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现役(現役)  拼音:xiàn yì
正在服兵役。如:「现役军官」。
《国语辞典》:欧洲议会(欧洲议会)  拼音:ōu zhōu yì huì
欧洲联盟的民意机关,由欧盟公民直选选出,为欧盟核心机制。由于牵涉到各国主权,欧洲议会的职权有限,不能干预欧盟各国的外交、国防、司法及内政。立法权局限在经贸方面,另外对于欧盟预算、财政规范、食品安全及环保规定,则有重要的影响力。
《国语辞典》:全民投票  拼音:quán mín tóu piào
全国公民均参与的投票制度。
《国语辞典》:公民教育  拼音:gōng mín jiào yù
为培养忠贞爱国的公民,并尊重个性发展所实施的教育,使其成为适合国家及时代需要的有用公民。
《国语辞典》:最高苏维埃(最高苏维埃)  拼音:zuì gāo sū wéi āi
前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前苏联公民在完全虚有其名的选举中选出代表,任期五年。为前苏联唯一的立法机构,并持有变更疆土、签定经济计画、组成部长会议等权力。
《国语辞典》:国民裁判制(国民裁判制)  拼音:guó mín cái pàn zhì
欧美司法制度,即一种由公民直接参与法院审判的司法制度。参见「陪审制」条。
《国语辞典》:直接立法  拼音:zhí jiē lì fǎ
公民直接制定法律与否决法律的立法制度,也称为「公民投票」。相对于间接立法。
《国语辞典》:直接选举(直接选举)  拼音:zhí jiē xuǎn jǔ
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官吏或议员的选举制度。
《国语辞典》:复决权(复决权)  拼音:fù jué quán
公民依《公民投票法》有权对法律、重大政策、《宪法》修正案及地方自治法规等行使复决。
《國語辭典》:最惠国待遇(最惠國待遇)  拼音:zuì huì guó dài yù
缔约国之一给予第三国某种权利时,其他缔约国即当然享受同等的权利,而不必另订新约。
《国语辞典》:换票(换票)  拼音:huàn piào
凡依法登记之公民营企业间相互交换金额相同、到期日相近的票据,以此向银行办理客票融资。
《国语辞典》:地方议会(地方议会)  拼音:dì fāng yì huì
由地方公民选举代表,组成监督该地方政府行政事务的议会。如新北市议会、新竹县议会。如:「执政党的议员在地方议会中占多数席次,取得主导地位。」
《国语辞典》:布尔乔亚(布尔乔亚)  拼音:bù ěr qiáo yà
原指居住在城镇中具有公民身分与城市政治权利的居民,尤其是商业与手工业者,后特指资产阶级。亦指对中上阶级生活风格与美学品味的讲究。为法语Bourgeois的音译。
《国语辞典》:陪审团(陪审团)  拼音:péi shěn tuán
欧美司法制度,在审判程序进行前,由不特定公民组成的团体参与审判,为一种公民义务,各国关于成员人数与参与方式之规定各有不同。
《国语辞典》:投票权(投票权)  拼音:tóu piào quán
一国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上参加投票之权。是人民参与政治的基本权利。我国人民自民国三十六年实施现行宪法后,即获得不分男女、宗教、种族、贫富的真正投票权。如:「民主国家公民的投票权,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