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38,分15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八米(又作:八米卢郎 八米诗章)
八命
八难
八裴
八篇奇语
八千岁(又作:八千春 ...)
八千石
八千子弟(又作:八千弟子)
八神扈跸
八十思乡
八十一家
八十鹰扬
八使
八索
八万二千雕琼手
典故  
八米诗章

相关人物
卢思道


《北史》卷三十《卢思道传》
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徵等不过得一二首,唯思道独有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
《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卷七十《张仪列传》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韩愈《赠刘师服》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一作牙)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齝。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祗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悬知渐莽卤。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巨缗东钓傥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例句

百篇书判从饶白,八米诗章未伏卢。 元稹 重酬乐天

少见双鱼信,多闻八米诗。 张祜 寄卢载

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张事业贫。 罗隐 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文章天子文章别,八米卢郎未可看。 韩偓 重和

典故

《周礼注疏》卷十八〈春官宗伯·大宗伯〉~278~
「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东汉·郑玄注:「谓侯伯有功德者,加命得专征伐于诸侯。郑司农云:一州之牧,王之三公亦八命。」

例句

册府荣八命,中闱盛六珈。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

典故
相关人物
张良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39~
食其欲立六国后以树党,汉王刻印,将遣食其立之。以问张良,良发八难。汉王辍饭吐哺,曰:「竖儒几败乃公事!」令趋销印。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0~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其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

例句

八难掉舌枢,三略役心机。 白居易 答四皓庙

典故
相关人物
裴康
 
裴徽
 
裴楷
 
裴瓒
 
裴绰
 
裴遐
 
裴邈
 
裴頠


《世说新语》中卷下《品藻》
正始中,人士比论,……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
《新校本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第一项籍
梁起东阿,比至定陶,再破秦军,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谏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梁不听。乃使宋义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义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则免,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夜衔枚击楚,大破之定陶,梁死。沛公与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下。沛公、羽相与谋曰:「今梁军败,士卒恐。」乃与吕臣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例句

兄弟真二陆,声名连八裴。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典故
八篇奇语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四〈司马承祯·天隐子序〉~9633~2~
神仙之道,以长生为本,长生之要,以养气为先。夫气受之于天地,和之于阴阳。阴阳神虚谓之心,心主昼夜寤寐,谓之魂魄。如此人之身,大率不远乎神仙之道。天隐子吾不知其何许人,著书八篇,包括秘妙,殆非人间所能力学。观夫修炼形气,养和心虚,归根契于伯阳,遗照齐于庄叟,长生久视,无出是书。承祯服习道风,惜乎世人夭促真寿,思欲传之同志,使简易而行。信哉!自伯阳而来,唯天隐子而已矣。
《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五〈经籍五十二·子神仙家·天隐子一卷〉~808~
晁氏曰:「唐司马子微为之序。天隐子,不知何许人,著书八篇,修鍊形气,养和心灵,归根契于阴阳遗照齐乎庄叟,殆非人间所能力学者也。王古以天隐子即子微也。一本有三宫法附于后。」
典故
八千岁
 
八千春
    
八千椿
 
春难老
 
漆园椿
  
椿同
  
松椿寿
  
春龄
 
祝椿算
 
椿菌年
  
春算
 
椿不争年
 
椿姿
  
说椿
 
庄木八千年
  
椿树
  
冥灵墓
 
寿木大椿
  
燕山训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唐·成玄英疏:「朝菌者,谓天时滞雨,于粪堆之上热蒸而生,阴湿则生,见日便死,亦谓之大芝,生于朝而死于暮,故曰朝菌。月终谓之晦,月旦谓之朔;假令逢阴,数日便萎,终不涉三旬,故不知晦朔也。蟪蛄,夏蝉也。生于麦梗,亦谓之麦节,夏生秋死,故不知春秋也。菌则朝生暮死,蝉则夏长秋殂,斯言龄命短促,故谓之小年也。」「冥灵大椿,并木名也,以叶生为春,以叶落为秋。冥灵生于楚之南,以二千岁为一年也。而言上古者,伏牺时也。大椿之木长于上古,以三万二千岁为一年也。冥灵五百岁而花生,大椿八千岁而叶落,并以春秋赊永,故谓之大年也。」

简释

椿龄:喻长寿。唐吴筠《步虚词》其七:“绵绵庆不极,谁谓椿龄多。”


例句

既许焚香为弟子,愿教年纪共椿同。 令狐楚 赠毛仙翁

莫将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齐。 崔元略 赠毛仙翁

徒以菌蟪姿,缅攀修真诀。 李群玉 别尹炼师

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

锦衣玉食将何报,更俟庄椿一举头。 罗隐 钱尚父生日

今朝献寿将何比,愿似庄椿一万寻。 贯休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

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钱起 柏崖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

