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吞吐  拼音:tūn tǔ
1.呼气与吸气。即道家所说的吐纳。《抱朴子。内篇。极言》:「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
2.吞进和吐出。比喻出纳、隐现、聚散等变化。唐。卢仝〈月蚀〉诗:「奈何万里光,受此吞吐厄。」
3.言语不直截或含混不清。《聊斋志异。卷四。青梅》:「生方读,惊问所来;词涉吞吐。」
4.倾诉;谈吐。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难吞吐,没气路,短叹长吁。愁肠似火,雨泪如珠。」
《國語辭典》:吐纳(吐納)  拼音:tǔ nà
1.道家的修鍊术。从口中吐出恶浊之气,鼻吸入清新之气。《文选。嵇康。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生,使形神相亲,表里相济也。」
2.吐出与吸入。《文选。郭璞。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复,或夕或潮。」
3.发言,谈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春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
《國語辭典》:辞气(辭氣)  拼音:cí qì
言辞语气。《论语。泰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三国演义》第五回:「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
《漢語大詞典》:谈风(談風)
(1).谈锋。谈话的劲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那制军便留他在衙门里住着,闲了时,便和他谈天,他谈风却极好。”
(2).谈吐。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四:“于是两个人的谈风,很是投合,而所谈的又彼此都能了解。”
《漢語大詞典》:音吐
谈吐。南齐书·庾杲之传:“ 杲之 风范和润,善音吐。” 宋 叶适 《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 陈思诚 ﹞美仪观,音吐融畅。”
分類:音吐谈吐
《國語辭典》:口齿(口齒)  拼音:kǒu chǐ
1.口和齿。《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臣谨依仪氏羁,中帛氏口齿,谢氏唇鬐,丁氏身中,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
2.歌唱、说话、读书时的咬字发音。如:「口齿不清」。《红楼梦》第五四回:「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
3.言语、谈吐。指说话的本领。如:「口齿伶俐」。《红楼梦》第六八回:「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
4.牲口的年龄。
《國語辭典》:吐属(吐屬)  拼音:tǔ zhǔ
谈吐。《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老残也自悔失言,心中暗想看此吐属,一定是靓云无疑了。」
分類:作文谈吐
《國語辭典》:词韵(詞韻)  拼音:cí yùn
1.言谈的韵致。《南齐书。卷四一。周颙传》:「词韵如流,听者忘倦。」
2.填词时用以参考的韵书。以清道光年间戈载所著的词林正韵最为词家所遵用。
《漢語大詞典》:吐谈(吐談)
犹谈吐。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序平康巷陌诸曲:“其中诸妓,多能文词,善吐谈,亦评品人物,应对有度。”
分類:谈吐
《國語辭典》:辞吐(辭吐)  拼音:cí tǔ
言辞谈吐。《北史。卷一八。魏景穆十二王传下。任城王云传》:「及见,直往登床,捧手抗礼,王公先达莫不怪慑,而顺辞吐傲然,若无所睹。」
分類:谈吐
《國語辭典》:廉锷(廉鍔)  拼音:lián è
锋利的刀刃。比喻犀利的言辞。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封禅》:「义吐光芒,辞成廉锷。」
《漢語大詞典》:吐发(吐發)
(1).犹焕发。魏书·元澄传:“ 文明太后 引见 澄 ,诫厉之,顾谓中书令 李冲 曰:‘此儿风神吐发,德音闲婉,当为宗室领袖。’”
(2).犹谈吐。北史·元彧传:“ 彧 姿制闲裕,吐发流美。”
分類:谈吐焕发
《漢語大詞典》:謦唾
指谈吐。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出山》:“倘或趋朝上国,便假风尘之会,重沾謦唾之音。”
分類:谈吐
《漢語大詞典》:出词吐气(出詞吐氣)
犹谈吐。 宋 苏轼 《送水丘秀才序》:“ 水丘 仙夫 ,治六经百家説为歌诗,与 扬州 豪俊交游,头骨磽然,有古丈夫风。其出词吐气,亦往往惊世俗。”《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又问起家世, 钱青 一一对答,出词吐气,十分温雅。”
分類:谈吐
《漢語大詞典》:出言吐气(出言吐氣)
犹言谈吐。指说话。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魏公 ﹞与国夫人 卢氏 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 孙子 ,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水浒传》第一○三回:“ 王庆 听他两个人出言吐气,也猜着是 黄达 了,假意上前来劝,只一枷,望 黄达 膀上打去。” 明 李贽 《寒灯小话》:“你看他威仪礼貌,出言吐气,好不和美!”亦作“ 出言吐语 ”、“ 出言吐词 ”。《平山冷燕》第六回:“ 宋信 见 冷絳雪 出言吐语伶牙利齿,先有三分惧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戒浮泛》:“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雋雅雍容之度。”
分類:谈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