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偃戈
(1).休兵。指太平。 唐 于鹄 《山塞》诗之一:“边人逢圣代,不见偃戈时。” 宋 陈彭年 《大宝箴》:“导之以德,民免婴罗;不懈於位,俗乃偃戈。”
(2).伏兵;埋伏。周书·文帝纪下:“命将士皆偃戈於葭芦中,闻鼓声而起。”
《漢語大詞典》:掩伏
埋伏;藏匿。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余授以旗鼓,命掩伏山侧,余遂趋贼垒。”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你可以掩伏在近旁,听我们说些什么话,但不许有人露面。”
分類:埋伏藏匿
《漢語大詞典》:伏埋
埋伏。 郭希仁 《从戎纪略》:“ 定三 见势不可支……与其弟 国宝 由署后越城逃佚。詎城下亦有伏埋,二人由城跳下,超过一小河。”
分類:埋伏
《國語辭典》:三伏  拼音:sān fú
1.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分别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金瓶梅》第八回:「那时正值三伏天道,十分炎热。」《红楼梦》第六七回:「今年三伏里雨水少,这果子树上都有虫。」
2.三重伏兵。《旧唐书。卷一二一。仆固怀恩传》:「玚令高彦崇、浑日进、李光逸等设三伏以待之,贼半渡,伏发,合击而走之。」
《國語辭典》:潜伏(潛伏)  拼音:qián fú
1.隐匿埋伏。《三国志。吴书。卷四七。吴主权传》:「冬十月,权以大兵潜伏于阜陵俟之,凌觉而走。」《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2.军事上的一种机密性行动。以秘密方式进入敌区后,居住该地区而不为他人所发觉或注意。
《国语辞典》:出草  拼音:chū cǎo
旧日台湾原住民埋伏于草丛中,捕杀入侵者或猎取他族的人头,再将人头去皮肉,置于髑髅架上,称为「出草」。此一行为象徵自卫、勇敢,并具有宗教意义。
《國語辭典》:伏莽  拼音:fú mǎng
本为军队藏匿草丛中,后世用以指隐伏的盗匪。《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
《國語辭典》:伏兵  拼音:fú bīng
暗中隐藏埋伏的军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操若来,诱之入城,四门放火,外设伏兵。」《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你等他回去之时,听炮响为号,伏兵齐起,上前掩杀。」
《國語辭典》:狙击(狙擊)  拼音:jū jí
埋伏在暗地里而伺机突击。《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國語辭典》:阴伏(陰伏)  拼音:yīn fú
1.阴私、秘密。《汉书。卷六六。杨敞传》:「又性刻害,好发人阴伏。」
2.暗中埋伏。《新唐书。卷一五五。马燧传》:「阴伏万人,将以掩燧。」
《國語辭典》:埋伏  拼音:mái fú
暗中躲藏著,等敌人到来后再起而攻击。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大夫!不知筵宴之间,怎生埋伏摆布?」《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像这等险恶所在,他们必有埋伏!」
《漢語大詞典》:伏戎
(1).埋伏军队或刺客。易·同人:“九三,伏戎於莽。” 孔颖达 疏:“伏潜兵戎於草莽之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僕谋伺其来,操兵入共击之……女谈笑如常,举手向 刘 曰:‘悉君心事,方将图效绵薄,何竟伏戎?’”
(2).指隐伏伺机以图作乱的武人。旧唐书·萧道孔纬等传赞:“如木斯蠹,自溃於中。抵巇侮乱,安责伏戎!”
《漢語大詞典》:伏弩
(1).埋伏弓箭手。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 大怒,伏弩射中 汉王 。”后汉书·袁绍传:“ 操 出行围, 配 伏弩射之,几中。”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孟良 ﹞由 大猛养 进 猛遮 ,土弁 刀召鈐 伏弩截杀。”
(2).隐蔽着的用机械发射的弓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尸穸:“按《汉旧仪》,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製有其机也。”
(3).泛指暗箭。明史·叶旺传:“率精骑数百挑战城下,中伏弩仆,为我兵所获。”
《漢語大詞典》:伏道
(1).暗道,隐秘的通道。《西游补》第七回:“未来世界中,又有一条伏道,通矇瞳世界。”
(2).指利用地形埋伏军队以袭击敌人的策略。 宋 苏洵 《权书上·攻守》:“大山峻谷,中盘絶径,潜师其间。不鸣金,不挝鼓,突出乎平川以衝敌人腹心者曰伏道。”
《漢語大詞典》:偃甲
(1).藏甲衣不用,谓停止战争。晋书·苻坚载记:“开山泽之利,公私共之,偃甲息兵,与境内休息。”
(2).指埋伏兵士。陈书·陆子隆传:“ 子隆 设伏於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 行师 至,腹背击之, 行师 大败,因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