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守器
(1).守护国家的重器。器,指象征君权的器物,如祭器、车服等。《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杜预 注:“名,爵号;器,车服。”
(2).指所守护的重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 郑 商。 宣子 謁诸 郑伯 , 子产 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3).封建时代太子主宗庙之器,因借指太子。《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赞》:“二象垂则,三星丽天。树嫡惟长,义匪求贤。方为守器,植命不延。”《南史·齐武帝诸子等传论》:“守器之重,邦家所冯,观 文惠 之在东储,固已有亏令德,向令负荷斯集,犹当集於祸败。”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然圣人千虑,失於知子,以正万国,轻易元良,废守器之长,立不才之庶。兆乱之萌,於是乎在。”《旧唐书·燕王忠传》:“且今之守器,素非皇嫡。”
(4).谓保持本来的器质。 三国 魏 嵇康 《四言》诗:“思友山林,抱朴山嵋,守器殉业,不能奋飞。”
(2).指所守护的重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 郑 商。 宣子 謁诸 郑伯 , 子产 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3).封建时代太子主宗庙之器,因借指太子。《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赞》:“二象垂则,三星丽天。树嫡惟长,义匪求贤。方为守器,植命不延。”《南史·齐武帝诸子等传论》:“守器之重,邦家所冯,观 文惠 之在东储,固已有亏令德,向令负荷斯集,犹当集於祸败。”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然圣人千虑,失於知子,以正万国,轻易元良,废守器之长,立不才之庶。兆乱之萌,於是乎在。”《旧唐书·燕王忠传》:“且今之守器,素非皇嫡。”
(4).谓保持本来的器质。 三国 魏 嵇康 《四言》诗:“思友山林,抱朴山嵋,守器殉业,不能奋飞。”
《漢語大詞典》:国将(國將)
《漢語大詞典》:四辅(四輔)
(1).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 贾谊 《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 秦 汉 间人的依托。至 王莽 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 明太祖 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2).国都附近的州郡。 唐 开元 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 同 、 华 、 岐 、 蒲 四州。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 宋 崇宁 间所置四辅郡,以 颍昌府 为南辅, 襄邑县 为东辅, 郑州 为西辅, 澶州 为北辅。见《宋史·徽宗纪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记·天官书》:“犯四辅,辅臣诛。” 司马贞 索隐:“四辅,房四星也。房以辅心,故曰四辅。”
(4).星名。指东蕃四星。《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亦曰四辅也。”
(5).星名。指极星旁的四星,亦称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曰帝之四邻,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去极星各四度。”
(2).国都附近的州郡。 唐 开元 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 同 、 华 、 岐 、 蒲 四州。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 宋 崇宁 间所置四辅郡,以 颍昌府 为南辅, 襄邑县 为东辅, 郑州 为西辅, 澶州 为北辅。见《宋史·徽宗纪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记·天官书》:“犯四辅,辅臣诛。” 司马贞 索隐:“四辅,房四星也。房以辅心,故曰四辅。”
(4).星名。指东蕃四星。《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亦曰四辅也。”
(5).星名。指极星旁的四星,亦称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曰帝之四邻,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去极星各四度。”
