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盼盼茶茶
泛指妇女。 盼盼 ,原指 唐 名妓 关盼盼 ;茶茶, 金元 时对少女的美称。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春情》曲:“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参见“ 盼盼 ”。
《漢語大詞典》:盼盼
(1).急切盼望貌。 宋 文天祥 《议纠合两淮复兴》诗序:“予既遗书,盼盼焉望报。”
(2). 唐 代 徐州 妓 关盼盼 。 贞元 中, 张建封 纳为妾。 建封 死后,楼居十五年不嫁。后因 白居易 赠诗中有“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死不相随”之句,遂感愤不食而死。 清 汪立名 著《白香山年谱》,考定纳 盼盼 为妾者,非 建封 ,乃其子 愔 。《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小小 ( 苏小小 )真能謔, 盼盼 最解诗。”
《國語辭典》:青丝(青絲)  拼音:qīng sī
1.青绿色的丝绳。《乐府诗集。卷二十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宋。陈亮〈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词:「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2.黑色的头发。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红楼梦》第二一回:「平儿收拾贾琏在外的衣服铺盖,不承望枕套中抖出一绺青丝来。」
3.青梅等果物切成的细丝,用以点缀在食品上。
《漢語大詞典》:青丝白马(青絲白馬)
南朝 梁 普通 年间,“有童謡曰:‘青丝白马 寿阳 来。’”其后 侯景 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 寿春 进军 建康 。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唐 杜甫 《青丝》诗:“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 仇兆鳌 注:“此诗讽 僕固怀恩 也。首以 侯景 之乱,比其犯顺。”亦省作“ 青丝 ”。
《漢語大詞典》:夭桃
(1).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以“夭桃”称艳丽的桃花。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二:“蒲芽荇蔓自相依,躑躅夭桃开满枝。” 清 曹寅 《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东风澹荡摇晴烟,城西夭桃红欲然。” 许地山 《你为什么不来》:“在夭桃开透,浓荫欲成的时候,谁不想伴着他心爱的人出去游逛游逛呢?”
(2).喻少女容颜美丽。《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菩萨品》:“夭桃而乃越 姮娥 ,艷质而休夸 妲妃 。” 唐 崔珏 《有赠》诗之二:“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朱唇缀一颗夭桃,皓齿排两行碎玉。” 清 汪懋麟 《送树百给事使闽》诗:“ 吴越 富好女,双颊燃夭桃。”
(3).诗·周南·桃夭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句,后以“咏《夭桃》”表示求偶之意。 明 王錂 《春芜记·诉怨》:“若使俺有机会呵,直待要咏《夭桃》《摽梅》。”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怀春》:“咏《夭桃》虽则有时,叹‘匏瓜’终当无匹。”
《國語辭典》:天使  拼音:tiān shǐ
1.天帝的使者。《史记。卷四三。赵世家》:「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西游记》第三回:「我乃天差天使,有圣旨在,此请你大王上界,快快报知!」
2.旧称皇帝派遣的使臣。唐。刘禹锡〈谢赐冬衣表〉:「九月授衣,载驰天使。」《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正要收拾起兵,忽报有天使赍诏宣召。」
3.基督教称上帝的使者为「天使」。在西方的文学艺术中,其造形多为带翅的小孩或女子。
4.比喻可爱的小孩或女子。如:「张先生的千金是个乖巧听话的小天使。」
《國語辭典》:娘子  拼音:niáng zǐ
1.称谓。称妻子。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妇女曰娘》:「然都下自庶人妻以及大官之国夫人,皆曰娘子。」《儒林外史》第三回:「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2.泛称女子。唐。韩愈 祭周氏侄女文:「维年月日,十八叔叔母具时羞清酌之奠,祭于周氏二十娘子之灵。」《聊斋志异。卷七。邵女》:「若个娘子,何愁无王侯作贵客也!」
