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郡寄
谓作郡太守。《宋史·黄洽传》:“ 艺祖 惩藩镇偏重之失,不欲兵民之权聚於一夫之手。今使主兵官兼郡寄,是合兵民权为一。” 宋 陆游 《会庆节贺表》之二:“兹膺郡寄,復在王畿。”
分類:太守
《漢語大詞典》:借寇
后汉书·寇恂传载 恂 曾为 颍川 太守,颇著政绩,后离任。 建武 七年 光武帝 南征 隗嚣 , 恂 从行至 颍川 ,百姓遮道谓 光武 曰:“愿从陛下復借 寇君 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何逊 《哭吴兴柳恽》诗:“霞区两借 寇 , 贪泉 一举巵。” 明 张居正 《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余不佞,谨述公治郡状,并致其借 寇 之意,敢以告於銓衡。”
《漢語大詞典》:左符
符契的左半。 汉 制,太守出任执左符,至州郡合右符为验。 宋 梅尧臣 《送棣州唐虞部》诗:“人持左符去,马逆北风行。” 宋 苏轼 《送吕昌明知嘉州》诗:“横空好在脩眉色,头白犹堪乞左符。”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 汉 太守之官,必得左符以出,至郡用以为验。盖右符先以留州,故令以左合右也。”
《國語辭典》:遨头(遨頭)  拼音:áo tóu
旧时四川人对太守的俗称。宋。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诗:「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阳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橘树千株。临死乃告知儿女,后家道殷足。见《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用以称柑橘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宋。王炎《双溪类槁。卷六。张德夫园亭八咏。橘渚》:「木奴欲献主人寿,一夜累累千颗黄。」
2.果实的通称。宋。谢薖《竹友集。卷七。次韵吴民载告别觅酒诗二首之二》:「嘉蔬实空甒,并遣木奴来。」
《國語辭典》:卧治(臥治)  拼音:wò zhì
比喻为政有方,不劳而治。参见「卧理淮阳」条。南朝梁。丘迟旦发鱼浦潭〉诗:「坐啸昔有委,卧治今可尚。」
《漢語大詞典》:乐职(樂職)
(1).乐于职守。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是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百官能治,臣下乐职,恩流羣生,润泽草木。”
(2).诗篇名。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 浮游先生 陈丘子 曰:‘所谓《中和》《乐职》《宣布》之诗, 益州 刺史之所作也。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德泽洪茂,黎庶和睦,天人并应,屡降瑞福,故作三篇之诗,以歌咏之也。’”后用为称颂太守之词。 唐 张九龄 《临泛东湖》诗:“郡庭日休暇,湖曲邀胜践。乐职在中和,灵心挹上善。” 宋 王楙 野客丛书·中和乐职诗:“今人颂太守治政,往往有中和乐职之语。”
《漢語大詞典》:卧辙(卧轍)
东汉 侯霸 为 淮阳 太守,征入都,百姓号哭遮使车,卧于辙中,乞留 霸 一年。见《后汉书·侯霸传》。后常用为挽留去职官吏的典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三年,解 丹阳 尹,领太子少傅,餘悉如故。掛服捐驹,前良取则;卧辙弃子,后予胥怨。”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解龟踰卧辙,遣骑觅扁舟。” 元 柯丹丘 《荆钗记·民戴》:“卧辙攀鞍无计策,离歌别酒众难忘。”
《漢語大詞典》:郡章
郡太守的印玺。借指郡太守。 唐 刘禹锡 《苏州谢上表》:“始从郎署,出领郡章。” 宋 秦观 《代贺皇太后受册表》:“臣谬通属籍,叨假郡章。”
分類:太守印玺
《漢語大詞典》:解榻
东汉 陈蕃 任 豫章 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只有 南州 高士 徐稺 来时特设一榻, 徐稺 走后即悬挂起来。又任 乐安 太守时,亦曾为郡人 周璆 “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又《陈蕃传》。后以“解榻”为热情接待宾客或礼贤下士之典。 唐 白居易 《叙法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好风迎解榻,美景待搴帷。” 宋 王禹偁 《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一日 潘生 与之偕行,惠然肯顾,因解榻以延之。” 清 归庄 《哭张十翰林四十六韵》:“开樽虽 北海 ,解榻必 南州 。”
《漢語大詞典》:大尹
(1). 春秋 、 战国 时 宋 官名。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 杜预 注:“大尹,近官有宠者。六卿因之以自通达於君。”战国策·宋策:“谓大尹曰:‘君日长矣,自知政,则公无事。公不如令 楚 贺君之孝,则君不夺太后之事矣,则公常用 宋 矣。’”
