计。” 李贤 注:“穴处言所识不远也。”
《漢語大詞典》:溪友
指居住溪边寄情山水的朋友。 宋 黄庭坚 《和答子瞻》:“故园溪友膾腹腴,远包春茗问何如。” 宋 陆游 《小舟晚归》诗:“扶病寻溪友,忘忧泛钓槎。” 元 洪希文 《仙邑馆所归溪行书触目》诗:“杏花深处酒堪赊,来访渔翁溪友家。”
《國語辭典》:水居  拼音:shuǐ jū
1.居于水乡。《战国策。赵策二》:「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
2.生长于水中的鳞介类。《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水居者腥,肉玃者臊。」汉。高诱。注:「水居者,川禽鱼鳖之属,故其臭腥也。」
《漢語大詞典》:禅居(禪居)
僧人居住之所。指寺院。 隋 江总 《修心赋》:“邇迺野开灵塔,地筑禪居。”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悲梵室之未宏,悼禪居之犹褊。” 宋 苏轼 《白云居》诗:“禪居何所有,户牖白云分。” 金 刘仲尹 《西溪牡丹》诗:“我欲禪居浄餘习,湖滩枕石看游鱼。”
《國語辭典》:散居  拼音:sǎn jū
分散居住。如:「台湾北部丘陵区由于地形的缘故,较利于散居。」
《國語辭典》:龙穴(龍穴)  拼音:lóng xuè
术数用语。山的气脉所结,适宜筑墓穴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士君子惑于龙穴,沙水之说,自心里要想发达,不知已堕于大逆不道!」
《國語辭典》:闺阃(閨閫)  拼音:guī kǔn
1.古称女子所居住的内室。
2.借指女子。《新唐书。卷一一三。唐临传》:「虽郊祀天地,不参设,容得接闺阃哉?」
《國語辭典》:安泊  拼音:ān bó
息止、住宿。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大内前州桥东街巷》:「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四出》:「同途相识,一道共店安泊。」
《國語辭典》:毳幕  拼音:cuì mù
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韦韝毳幕,以禦风雨。」唐。王维 兵部起请露布文:「毡裘之长,思向风以无阶;毳幕之人,惟涂地而可获。」也称为「毳帐」。
《漢語大詞典》:穷庐(窮廬)
(1).古代游牧民族住的毡帐。亦指北方边区少数民族。《淮南子·齐俗训》:“譬若舟车、楯肆、穷庐,故有所宜也。” 明 无名氏 《精忠记·骄虏》:“日落穷庐暗,打辣酥满斟,醉酣。”《隋唐演义》第三五回:“到家乡只梦中,见君王只梦中,明日里捱到穷庐。料道今生怎得归往,情黯黯拨乱宫商……但愿和亲保太平,永享!”参见“ 穹庐 ”。
(2).贫贱者居住的屋。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叹穷庐,将復何及!”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诗:“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 宋 曾巩 《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國語辭典》:穹庐(穹廬)  拼音:qióng lú
1.蒙古人所住的毡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取其妻妻之。」北齐。无名氏〈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因匈奴多住穹庐,故以穹庐为匈奴的代称。《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唐。陈鸿《东城老父传》:「上皇北臣穹庐,东臣鸡林,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三岁一来会。」
《國語辭典》:乡居(鄉居)  拼音:xiāng jū
在乡下居住。如:「这段乡居岁月,充分纾解了我多年辛劳所累积的压力。」
《漢語大詞典》:水处(水處)
居住在水边或水中。管子·揆度:“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淮南子·齐俗训》:“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
《國語辭典》:户籍(戶籍)  拼音:hù jí
政府登记各户人数、职业、籍贯等的簿册。其中记载人民的姓名、出生别、出生年月日、本籍、行业职业、教育程度,及出生、死亡、结婚、离婚、收养、认领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