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款塞  拼音:kuǎn sài
叩塞门。多指外族前来通好或投降。《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唐。卢群 淮西席上醉歌:「江河潜注息浪,蛮貊款塞无尘。」
《國語辭典》:馆伴(館伴)  拼音:guǎn bàn
1.接待外宾的官员。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一。故事。馆伴》:「蕃使入国门,则差馆伴使、副同在驿、趋朝、见辞、游宴。」
2.在使馆接待外宾。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高丽自太宗后,久不入贡。至元丰初,始遣使来朝,神宗以张诚一馆伴。」
《漢語大詞典》:塞尘(塞塵)
塞外的风尘。代指对外族的战事。 唐 韩愈 《烽火》诗:“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 宋 陆游 《北望》诗:“寧知墓木拱,不见塞尘清。” 宋 杨万里 《虞丞相挽词》之三:“但令元气壮,患不塞尘开。”
《國語辭典》:夷歌  拼音:yí gē
乡野的歌调。《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卉服满涂,夷歌成韵。」唐。杜甫 阁夜诗:「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國語辭典》:顺民(順民)  拼音:shùn mín
1.顺从民心。《文选。钟会。檄蜀文》:「应天顺民,受命践祚。」
2.顺天而无贪欲的人。《列子。杨朱》:「不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此之谓顺民也。」
3.屈服在异族侵略压迫之下的人民。如:「朱舜水因为不愿意做满清的顺民,所以亡命于日本。」
《漢語大詞典》:蕃落
(1).外族部落。蕃,通“ 番 ”。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述 道武 结婚蕃落,则曰:‘招携荒服,追慕 汉高 。’” 唐 刘言史 《赋蕃子牧马》诗:“蕃落多晴尘扰扰,天军猎到鸊鵜泉。”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建康 乾符坤络,世暌戎狄……非天堑之险艰于渡也,以性岐蕃落,渡之无适於用耳。”
(2).指外族人。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一西人到闕,随行蕃落,将不允出驛。”
《漢語大詞典》:蕃人
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通“ 番 ”。 唐 王建 《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唐 姚合 《穷边词》之二:“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明 茅大方 《送李曹公出镇西域》诗:“紫驼白马蕃人贡,赤黍黄羊 汉 卒屯。”
《漢語大詞典》:羯胡
魏书·石勒传:“其先 匈奴 别部,分散居於 上党 武乡 羯室 ,因号 羯胡 。”旧时用以泛称来自北方的外族。 唐 杜甫 《往在》诗:“前者厌羯胡,后来遭犬戎。” 清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驄马宜威临阵日,羯胡丧胆渡 江 时。”
《漢語大詞典》:蕃夷
旧时中原人对外族或异国人的统称。蕃,通“ 番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每元朔朝会,禁军御杖宿於殿庭……文武缨佩,蕃夷酋长皆序列。”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 汉 兴,立博士,置辟雍……蕃夷武卒,莫不受经。”
《國語辭典》:胡服  拼音:hú fú
北狄的服装。《史记。卷一一○。匈奴传》:「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
《漢語大詞典》:胡服骑射(胡服騎射)
战国 时, 赵武灵王 采用西方和北方民族的服饰,教人民学习骑射,史称“胡服骑射”。其制:上褶下袴,有貂蝉为饰的冠,金钩为饰的具带,足穿靴,便于骑射。此服通行后,其冠服带履之制,历代有变革。史记·赵世家:“﹝ 赵武灵王 谓 肥义 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参阅 王国维 《胡服考》
《國語辭典》:色目  拼音:sè mù
种类、名目。《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十二。德宗建中元年》:「改作两税法,比来新旧徵科色目,一切罢之。」《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个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國語辭典》:异服(異服)  拼音:yì fú
1.奇特怪异,不合礼制的服装。《礼记。王制》:「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2.异族的服饰。唐。柳宗元 柳州峒氓诗:「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國語辭典》:大酋  拼音:dà qiú
1.部落的领袖。《宋史。卷三三四。林广传》:「广发伏击之,蛮奔溃,斩阿汝及大酋二十八人。」
2.职官名。古代酒官之长。《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
《漢語大詞典》:秋战(秋戰)
(1).指秋季防御外族骚扰边境的战事。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诗:“春耕事秋战,戎马去封陲。”
(2).指秋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克昌:“逾年,秋战而捷, 周 益慰。”
《國語辭典》:胡言  拼音:hú yán
1.泛指西北和北方各民族的语言。《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亦曰佛陀,亦曰浮屠,皆胡言也。」也称为「胡语」。
2.毫无根据的乱说话。《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百姓越聚越多,信口胡言,势必要闹出事来。」也作「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