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8,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小人
人物
丞相
凤凰
公子
身世
门户
以下
非常
上书
豪杰
至尊
中心
胜地
贵贱
《國語辭典》:小人  拼音:xiǎo rén
1.形体较小的人。相对于巨人而言。
2.平民百姓。《书经。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易经。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自称的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小人附舟来的,是巡检邹圭,他也是老爷的旧吏,老爷问他,他备知端的。」
《國語辭典》:人物  拼音:rén wù
1.人和物。《汉书。卷一一。匡衡传》:「能尽人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会城却也人物富庶,房舍稠密。」
2.人。《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贻书》:「主人家道:『长官语音,不像江南人物。』王臣道:『实不相瞒,在下原是京师人氏。』」
3.人的仪表、气度。《三国演义》第六○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儒林外史》第二○回:「见那新娘子辛小姐,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人物又标致,嫁装又齐整。」
4.有品格、才干的杰出人才。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顾盐商道:『不但东西出的好,就是人物也出在我们徽州。』」
《國語辭典》:丞相  拼音:chéng xiàng
职官名。秦汉以后辅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员。多由一人担任,有时亦由二人或多人共同掌政。历代时设时废,或改易其名,明洪武十三年后不复设置。
《國語辭典》:凤凰(鳳凰)  拼音:fèng huáng
1.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为「凤」,雌的称为「凰」,为象徵祥瑞的鸟。也称为「丹鸟」、「火鸟」、「鶤鸡」。
2.县名。位于湖南省境之西,麻阳县西北,西南有凤凰山,旧为厅。
《國語辭典》:公子  拼音:gōng zǐ
1.古代称诸侯的孩子。《诗经。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2.尊称他人的孩子。《儒林外史》第八回:「这二位乃是娄中堂的公子。」
3.复姓。如春秋时鲁有公子牙。
4.古典小说戏曲里对世家子弟的尊称。如:「承蒙公子帮助,小弟万分感激。」
《國語辭典》:身世  拼音:shēn shì
1.人生的境遇。如:「他一生流浪四方,身世飘零。」
2.身分来历。如:「他的身世是个谜。」
《國語辭典》:门户(門戶)  拼音:mén hù
1.门。《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己》:「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其惟知反于己身者乎。」
2.家庭的地位。《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真个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红楼梦》第五一回:「宝玉道:『给他多少?』婆子道:『少了不好看,也得一两银子才是我们这门户的礼。』」
3.比喻出入必经的要地。如:「大沽口是平津的门户。」
4.比喻事物的机栝。《易经。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句下三国魏。韩康伯。注:「乾坤其易之门户。」《西游记》第二○回:「这一篇偈子,乃是玄奘法师悟彻了多心经,打开了门户。那长老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
5.派别、朋党。如:「门户之见」。
6.妓院。《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买良为娼,也是门户常事。」
7.武术上指架势。《水浒传》第九回:「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著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水浒传》第七四回:「当时燕青做一块儿蹲在右边。任原先在左边,立个门户。」
8.泛指门窗。《红楼梦》第一四回:「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
《國語辭典》:以下  拼音:yǐ xià
1.次序、位置、数目等在某一界限之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红楼梦》第六四回:「说到这里,觉得以下的话有些难说,连忙咽住。」
2.人的容貌、才华、地位等较为低劣。《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就中有引礼赞礼之人,叫做『傧相』,都不是以下人做。」
《國語辭典》:非常  拼音:fēi cháng
1.特别,异乎寻常。《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演《周易》。」
2.突来的祸患。《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國語辭典》:上书(上書)  拼音:shàng shū
1.用文字向上级陈述意见。《战国策。齐策一》:「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2.旧时师长向学生讲授新课。《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
《國語辭典》:豪杰(豪傑)  拼音:háo jié
才智出众的人。《孟子。尽心上》:「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与公孙瓒,亦当今豪杰。」
《國語辭典》:至尊  拼音:zhì zūn
1.天子。唐。张祜集灵台〉诗二首之二:「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三国演义》第五回:「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
2.最为尊贵。《荀子。儒效》:「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韩非子。爱臣》:「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久之至尊也。」
《漢語大詞典》:中心
犹称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随你左看右看,无不中心像意的。”
《國語辭典》:胜地(勝地)  拼音:shèng dì
1.以风景优美而著名的地方。唐。王勃〈滕王阁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儒林外史》第九回:「少年名士,豪门喜结丝萝;相府儒生,胜地广招俊杰。」
2.致胜的地形、位置。《管子。七法》:「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新唐书。卷一四八。王承元传》:「承元据胜地为鄣,置守兵千,诏号临汧城。」
《國語辭典》:贵贱(貴賤)  拼音:guì jiàn
1.物品的价位高低。《红楼梦》第四八回:「就是东西贵贱行情,他是知道的,自然色色问他。」
2.身分地位的高低。《三国演义》第五回:「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3.方言。指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的意思。如:「你别再多费唇舌了,贵贱我是不会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