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皇室  拼音:huáng shì
皇帝的家族。《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皇室多难,衅起戚藩。」
《漢語大詞典》:家牒
亦作“ 家谍 ”。 旧时家族世系的谱牒。 北周 宇文逌 《〈庾子山集〉序》:“舄奕氤氲,布在方策;国史家牒,世竝详焉。”一本作“ 谍 ”。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其失之者,则有父官令长,子秩丞郎,声不著於一乡,行无闻於十室,而乃叙其名位,一二无遗。此实家谍,非关国史。” 唐 元结 《自释》诗:“世业载家史,世系在家牒。” 明 宋濂 《故民匠提举司知事许府君墓志铭》:“家牒燬于兵,咸无所徵。”亦泛指家世。 宋 王禹偁 《一品孙郑昱》诗:“有客忽投刺,自称一品孙。……坐久问家谍,其族大且繁。”
《漢語大詞典》:破巢
破毁了的鸟巢。常用以比喻破灭的家族。《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融 有二子,年尚少,时方在家,对坐弈棋。左右急报曰:‘尊君被廷尉执去,将斩矣!二公子何不急避?’二子曰:‘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载此事作“覆巢”。 清 陈维嵩 《沁园春·桐川杨竹如刺史招饮剧演党人碑即席》词:“叹家世 膺 滂 ,破巢剩垒,丹青 褒 鄂 ,硬箭强弓。”
《漢語大詞典》:合门(合門,閤門)
全家;全家族。后汉书·陈蕃传:“﹝ 朱震 ﹞收葬 蕃 尸,匿其子 逸 於 甘陵 界中。事觉繫狱,合门桎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后人白 喜 谋叛,合门被诛。”魏书·高祖纪上:“一人为恶,殃及合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俄而其家人见室内坐一翁……合门大扰。”
閤門:1.古代宫殿的侧门。 唐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拜疏移閤门,为忠寧自谋?” 沈钦韩 注:“《六典》:‘ 宣政殿 之左曰 东上閤 ,右曰 西上閤 。’《事文类聚》:‘《续通典》:“ 天祐 二年勅: 东上 西上 閤门,制置各别。至于常事,则以 东上 居先。或大忌进名,遂用 西閤 为便。”知常日章奏於 东閤 门进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 会昌 中, 回 为刑部侍郎, 謩 为御史中丞,尝与次对,官三数人候对於閤门。”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今学士初拜,自 东华门 入,至 左承天门 下马;待詔、院吏自 左承天门 双引至閤门。此亦用 唐 故事也。” 清 唐孙华 《戏咏古事》:“閤门驱出后房空,一事无情事事同。”
(2). 宋 代负责官员朝参、宴饮、礼仪等事宜的机关。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閤职:“閤门,在和 寧门外 ,掌朝参、朝贺、上殿、到班、上官等仪范。有知閤、簿书、宣赞及閤门祗候、寄班等官。”一本作“阁门”。 宋 陈亮 《与徐彦才大谏书》:“伏见朝廷繇一閤门之官而迁一执政,公论沸腾。” 清 吴伟业 《吾谷行》:“便殿含毫题詔溼,閤门走马报花开。”
(3).指閤门使。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百官入殿门,閤门輒促之曰:‘那行。’”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刘贡父谑王汾:“ 王 使人询之閤门,乃是有旨。”参见“ 閤门使 ”。
《漢語大詞典》:开宗(開宗)
(1).开始建立一支父系家族。逸周书·文政:“ 管 蔡 开宗循王。” 孔晁 注:“二叔开其宗族,循 镐京 之政,言从化也。”
(2).开创某一教派或学派。 南朝 梁 沈约 《佛记序》:“开宗阐教,致之有渐。”
(3).指创立某一教派或学派的人。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方耕 、 申受 为此派之开宗; 定庵 、 默深 为此派之巨子。”
(4).犹开头。 清 俞樾 《古文疑义举例·寓名例》:“且辞义血脉,文连旨环,而开宗题其端绪,餘章广而成之,非一问一答之势也。”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 中国 ,和其馀那三个民族一样,在他开宗第一声歌里,便预告了他以后数千年间文学发展的路线。”
《漢語大詞典》:寒族
(1).寒微的家族。晋书·华谭传:“﹝ 华谭 ﹞又举寒族 周访 为孝廉。” 唐 杜荀鹤 《入关因别舍弟》诗:“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南史三·恩倖传:“ 六朝 人重门第,故寒族而登要路者,率以恩倖目之。”
(2).谦称自己的家族。儒林外史第五回:“ 严致和 道:‘恐怕寒族多话。’”
《漢語大詞典》:族系
家族的世系。通志·氏族五:“以族系为氏。”
《漢語大詞典》:异派(異派)
(1).不同的流派。文献通考·经籍十六:“ 鍇 兄 鉉 初承詔与 句中正 、 葛湍 、 王维恭 等详校説文,今三十卷内《繫传》往往错见,岂其家学同源果无异派歟?”