(2). 新莽 时称郡太守为大尹。汉书·王莽传中:“改郡太守曰大尹。”后汉书·刘盆子传:“ 赤眉 遂寇 东海 ,与 王莽 沂平 大尹战,败,死者数千人。”
(3).对府县行政长官的称呼。 唐 韩愈 《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铭》:“﹝ 董溪 ﹞选参军 京兆府 法曹,日伏阶下,与大尹争是非。大尹屡黜己见,岁中奏为司録参军。”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大尹看了,大怒道:‘帝輦之下,有这般贼人!’”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那 苏云 自小攻书,学业淹贯,二十四岁上,一举登科,殿试二甲,除授 浙江 金华府 兰溪县 大尹。”
《漢語大詞典》:徐孺子
即 东汉 徐稺 。 稺 字 孺子 , 陈蕃 为太守时,以礼请署功曹,既谒而退。 蕃 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又尝为太尉 黄琼 所辟,未就。及 琼 卒归葬, 稺 乃徒步往,设鸡酒祭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诗文中常用其事。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加 徐孺子 ,诗接 谢宣城 。”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感触之意遂见乎辞》诗:“儻有 徐孺子 ,隻鸡远奔从。”
《漢語大詞典》:尘榻(塵榻)
后汉书·徐稺传载, 陈蕃 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不至则灰尘积于榻。后因以“尘榻”为优礼宾客、贤士之典。 南朝 梁 沈约 《酬谢宣城朓卧疾》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尊。” 唐 元稹 《鄂州寓馆严涧宅》诗:“花枝满院空啼鸟,尘榻无人忆卧龙。” 宋 曾巩 《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掛尘榻空含情。”
《漢語大詞典》:来何暮(來何暮)
本为 东汉 蜀郡 百姓对太守 廉范 的颂辞,后用为赞扬地方官德政之典。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使邹君》诗:“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详“ 来暮 ”。
《漢語大詞典》:来暮(來暮)
后汉书·廉范传:“ 成都 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 叔度 , 廉范 字。后遂以“来暮”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辞。 唐 王勃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藩维克振,既参来暮之歌;邦国不空,自有康沂之相。” 宋 柳永 《永遇乐》词:“拥朱旛,喜色欢声,处处竞歌来暮。” 何启 胡礼垣 《曾论书復》:“《卿云》之歌,金天之颂,来暮之嘆,去思之碑,无当亦无谓也。”
《漢語大詞典》:铜鱼(銅魚)
(1).见“ 铜鱼符 ”。
(2).借指太守的官职。 唐 李嘉祐 《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自顾衰客累玉除,忽承优詔赴铜鱼。”
分類:太守官职
《漢語大詞典》:铜鱼符(銅魚符)
铜制的鱼形符信。古代官员用以证明身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 后周 世宗 显德 六年废除,但后世仍以“铜鱼符”、“铜符”作为郡县长官或官职的代称。隋书·高祖纪下:“丁亥,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铜鱼符。”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有大事,则出纳符节,辨其左右之异,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又以鲤鱼为符瑞,遂为铜鱼符珮之。”亦省作“ 铜符 ”、“ 铜鱼 ”。 唐 白居易 《自到郡斋仅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 唐 杜牧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罢太守铜鱼:“ 唐 制,太守交事皆合铜鱼为信, 周玄宗 显德 六年以除州自有制书,罢铜鱼不用。” 清 姚鼐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同年亦独居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之二:“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髮白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