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遣(發遣)  拼音:fā qiǎn
派遣。《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前蒙降诏,未曾发遣。」
《國語辭典》:差使  拼音:chāi shǐ
1.派遣。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能吹弹,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惯歌讴,好比人每日常差使。」《红楼梦》第三七回:「天天有四个,原预备里面差使的。」也作「差遣」。
2.原为旧时官场中临时委任的官职,后亦泛指事情、职务。《红楼梦》第五九回:「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著我们来照看,生恐有人蹧蹋,我又怕误了我的差使。」《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我刚才得了个好点的差使,忌妒的人很多,能不告诉宫保吗?」也作「差遣」、「差事」。
3.旧时称罪犯。如:「他奉命押这两个差使上路。」也作「差事」。
《國語辭典》:驱使(驅使)  拼音:qū shǐ
差遣、役使。《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张昭传》:「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三国演义》第四回:「若有驱使,即当奉命。」
《國語辭典》:指使  拼音:zhǐ shǐ
出主意叫人动手去做。《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刻却在我家!我家与他拿了去,就像是我家指使的。」
《國語辭典》:驱遣(驅遣)  拼音:qū qiǎn
1.赶开、赶走。如:「驱遣游民」。
2.差遣、驱使。如:「受人驱遣」。
3.安排、使用。如:「驱遣文字」。
《漢語大詞典》:遣差
犹差遣。 宋 王禹偁 《乞差官通摄谒庙大礼使表》:“顾筋力之不支,虑趋蹌之失度,輙伸悃愊,冀免遣差。” 明 冯梦龙 《楚江情·西楼言志》:“主命遣差,盖不繇己。” 清 洪升 《长生殿·进果》:“上命遣差不由己,算来名利怎如閒。”
分類:差遣
《漢語大詞典》:使遣
差遣。 老舍 《我这一辈子》二:“当徒弟的得晚睡早起,得听一切的指挥与使遣。”
分類:差遣
《漢語大詞典》:驱驭(驅馭)
(1).驱使;差遣。《陈书·文学传·杜之伟》:“皇历惟新,驱驭 轩 昊 ,记言记事,未易其人。” 清 焦循 《荒年杂诗》之三:“言去乞水浆,置儿卧此处。行者怜其孤,携归备驱驭。”
(2).控制,驾御。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王弼言有所自:“ 汉 赵过 始教人用牛耕……但 赵过 教人驱驭之法,耒耨之器为备善耳。”
《漢語大詞典》:策使
役使;差遣。百喻经·出家凡夫贪利养喻:“昔有国王,设於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洗净,不洗净者,驱令策使种种苦役。”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大君无为而百度自治,为首领者,亦以众员供其策使。”
分類:役使差遣
《國語辭典》:王事  拼音:wáng shì
1.国家的政事。特指朝聘、会盟、征伐等事。《易经。坤卦。六二。象曰》:「或从王事,无成有终。」《礼记。丧大记》:「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
2.官差。《诗经。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晋。王赞〈杂诗〉:「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國語辭典》:任使  拼音:rèn shǐ
1.任用。《左传。昭公六年》:「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战国策。燕策三》:「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2.任务。《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飞辞,乞淮南东路一重难任使,收复本路州郡,乘机渐进。」
《國語辭典》:差官  拼音:chāi guān
官府中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巡抚一个差官,同天长县的一个门斗,拿了一角文书来寻。」《荡寇志》第一六回:「那差官少不得要需索好看钱,各项开销。」
《國語辭典》:使令  拼音:shǐ lìng
1.使唤、差遣。《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臧岐一向在贵州做长随,贵州的山僻小路他都认得,其人颇可以供使令。」
2.仆人、随从。《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后官莫有进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一日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漢語大詞典》:王程
奉公命差遣的行程。 唐 岑参 《送江陵黎少府》诗:“王程不敢住,岂是爱 荆州 ?”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 珙 勃然作色曰:‘给事王程有限,不敢淹留。’俄而罢宴。” 清 宋琬 《舟中即事》诗之八:“鸟道王程速,猿啼乡信疎。”
《國語辭典》:材官  拼音:cái guān
1.区别事物的特性,而分别加以利用。《荀子。解蔽》:「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
2.勇健的武卒。一种秦汉时始设置的地方兵种。《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唐。陈鸿《东城老父传》:「父忠,长九尺,力能倒曳牛,以材官为中宫幕士。」
3.掌管土木、工匠等事的官署。《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太祖将受禅,材官荐易太极殿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