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帽  拼音:xiǎo mào
1.便帽。相对于礼帽、官帽而言。《新五代史。卷六三。十国世家。前蜀世家》:「蜀人富而喜遨,当王氏晚年,俗竞为小帽,仅覆其顶,俛首即堕。」
2.瓜皮帽的通称。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九。冠服》:「豫章漫抄曰:『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筒。』」
《漢語大詞典》:遁肥
亦作“遯肥”。 犹肥遯。语出易·遯:“上九:肥遯,无不利。”后指隐退。 宋 胡錡 《耕禄稿·拟犁春知犍为郡兼劝农使诰》:“尔刚木近仁,遯肥空谷,神光牛背,讹寝莫羈。” 陈衍 元诗纪事·洪德章:“ 洪吾圃 先生当 有宋 末运,不乐仕进,遯肥蓄识,以诗律自鸣。”
分類:后指隐退
《國語辭典》:庆祝(慶祝)  拼音:qìng zhù
对可喜、值得纪念的事表庆贺祝福。如:「庆祝双十国庆」。
《國語辭典》:散乐(散樂)  拼音:sǎn yuè
1.一种乐曲:(1)先秦的一种宫廷乐舞。专指六乐及小舞以外,由低级乐官所掌握的民间乐舞。《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汉。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2)南北朝后各种戏、乐的表演。《周书。卷七。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如是杂变,总名百戏。」
2.宋、元以后,称民间艺人或专业戏曲艺人为「散乐」。《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
《國語辭典》:中饱(中飽)  拼音:zhōng bǎo
官吏侵吞公款、压榨人民而获巨利。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君之国中饱。』……『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后泛指经手公款,以不正当的手段,从中牟利者。《明史。卷一七六。李贤传》:「卢中饱而不货,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國語辭典》:步伐  拼音:bù fā
步,军队行进;伐,以兵器击刺。「步伐」泛指队伍行进的脚步。《文明小史》第五六回:「行列十分整肃,步伐十分整齐。」
《國語辭典》:手民  拼音:shǒu mín
1.称雕版或排字的工人。清。汪昉〈两当轩集序〉:「亟为鸠工,集手民于厅事,自治馔具以供亿之,命其子执武朝夕监视,几及一年,剞劂完竣。」
2.木匠。宋。陶谷《清异录。卷上。手民》:「木匠总号运金之艺,又曰手民、手货。」
《国语辞典》:紾臂  拼音:zhěn bì
语本《孟子。告子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后指用力扭转手臂。宋。余靖〈和王子元中秋会饮〉诗:「高人洗耳让天下,下士紾臂争杯羹。」
《漢語大詞典》:策牍(策牘)
简策版牍。后指书写用的纸张。 宋 苏辙 《画学董生画山水屏风》诗:“策牘试篆隶,丹青写飞走。”
《漢語大詞典》:地体(地體)
(1).大地的形体。后指地球。 汉 王充 论衡·四讳:“西益宅何伤於地体,何害於宅神?”清史稿·天文志二:“西人谓地体浑圆,四面皆有人,冬夏互异,昼夜相反。”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假如《新青年》里,有一篇和别人辩地球方圆的文字,读者见了,怕一定要发怔。然而现今所辩,正和说地体不方相差无几。”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格里莱阿 说地体运动, 达尔文 说生物进化,当初何尝不或者几被宗教家烧死,或者大受保守者攻击呢。”
(2).犹地势。 南朝 陈 徐陵 《太极殿铭》序:“夫紫盖黄旗, 扬都 之王气长久;虎踞龙蟠, 金陵 之地体贞固。”
《漢語大詞典》:灵蔡(靈蔡)
卜卦用的大龟。蔡,本大龟所出地名,后指大龟。文选·张协〈七命〉:“皆象刻於百工,兆发乎灵蔡。” 吕延济 注:“灵,灵龟也。蔡,谓龟出 蔡 地。” 北周 庾信 《奉和初秋》:“祥鸞栖竹实,灵蔡上芙蓉。” 倪璠 注:“灵蔡,龟也。论语:‘ 臧文仲 居蔡。’ 郑 曰:‘蔡谓国君之守龟也。’汉书·食货志云:‘元龟曰蔡。’” 隋 薛道衡 《老氏碑》:“千年灵蔡,著天性以効徵;三足神乌,感阳精而表质。”参阅《淮南子·说山训》 高诱 注。
《國語辭典》:学籍(學籍)  拼音:xué jí
登记在校学生个人资料的档案。入学时取得学籍,退学则取消学籍,可作为学生就读某校的资格證明。
《国语辞典》:斩刑(斩刑)  拼音:zhǎn xíng
古代的一种刑罚。本以车裂为刑,后指斩首或斩腰。
《漢語大詞典》:愕梦(愕夢)
惊愕而梦。后指可怖不祥之梦。 清 钱谦益 《蝶梦》诗:“愕梦前尘外,浮生一枕餘。”
《國語辭典》:判决(判決)  拼音:pàn jué
法院以终结诉讼为目的,而就实体法或程序法上之权利义务关系所为具有拘束力之意思表示,因事件属性之不同,可分为民事判决、行政判决与刑事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