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六王
(1).指 夏启 、 商汤 、 周武王 、 周成王 、 周康王 、 周穆王 。《左传·昭公四年》:“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诸侯礼也。” 杜预 注:“六王, 啟 、 汤 、 武 、 成 、 康 、 穆 也。”
(2).指 周 之 文王 、 武王 、 成王 、 厉王 、 宣王 、 幽王 。《诗·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西都 丰 镐 之时诗也” 唐 孔颖达 疏:“以此二雅,正有 文 、 武 、 成 ,变有 厉 、 宣 、 幽 ,六王皆居在 镐 丰 之地,故曰 丰镐 之时诗也。”
(3).指战国 齐 、 楚 、 燕 、 韩 、 魏 、 赵 六国之王。《史记·秦始皇本纪》:“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唐 杜牧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2).指 周 之 文王 、 武王 、 成王 、 厉王 、 宣王 、 幽王 。《诗·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西都 丰 镐 之时诗也” 唐 孔颖达 疏:“以此二雅,正有 文 、 武 、 成 ,变有 厉 、 宣 、 幽 ,六王皆居在 镐 丰 之地,故曰 丰镐 之时诗也。”
(3).指战国 齐 、 楚 、 燕 、 韩 、 魏 、 赵 六国之王。《史记·秦始皇本纪》:“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唐 杜牧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漢語大詞典》:六相
(1).传说辅佐 黄帝 的六臣: 蚩尤 、 大常 、 奢龙 、 祝融 、 大封 、 后土 ,分掌天地四方。《管子·五行》:“昔者 黄帝 得 蚩尤 ,而明於天道;得 大常 ,而察於地利;得 奢龙 ,而辩於东方;得 祝融 ,而辩於南方;得 大封 ,而辩於西方;得 后土 ,而辩於北方。 黄帝 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唐 张说 《祭崔侍郎文》:“故令名不离其身,方齐六相,助明三辰。” 清 钱谦益 《炼丹台》诗:“六相资辅弼,五贼收狂癲。”
(2).佛教语。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清 黄宗羲 《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 曹洞 、 潙仰 、 法眼 建立四禁、五位、六相、三昧等纲宗,以竭机语之欺伪。”
(2).佛教语。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见《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 清 黄宗羲 《苏州三峰汉月藏禅师塔铭》:“ 曹洞 、 潙仰 、 法眼 建立四禁、五位、六相、三昧等纲宗,以竭机语之欺伪。”
《漢語大詞典》:六印
(1).谓六国相印。《史记·苏秦列传》:“且使我有 雒阳 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賑而封。” 唐 李白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 洛阳 苏季子 ,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金 元好问 《天门引》:“丈夫何意作 苏秦 ,六印才堪警儿女。”
(2).六将军印。《史记·封禅书》:“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黄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 大 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 司马贞 索隐:“谓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为四也。更加乐通侯及天道将军印,为六印也。”
(3). 唐 时官马身上的六种印记。 唐 杜甫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二》:“ 杜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考《唐六典》:凡在牧马,以小官字印印右膊,以年辰印印右髀,以监名印印尾侧。二岁以飞字印印左髀膊。细马次马以龙形印印项左。送尚乘者,印三花及飞字印,外又有风字印。官马赐人者,以赐字印。配诸军及充传送驛者,以出字印。印凡八,此云六印,意赐、配者不在数耳。”
(2).六将军印。《史记·封禅书》:“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黄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 大 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 司马贞 索隐:“谓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为四也。更加乐通侯及天道将军印,为六印也。”
(3). 唐 时官马身上的六种印记。 唐 杜甫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二》:“ 杜 《瘦马行》:‘细看六印带官字。’考《唐六典》:凡在牧马,以小官字印印右膊,以年辰印印右髀,以监名印印尾侧。二岁以飞字印印左髀膊。细马次马以龙形印印项左。送尚乘者,印三花及飞字印,外又有风字印。官马赐人者,以赐字印。配诸军及充传送驛者,以出字印。印凡八,此云六印,意赐、配者不在数耳。”
《漢語大詞典》:二六
(1).即十二。 三国 魏 曹植 《驱车篇》诗:“周流二六候,閒置十二亭。”《文选·左思〈魏都赋〉》:“明珠兼寸,尺璧有盈,曜车二六,三倾五城。” 李善 注引《太史公书》曰:“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 明 高道素 《上元赋》:“迎珠履之三千,列金釵之二六。”
(2).京剧西皮调名。详“ 二六板 ”。
(2).京剧西皮调名。详“ 二六板 ”。
《骈字类编》:六叶(六叶)
唐 王晙 郊庙歌辞 祭汾阴乐章 太和 于穆圣皇,六叶重光。
《骈字类编》:六县(六县)
史记张仪传靳尚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不若为言而出之
又吴王濞传胶西王邛以卖爵有奸削其六县太后汉书滕抚传初仕州郡稍迁为涿令有文武才用 守以其能委任郡职兼领六县注续汉志涿郡领七县除涿以外有道故安范阳良乡北新城方城六县使抚领之 元史地理志泽州唐初为泽州后为高平郡又仍为泽州宋属河东道金为平阳府元初置司候司及领晋阳高平阳沁水端氏陵川六县又左传吴子使公子掩馀公子烛庸围潜注二子皆王僚母弟潜楚邑在庐江六县西南
又吴王濞传胶西王邛以卖爵有奸削其六县太后汉书滕抚传初仕州郡稍迁为涿令有文武才用 守以其能委任郡职兼领六县注续汉志涿郡领七县除涿以外有道故安范阳良乡北新城方城六县使抚领之 元史地理志泽州唐初为泽州后为高平郡又仍为泽州宋属河东道金为平阳府元初置司候司及领晋阳高平阳沁水端氏陵川六县又左传吴子使公子掩馀公子烛庸围潜注二子皆王僚母弟潜楚邑在庐江六县西南
《骈字类编》:六员(六员)
元史世祖纪甲辰添设监察御史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