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徒托空言(徒託空言)  拼音:tú tuō kōng yán
只说空话,但不实行。《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耳朵里吵吵闹闹,也有了两三年了,光景是徒托空言罢?」也作「徒托空言」、「徒陈空文」。
《漢語大詞典》:五一国际劳动节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流血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漢語大詞典》:乌孙公主(烏孫公主)
(1). 汉武帝 实行和亲睦邻政策,遣 江都王 之女 细君 为公主,远嫁 乌孙王 昆莫 ,世称 乌孙公主 。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
(2).黄鹄的别名。 伊世珍 《嫏嬛记》卷中引《采兰杂志》:“黄鵠……一名乌孙公主。”
《漢語大詞典》:条鞭法(條鞭法)
(1).即一条鞭法。 明 中叶以后的赋役制度, 清 代因之。续文献通考·职役二:“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输於官。一岁之役,官为僉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併为一条,皆计亩徵银,折办於官,故谓之一条鞭。”
(2).即一条鞭法。实行一条鞭法后所归并的各项赋役的总称。亦省称“ 条鞭 ”。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每年额派小麦、赤豆、白豆、大青、黄豆、库子三名,俱见条鞭下。”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本县各官柴、马、皂银,详条鞭下。”《清会典·户部》:“但刊列地丁应徵之数,俾民不惑,是为条鞭法,即 明 之一条鞭法也。”
《國語辭典》:统购(統購)  拼音:tǒng gòu
统一购买。如:「陈先生负责统购文具用品。」
《漢語大詞典》:统销(統銷)
国家对某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实行有计划的统一销售。
《漢語大詞典》:言听谋决(言聽謀決)
谓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 绎堂 制府以为能,言听谋决。”
《漢語大詞典》:移民并村
统治阶级为了便于统治所实行的集中居民,加强控制的一种政策。 黄知真 《闽北三年》:“移民并村也割不断群众对我们的支援。” 王愿坚 《党费》:“敌人看看整不了我们,竟使出了一个叫做‘移民并村’的绝着。”
《國語辭典》:现行犯(現行犯)  拼音:xiàn xíng fàn
《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在实施中或实施后即时被发觉者,为现行犯。若有被追呼为犯罪人者,或因持有凶器、赃物或其他物件,或于身体、衣服等处露有犯罪痕迹,显可疑为犯罪人者,也以现行犯论。
《國語辭典》:行之有效  拼音:xíng zhī yǒu xiào
方法或措施等实行后有成效。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六。玄鉴导引法》:「导引秘经,千有馀条,或以逆却未生之众病,或以攻治已结之笃疾,行之有效,非空言也。」
《漢語大詞典》:需役
实行,实践。庄子·大宗师:“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於謳,於謳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成玄英 疏:“需,须;役,行。勤行勿怠。” 陈鼓应 今注引 金谷治 曰:“需役,即实践。”
分類:实行实践
《漢語大詞典》:楔形攻势(楔形攻勢)
军事术语。是向敌方实行中央突破时所采取的攻击形式。即以强大的兵力兵器构成楔子般的队形,向敌方薄弱之处突击,穿破敌人阵地。
《国语辞典》:内阁总理(内阁总理)  拼音:nèi gé zǒng lǐ
实行内阁制度国家的行政首长。其任务为辅弼元首,总揽政务。也称为「阁揆」、「首相」、「总理」。
《国语辞典》:履中行善  拼音:lǚ zhōng xíng shàn
实行中正不偏的善道。汉。刘向《说苑。卷一九。脩文》:「彼舜以匹夫,积正合仁,履中行善,而卒以兴;纣以天子,好慢淫荒,刚厉暴贼,而卒以灭。」
《国语辞典》:绿色消费(绿色消费)  拼音:lǜ sè xiāo fèi
一种将产品循环使用的消费观念。配合资源回收的实行,在消费者方面,力行少买、少消费、少污染的作法,即使在必须使用的物品上,也选择可回收再生、低污染、省能源的产品。如:「绿色消费观不仅是全球的消费趋势,也是环保工作者追求的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