《漢語大詞典》:邦典
本指治理邦国的六典。后泛指国家法典。《周礼·秋官·大司寇》:“凡诸侯之狱讼,以邦典定之。” 郑玄 注:“邦典,六典也。” 唐 孙逖 《送赵评事摄御史监军岭南》诗:“议狱持邦典,临戎假宪威。”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讐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参见“ 六典 ”。
《漢語大詞典》:负海(負海)
(1).背靠大海。《战国策·齐策一》:“南有 韩 魏 ,负海之国也,地广人众,兵强士勇,虽有百 秦 ,将无奈我何!”《新唐书·忠义传中·贾循》:“地南负海,北属 长城 ,林埌岑翳,寇所蔽伏。” 明 归有光 《遗王都御史书》:“ 嘉定 负海,去郡治二百里所,往来以潮汐为候。”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者西方数省,外稍负海,而内有险阻之形势。”
(2).借指边远国家,蛮夷之地。《管子·霸言》:“大国小大有谋,彊弱有形。服近而彊远,王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折节事强以避罪,小国之形也。” 尹知章 注:“谓以蛮夷攻蛮夷。蛮夷负海以为固,故曰负海。”
(2).借指边远国家,蛮夷之地。《管子·霸言》:“大国小大有谋,彊弱有形。服近而彊远,王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折节事强以避罪,小国之形也。” 尹知章 注:“谓以蛮夷攻蛮夷。蛮夷负海以为固,故曰负海。”
《國語辭典》:内政(內政) 拼音:nèi zhèng
1.国家内部的政务。《管子。大臣》:「臣闻内政不修,外举事不济。」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自今以往,内政无出,外政无入,吾固戒子大夫敬受命矣!」
2.后宫内部的行政事务。《周礼。天官。女史》:「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诸王列传下。文帝诸子》:「时六宫无主,潘专总内政。」
3.家政,家内的事务。明。宋濂〈玉龙千户所管民司长官楼君墓志铭〉:「内政修举,无愧于妇道。」
4.妻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河北人事,多由内政,绮罗金翠,不可废阙。」
2.后宫内部的行政事务。《周礼。天官。女史》:「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诸王列传下。文帝诸子》:「时六宫无主,潘专总内政。」
3.家政,家内的事务。明。宋濂〈玉龙千户所管民司长官楼君墓志铭〉:「内政修举,无愧于妇道。」
4.妻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河北人事,多由内政,绮罗金翠,不可废阙。」
《漢語大詞典》:邑屋
(1).古代行政区域单位。《庄子·胠篋》:“闔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閭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 成玄英 疏:“《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四为邑。”
(2).引申指乡里。《隶释·汉广汉属国侯李翊碑》:“赫赫惟忠,属国 李侯 ,发迹邑屋,声冠方嵎。”
(3).邑里的房舍;村舍。《战国策·齐策四》:“愿得赐归,安行而返臣之邑屋。”《汉书·游侠传·郭解》:“居邑屋不见敬,是吾德不脩也,彼何辠!” 颜师古 注:“邑屋,犹今人言村舍、巷舍也。” 晋 陶潜 《还旧居》诗:“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宋史·天文志一》:“其间又有邑屋山林之蔽。”
(4).陵邑的房舍。指祠堂。《旧唐书·李吉甫传》:“臣以祠堂之设,礼典无文……昔 汉 章帝 时,欲为 光武 原陵 、 明帝 显节陵 各起邑屋, 东平王 苍 上疏言其不可。”
(5).引申为国家神器,政权。 宋 王安石 《九鼎》诗:“ 始皇 区区求不得,坐令神姦窥邑屋。”
(2).引申指乡里。《隶释·汉广汉属国侯李翊碑》:“赫赫惟忠,属国 李侯 ,发迹邑屋,声冠方嵎。”
(3).邑里的房舍;村舍。《战国策·齐策四》:“愿得赐归,安行而返臣之邑屋。”《汉书·游侠传·郭解》:“居邑屋不见敬,是吾德不脩也,彼何辠!” 颜师古 注:“邑屋,犹今人言村舍、巷舍也。” 晋 陶潜 《还旧居》诗:“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宋史·天文志一》:“其间又有邑屋山林之蔽。”
(4).陵邑的房舍。指祠堂。《旧唐书·李吉甫传》:“臣以祠堂之设,礼典无文……昔 汉 章帝 时,欲为 光武 原陵 、 明帝 显节陵 各起邑屋, 东平王 苍 上疏言其不可。”
(5).引申为国家神器,政权。 宋 王安石 《九鼎》诗:“ 始皇 区区求不得,坐令神姦窥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