(2).指家族中的另支,另房。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 鶯鶯 者乃 崔鹏 之女,於 微之 为中表正,传奇所谓 郑氏 为异派之从母者也。”
分類:家族流派
《漢語大詞典》:收族
(1).谓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仪礼·丧服:“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絶。” 郑玄 注:“收族者,谓别亲疎,序昭穆。”《礼记·大传》:“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 陈澔 集说:“收,不离散也。宗道既尊,故族无离散。” 宋 王安石 《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清 曾国藩 《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 彭永思 ﹞自是山居二十载,养母教子,收族振贫。”
(2).收捕罪犯的家族。史记·李斯列传:“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一:“私剑揣其喉,赤车再收族。”
《漢語大詞典》:族灭(族滅)
谓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至则族灭其豪 穰氏 之属, 河内 道不拾遗。”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 説 又曰: 易之 以臣宗室,故託为党。然附 易之 ,有台辅之望;附 元忠 ,有族灭之势。” 宋 乐史 《广卓异记·三世为廷尉》:“ 雄 少时家贫,母葬之所封之地。不卜时日,巫言族灭,而 雄 子 訢 孙 恭 为廷尉。” 范文澜 《中国通史》绪言:“ 北魏 皇帝说 崔浩 谋叛,族灭 崔氏 ,并大杀士族,抑制了这个要求。”
《漢語大詞典》:家户
(1).每家每户,家家户户。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暴兵百万,动数十年,天下有生离之哀,家户怀怨旷之叹。”
(2).家族,部族。宋书·氐胡传:“十一月, 茂蔓 闻 定 败,将家户及 兴国 东征,欲移居 上邽 。”
《漢語大詞典》:祖家
同一祖先的家族。《水浒传》第三一回:“止有一个哥哥,又被嫂嫂不仁害了。甫能来到这里,又被人如此陷害。祖家亲戚都没了!”
《國語辭典》:小房  拼音:xiǎo fáng
1.小房间。宋。苏轼〈安国寺寻春〉诗:「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槛攲深红。」
2.对自己住屋的谦称。明。徐霖《绣襦记》第九出:「但小房陋狭,不足以容公子所处,安敢受惠?」
3.家族分支中幼子或庶出的一支。《唐语林。卷四。企羡》:「清河崔氏亦小房最著,崔程出清河小房也。」
《國語辭典》:败家(敗家)  拼音:bài jiā
耗尽家业。《明史。卷三○二。列女列传二。方氏列传》:「方氏,金华军士袁坚妻。坚嗜酒败家,卒殡城北濠上。」《红楼梦》第六八回:「干出这些没脸面,没王法,败家破业的营生。」
《漢語大詞典》:家福
家庭或家族的幸福。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晋书·沮渠蒙逊载记:“孤庶凭宗庙之灵,乾坤之祐,济否剥之运会,拯遗黎之荼蓼,上望扫清氛秽,下冀保寧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