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留悯
关心;怜悯。宋书·蔡廓传:“至於弃市之条,实非不赦之罪,事非手杀,考律同归,轻重均科,减降路塞, 钟 陈 以之抗言, 元皇 所为留愍。”
分類:关心怜悯
《漢語大詞典》:性索
关心。 元 王晔《水仙子·苏妈妈答》曲:“是谁俊俏谁村拗,俺老人家不性索。”
分類:关心
《漢語大詞典》:厝念
关心。明史·万燝传:“﹝ 魏忠贤 ﹞乃於先帝陵工,略不厝念。臣尝屡请铜,靳不肯予。”
分類:关心
《漢語大詞典》:厝衷
关心;注意。南史·顾觊之传:“兼亲属里伍,流离道路,时转穷涸,事方未已,其士人妇女弥难厝衷。”
分類:关心注意
《國語辭典》:人道  拼音:rén dào
1.做人的道理。《易经。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
2.人伦。指社会的伦理关系。《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史记。卷二三。礼书》:「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
3.发生性关系。元。施惠《幽闺记》第二二出:「一时见君子,匆匆遽成人道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使其气血充足,然后行其人道。」
4.尊重人类权利,爱护人的生命,关心人性的道德理念。
5.佛教用语。六道之一。指人类。
《國語辭典》:人道主义(人道主義)  拼音:rén dào zhǔ yì
一种尊重人类价值,以谋求全体人类安宁幸福为理想的主义。强调博爱精神,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差异,承认人人平等,肯定人性。并以伸张正义,维护人权,同情弱小和救济贫困,反对政治迫害及种族歧视为其主要内容。
《國語辭典》:相关(相關)  拼音:xiāng guān
彼此关连。如:「休戚相关」。
《國語辭典》:忧民(憂民)  拼音:yōu mín
为民忧思。明。李贽〈与焦弱侯书〉:「但半山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國語辭典》:亲切(親切)  拼音:qīn qiè
1.和善热诚。如:「对人要亲切。」
2.亲近、亲密。《红楼梦》第五八回:「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
3.仔细、准确。《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老残游记》第一回:「章伯看得亲切,不禁狂叫。」
《漢語大詞典》:所急
(1).急于追求;急需。《楚辞·离骚》:“忽驰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夫食稻粱,进芻豢……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
(2).谓急切关心。史记·游侠列传:“﹝ 郭解 ﹞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
《漢語大詞典》:垂意
(1).注意;留意。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寡人垂意听子之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翫泽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宣和遗事》前集:“愿陛下垂意於驭臣,远女宠,去小人,备夷狄,以益谨天戒。”
(2).关怀,关心。《后汉书·和帝纪》:“ 孝章皇帝 崇弘鸿业,德化普洽,垂意黎民,留念稼穡。”
(3).犹喜爱。宋史·佞幸传·朱勔:“ 徽宗 颇垂意花石, 京 讽 勔 语其父,密取 浙 中珍异以进。”
(4).犹言降意;曲意。三国志·吴志·孙坚传:“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於 卓 ……今明公垂意於 卓 ,不即加诛,亏损威刑,於是在矣。”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垂意,犹言降意也。”
《國語辭典》:惠顾(惠顧)  拼音:huì gù
1.惠,敬辞。关心照顾。《左传。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小娘子惠顾吾儿,老身喜不可已。但生平止此儿,用承祧绪,不敢令有鬼偶。」
2.敬称他人的光临。如:「铭谢惠顾」。《三国演义》第四七回:「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各位老先生当今山斗,今日惠顾茅斋,想五百里内贤人聚矣。」
《漢語大詞典》:属心(屬心)
关注,关心。周书·孝义传序:“斯固仁人君子所以兴叹,哲后贤宰所宜属心。” 明 方孝孺 《二贤妇传》:“貲失千万不足惜,此文乃吾日夜属心者,若能存之,真吾妇也。”
犹言归心。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復见 汉 官威仪!’由是识者皆属心焉。”晋书·明帝纪:“於是东朝济济,远近属心焉。”新唐书·庄恪太子永传:“及太子立,天下属心焉。”
《漢語大詞典》:恩顾(恩顧)
谓尊长所给予的关心照顾。周书·艺术传·姚最:“ 宣帝 嗣位…… 最 以陪游积岁,恩顾过隆。”旧唐书·萧嵩传:“露布至,帝大悦,授 嵩 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官一子,恩顾第一。”《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感蒙泰山恩顾,可知是好!”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吓吓吓,所以还要请十八皇子恩顾恩顾啦。”
《漢語大詞典》:关念(關念)
关心挂念。 五代 齐己 《闭门》诗:“外事休关念,灰心独闭门。” 宋 苏轼 《与米元章书》之二五:“岭海八年,亲友旷絶,亦未尝关念。” 茅盾 《子夜》四:“然而一心关念着讨债不着的 曾沧海 却竟忽略了这个不懂规矩,他截断了 阿二 的话,拍着桌子怒喊。”
分類:关心挂念
《漢語大詞典》:牛喘
牛因热而喘气。 汉 丞相 丙吉 关心农事的典故。汉书·丙吉传:“ 吉 又尝出,逢清道羣鬭者,死伤横道, 吉 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 吉 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 吉 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 吉 , 吉 曰:‘民鬭相杀伤, 长安 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罸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於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所)当忧,是以问之。’”后亦用以比喻庶民之疾苦。 唐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凤巢方得地,牛喘最关心。” 宋 梅尧臣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道旁牛喘谁復问,佛寺吹螺空唱号。” 明 李东阳 《问喘词》:“道旁死人春不管,丞相停车问牛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