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严配(嚴配)
谓祭天时以先祖配享。语本孝经·圣治:“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 南朝 梁 王屮《头陀寺碑文》:“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光表之功,弘启兴服。”《隋书·炀帝纪上》:“朕获奉祖宗,钦承景业,永惟严配,思隆大典。” 宋 王禹偁 《谢加上柱国表》:“今者伏遇皇帝陛下,躬修禋祀,严配祖宗,率由旧章。”
《國語辭典》:授时(授時)  拼音:shòu shí
敬记天时以授人,使不失农时。语本《书经。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犹如后世的颁行历书。《文选。张衡。东京赋》:「规天矩地,授时顺乡。」宋。苏轼〈谢赐历日诏书表〉:「授时赋政,亦郡守之常。」
《國語辭典》:冬令  拼音:dōng lìng
冬季。如:「每到十一月都会有冬令救济的活动,帮助那些贫苦无依的人。」
《國語辭典》:奉时(奉時)  拼音:fèng shí
遵奉天时。三国魏。嵇康 幽愤诗:「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南朝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
分類:遵循天时
《國語辭典》:天祥  拼音:tiān xiáng
地名。位于花莲县中部横贯公路上,峭壁悬崖风景秀丽,是观光游览胜地。
《國語辭典》:初伏  拼音:chū fú
夏季最热的前十天。参见「三伏」条。《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國語辭典》:三伏  拼音:sān fú
1.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分别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金瓶梅》第八回:「那时正值三伏天道,十分炎热。」《红楼梦》第六七回:「今年三伏里雨水少,这果子树上都有虫。」
2.三重伏兵。《旧唐书。卷一二一。仆固怀恩传》:「玚令高彦崇、浑日进、李光逸等设三伏以待之,贼半渡,伏发,合击而走之。」
《漢語大詞典》:尺木
(1).古人谓龙升天时所凭依的短小树木。 汉 王充 论衡·龙虚:“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当与卿共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问 慈 曰:‘……﹝卿﹞天下智士也,但所託未得其人。射钩斩袪,古人不嫌。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出教曰:‘龙欲腾翥,先阶尺木者也。’” 唐 刘禹锡 《薛公神道碑》:“文馆入仕,幽龙未光,尺木为阶,啾然欲翔。”或谓“尺木”是龙头上如博山形之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篇:“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2).比喻登仕的凭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苏参政简 登科时, 宋尚书 白 为南省主文;后七年, 宋 为翰林学士承旨,而 苏 相继入院,同为学士。 宋 尝赠诗云:‘昔日曾为尺木阶,今朝真是青云友。’”
《國語辭典》:瑶章(瑤章)  拼音:yáo zhāng
对他人书信的美称。如:「朋友已多年音讯杳茫,今日忽来瑶章,诉说近况。」
《漢語大詞典》:时交(時交)
天时的变换。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吾闻先生明於时交,察於道理,恐动而无功,故问其道。”
《漢語大詞典》:时利(時利)
(1).天时和地利。列子·天瑞:“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
(2).一时的功利;当时的功利。《后汉书·朱浮传》:“兼以私情容长,憎爱在职,皆竞张空虚,以要时利。” 唐 韩愈 《答孟郊》诗:“规模背时利,文字覻天巧。”
《漢語大詞典》:大纪(大紀)
(1).谓对天时的纪载。国语·晋语四:“且以辰出而以参入,皆 晋 祥也,而天之大纪也。” 韦昭 注:“所以大纪天时。”《汉书·律历志上》:“历者天地之大纪,上帝所为。”
(2).犹纲纪。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今若本三圣之用明,思显授之实理,推忠贤之暗权,论为国之大纪。”
(3).指对百姓基本情况的纪录。《南齐书·虞玩之传》:“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
《漢語大詞典》:告凶
预告凶兆。《诗·小雅·十月之交》:“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郑玄 笺:“告凶,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一说“告凶”为天时不顺之谓。见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卷二十。
《漢語大詞典》:时反(時反)
(1).谓天时转为对某人或某事有利。国语·越语下:“ 蠡 闻之,上帝不考,时反是守。” 韦昭 注:“言天未成 越 ,当守天时,天时反,乃可以动。”
(2).即时返回。 晋 王羲之 《东书堂帖》:“想佳卿以得速还,欲令今早去时反也。”
《國語辭典》:妖灾(妖災)  拼音:yāo zāi
反常的天时物象。《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也作「祅灾」。
《漢語大詞典》:绿简(緑簡)
绿章。旧时道士祈天时用青藤纸所写的表文。 唐 韦应物 《清都观答幼遐》诗:“粲然顾我笑,緑简发新章。” 宋 刘克庄 《紫泽观》诗:“祭星緑简亲书字,避客青衣密揜关。”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四折:“老奴感老相公视如己子……只是俺已登名緑简,落籍黄尘,要留也留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