3.唐朝玉环获玄宗专宠,宫中号为「娘子」。见《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传上。杨贵妃传》。后为宫嫔、宫妃的泛称。宋。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二十二日,阁分大内娘子用小轿十馀乘,入东宫府议事。」
4.古时奴婢对女主人的称呼。唐。薛调《无双传》:「有青衣告仙客曰:『娘子适以亲情事言于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许也。」』」
《漢語大詞典》:青蛾
(1).青黛画的眉毛;美人的眉毛。 南朝 宋 刘铄 《白紵曲》:“佳人举袖辉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 唐 杜甫 《一百五日夜对月》诗:“仳离放红蕊,想象嚬青蛾。” 清 姚鼐 《送胡豫生之山西》诗:“緑尊满捧青蛾低,美人壮士各有思。”参见“ 黛眉 ”、“ 蛾眉 ”。
(2).借指少女、美人。 前蜀 韦庄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诗:“却愁宴罢青蛾散, 扬子江 头月半斜。” 宋 晏殊 《木兰花》词之七:“炉中百和添香兽,帘外青蛾回舞袖。” 宁调元 《无题集元人句》:“唤取青蛾对酒歌,思归无路欲如何。”
《漢語大詞典》:邻女(鄰女)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后以“邻女”指怀春的少女。 清 张问陶 《辛亥春日读班昭〈女诫〉有感》诗:“冷面铁錚錚,严妆傲邻女。”
分類:怀春少女
《國語辭典》:怀春(懷春)  拼音:huái chūn
语出《诗经。召南。野有死麇》:「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指春情发动,思及婚嫁。晋。陆机 演连珠五○首之三一:「幽居之女,非无怀春之情。」
《國語辭典》:玉童  拼音:yù tóng
1.道教中的仙童。唐。元稹〈会真诗三十韵〉:「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
2.年轻貌美的少女。宋。苏轼 菩萨蛮。玉童西迓浮丘伯词:「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
3.对小童仆的美称。唐。李商隐 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
《漢語大詞典》:红闺(紅閨)
(1).犹红楼。指少女所居之处。 唐 王諲 《后庭怨》诗:“君不见红闺少女端正时,夭夭桃李仙容姿。” 清 黄燮清 《长水竹枝词》之二七:“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
(2).指闺中女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 山尊 果以是科通籍入翰林。虽大魁让人,犹未满红闺期望。”
《漢語大詞典》:归妹(歸妹)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兑为少女,故谓妹,以嫁震男,故称“归妹”。易·归妹:“归妹,征凶,无悠利。” 王弼 注:“妹者,少女之称也。兑为少阴,震为长阳;少阴而乘长阳,説(悦)以动,嫁妹之象也。” 孔颖达 疏:“妇人谓嫁曰归,归妹犹言嫁妹也。” 清 钱谦益 《远山夫人四十初度颂》序:“教本公宫,占应归妹。”
(2).指女主。旧唐书·刑法志:“ 神龙 之后,后族干政。 景云 继立,归妹怙权。”
《漢語大詞典》:稚女
亦作“穉女”。 幼女;少女。 南朝 梁武帝 《采菱曲》:“河南稚女珠腕绳,金翠摇首红颜兴。”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呼集羣丑,不论妍媸而迭淫之,虽寡妇穉女亦不免。”
分類:少女
《國語辭典》:倩女  拼音:qiàn nǚ
美丽的女子。如:「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倩女,你要多加开导。」
分類:美丽少女
《國語辭典》:倩女离魂(倩女離魂)  拼音:qiàn nǚ lí hún
杂剧名。元郑光祖撰,内容演述张倩娘生魂离体,往觅其夫王文举的故事。又元赵公辅、明王骥德亦各有《倩女离魂》杂剧。
《國語辭典》:娇娥(嬌娥)  拼音:jiāo é
美人、美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绣户珠帘,时露娇娥半面。」
《漢語大詞典》:倩魂
少女的梦魂。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之九:“朔风吹散三月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词:“一片晕红疑著雨,晚风吹掠鬢云偏。倩魂销尽夕阳前。”
分類:少女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