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乾咳  拼音:gān ké
咳嗽而无痰唾,往往有声无力。也称为「乾嗽」。
《國語辭典》:喘咳  拼音:chuǎn ké
中医上指因痰盛而作喘且兼见咳嗽。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分類:气喘咳嗽
《漢語大詞典》:啌啌
(1).象声词。敲击声。 萧红 《牛车上》:“吃完了早饭,我就在门前喂猪,一边啌啌地敲着槽子,一边嗃唠嗃唠地叫着猪。”
(2).象声词。咳嗽声。 王西彦 《麻舅舅丢掉一只胳膊》:“于是他冷笑了一下,啌啌地干咳起来。”
《国语辞典》:皮肤肌炎(皮肤肌炎)  拼音:pí fū jī yán
非化脓性的肌肉炎症。初期轻微发烧、咳嗽,双脚明显消瘦,走路形状怪异,甚或淋巴腺肿胀,肝脾肿大,此病例较常发生在男孩身上。
《国语辞典》:痰热阻肺(痰热阻肺)  拼音:tán rè zǔ fèi
痰热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症。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呼吸急迫、胸闷等。
《国语辞典》:风热感冒(风热感冒)  拼音:fēng rè gǎn mào
因受到风热邪气而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微恶风寒、自汗、鼻塞无涕、咽喉肿痛、咳嗽、痰稠黄、口渴、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等,都称为「风热感冒」。
《国语辞典》:止咳  拼音:zhǐ ké
使咳嗽停止。如:「这种药既能止咳又能润嗓,你不妨试试!」
《国语辞典》:咳痰  拼音:kǎ tán
咳嗽而吐出痰来。
分类:咳嗽
《国语辞典》:腺病毒  拼音:xiàn bìng dú
环境中常见的致病原,大都经由接触(如触摸或握手)、咳嗽和打喷嚏的飞沫传染,以及接触带有腺病毒的物体或环境而遭到感染。腺病毒可引起广泛的疾病,如感冒、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结膜炎、膀胱炎、肠胃炎及脑膜炎等。
《国语辞典》:瓦斯枪(瓦斯枪)  拼音:wǎ sī qiāng
一种适用于远近距离射击的枪。所射出的瓦斯可使人昏迷、咳嗽、打喷嚏或流泪不止而失去抵抗能力。一般用以驱散群众、逮捕匪徒或镇压暴动等。
《漢語大詞典》:咳家
久患咳嗽的人。《医宗金鉴·痰饮咳嗽病脉证·泽泻汤》:“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注:“咳家,谓久咳之家也,咳家未可攻也。”
分類:咳嗽
《漢語大詞典》:七星草
金星草的别名。治小儿惊风、咳嗽、吐血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金星草﹝释名﹞引 苏颂 曰:“七星草,生 江州 山谷石上,叶如柳而长,作蔓延,长二三尺,其叶坚硬,背上有黄点如七星。”
《漢語大詞典》:磬欬
本指咳嗽。引申为谈笑。磬,通“ 謦 ”。 明 唐顺之 《与两湖书》:“僕未始不嘆兄之高明不可及,而亦每每惜兄有可以一变至道之力而仅用之於文也。虽然,此亦未有人焉,以反躬为己之説而磬欬於吾兄之侧耳。”参见“ 謦欬 ”。
分類:咳嗽谈笑
《國語辭典》:謦欬  拼音:qìng kài
1.谈笑。《庄子。徐无鬼》:「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2.咳嗽。《列子。黄帝》:「惠盎见宋康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
《漢語大詞典》:痨嗽(癆嗽)
患痨病而咳嗽。亦谓像痨病者那样咳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老儒则端坐石磴上,讲孟子 齐桓 晋文 之事一章……忽嗔目曰‘尚不解耶’,咯咯癆嗽仍不止。”
《漢語大詞典》:鸬鹚瘟(鸕鷀瘟)
中医病名。即百日咳。小儿易患,咳嗽不止,连作数十声,如物哽咽,欲吐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