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68,分11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官舍
谏官
官府
千官
长官
周官
官军
居官
官职
史官
官人
差官
学官
从官
天官
《國語辭典》:官舍  拼音:guān shè
1.官吏办事的场所。《后汉书。卷二七。王良传》:「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
2.官吏所住的房舍。《史记。卷九三。卢绾传》:「豨常告归过赵,赵相周昌见豨宾客随之者千馀乘,邯郸官舍皆满。」唐。王维 酬郭给事诗:「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國語辭典》:谏官(諫官)  拼音:jiàn guān
职官名。专司谏诤之职的官吏。如御史、谏议大夫等。
《國語辭典》:官府  拼音:guān fǔ
1.官署的总称。《尉缭子。武议》:「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宋。柳宗元〈宋清传〉:「清居士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
2.长官。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我向这屏墙边侧耳偷睛觑,谁曾见这官府?」
《漢語大詞典》:千官
众多的官员。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 叶叶 《书壬子宫驼记后》诗:“千官春殿新朝礼,万寿桐棺故主尸。”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分類:众多官员
《國語辭典》:长官(長官)  拼音:zhǎng guān
1.上级官员。《管子。禁藏》:「吏不敢以长官威严危其命,民不以珠玉重宝犯其禁。」
2.官吏的泛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僧惊曰:『松滋李长官识否?』李君起,嚬蹙曰:『某先人也。』」
《国语辞典》:周官  拼音:zhōu guān
1.周礼的本名。参见「周礼」条。
2.《书经》中周书的篇名。《书经。周官。序》:「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汉。孔安国。传:「言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
《國語辭典》:官军(官軍)  拼音:guān jūn
政府的军队。《三国演义》第一回:「贼势浩大,官军望风披靡。」
《國語辭典》:居官  拼音:jū guān
当官、任官。《国语。鲁语上》:「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
《國語辭典》:官职(官職)  拼音:guān zhí
1.公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
2.官阶。《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个先见的,于原身官职,加升一级。」
《國語辭典》:史官  拼音:shǐ guān
古时负责整理、记载史实的专职官吏。《汉书。卷三○。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宋。钱公辅《义田记》:「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
《國語辭典》:官人  拼音:guān rén
1.授予官职。《书经。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2.有官位的人。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
3.官署的差役。《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朱全忠接盏饮罢,却回献那几个官人酒。」
4.对男子的敬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官人要下呵,俺这里有乾净店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适才这个官人,生得如何?」也作「官儿」。
5.妻子称呼丈夫,或对妇女称呼其夫。《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官人直恁负恩!甫能得官,便娶了二夫人。」也作「官儿」。
6.奴仆称自己的主人。《水浒传》第七回:「只见女使锦儿叫道:『官人,寻得我苦!却在这里!』」
《國語辭典》:差官  拼音:chāi guān
官府中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巡抚一个差官,同天长县的一个门斗,拿了一角文书来寻。」《荡寇志》第一六回:「那差官少不得要需索好看钱,各项开销。」
《國語辭典》:学官(學官)  拼音:xué guān
1.掌管教化的官职或官学教师。如汉代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设置的提学、学政、教授、学正、教谕等。《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公孙弘》:「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唐。张籍 书怀寄元郎中诗:「重作学官閒尽日,一离江坞病多年。」
2.学校的房舍,亦指学校。《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文翁》:「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國語辭典》:从官(從官)  拼音:zòng guān
侍从的官吏。《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三月,遂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汉书。卷九。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
《國語辭典》:天官  拼音:tiān guān
1.职官名。周代官制,以天官冢宰居首,总理治国大事,统御众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又唐代曾改吏部为天官,故亦用来称呼吏部尚书。《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原来唐时天官谪贬甚是消条,亲眷避忌,不十分肯与往来的。」
2.百官、众官。《文选。班固。东都赋》:「天官景从,寝威盛容。」
3.天上神仙居官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只见班部丛中闪出四位金冠朱黻的天官,各各手捧文册一卷。」
4.天文、天象。《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唐。司马贞。索隐:「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瑗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
5.耳、鼻、口、目、形体等和外界相接触的感觉器官。《荀子。天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
《國語辭典》:天官赐福(天官賜福)  拼音:tiān guān sì fú
1.俗传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时,天官下降,赐福人间。《通俗常言疏證。祸福。天官赐福》引〈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
2.戏曲剧目。叙述赐福天官奉玉帝旨意,与禄、寿二星及五路财神同往人间降福的故事。也称为「大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