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顾封人 月中桂树

典故
八千石
 
奋建
 
万石家声
 
石家父子

相关人物
石乙
 
石奋
 
石建
 
石甲


《史记》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2764~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以奋为中涓,受书谒。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皆推奋,奋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䜣䜣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典故 
乌江渡
 
江东小
 
不肯过江东
 
羞面江东
 
八千弟子
 
乌江羽

相关人物
项梁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36~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例句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典故
八神扈跸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列传上〉~3523~
惟汉十世,将郊上玄,定泰畤,雍神休,尊明号,同符三皇,录功五帝,恤胤锡羡,拓?开统。于是乃命群僚,历吉日,协灵辰,星陈而天行。诏招摇与泰阴兮,伏钩陈使当兵,属堪舆以壁垒兮,梢夔魖而抶獝狂。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辚而军装;蚩尤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齐总总撙撙,其相胶葛兮,猋骇云讯,奋以方攘;骈罗列布,鳞以杂沓兮,柴虒参差,鱼颉而鸟行;翕赫曶霍,雾集蒙合兮,半散照烂,粲以成章。唐·颜师古注曰:「自招摇至獝狂,凡八神也。殷辚,盛貌也。军装,为军戎之饰装也。辚音来忍反。」
典故
八十思乡

相关人物
贡禹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贡禹〉~3069~
元帝初即位,徵禹为谏大夫,数虚己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天子纳善其忠,乃下诏令太仆减食谷马,水衡减食肉兽,省宜春下苑以与贫民,又罢角抵诸戏及齐三服官。迁禹为光禄大夫。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年老贫穷,家訾不满万钱,妻子豆不赡,裋褐不完。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徵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至,拜为谏大夫,秩八百石,奉钱月九千二百。廪食太官,又蒙赏赐四时杂缯絮衣服酒肉诸果物,德厚甚深。疾病侍医临治,赖陛下神灵,不死而活。又拜为光禄大夫,秩二千石,奉钱月万二千。禄赐愈多,家日以益富,身日以益尊,诚非屮茅愚臣所当蒙也。伏自念终亡以报厚德,日夜惭愧而已。臣禹犬马之齿八十一,血气衰竭,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素餐尸禄洿朝之臣也。自痛去家三千里,凡有一子,年十二,非有在家为臣具棺椁者也。诚恐一旦蹎仆气竭,不复自还,洿席荐于宫室,骸骨弃捐,孤魂不归。不胜私愿,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典故
八十一家

相关人物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列传下〉~3575~
故《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表、七百二十九赞,分为三卷。

例句

三千馀岁上下古,八十一家文字奇。 陆龟蒙 奉和袭美暇日独处见寄

典故
太师尚父
 
周吕尚
 
周吕望
 
师尚父年
 
西周吕
 
八十鹰扬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毛诗正义》卷十六之二〈大雅·文王之什·大明〉~540~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伐大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毛亨传:「师,大师也。尚父,可尚可父。鹰扬,如鹰之飞扬也。凉,佐也。」汉·郑玄笺云:「尚父,吕望也,尊称焉。」
《孔丛子》卷上〈记问〉~589~2~
楚土使使奉金币聘夫子、宰子冉有曰、夫子之道、至是行矣、遂请见、问夫子曰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孰与许由之贤?夫子曰: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然今世无文王之君也。虽有太公。孰能识之。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479~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汉·刘向《别录》曰:「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父亦男子之美号也。」
典故
相关人物
汉顺帝


《后汉书》卷五十六《张皓传》附《张纲传》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唐·李贤注引《周举传》:「诏遣八使巡行风俗,同时俱拜,天下号曰『八俊』。刺史、二千石有臧罪者,驿马上之,墨绶已下便收;其有清勤忠惠宜表异者,状闻。」
《后汉书》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顺帝〉~272~
丁卯,遣侍中杜乔、光禄大夫周举、守光禄大夫郭遵、冯羡、栾巴、张纲、周栩、刘班等八人分行州郡,班宣风化,举实臧否。

例句

八使推邦彦,中司案国程。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

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

澄清佐八使,纲纪案诸侯。 皇甫冉 寄江东李判官

典故  

《春秋左传·昭公十二年》
「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晋·杜预注:「皆古书名。」

例句

职已为书记,官曾校典坟。 朱庆余 送韦校书佐灵州幕

画壁惟泉石,经窗半典坟。 李昌符 寄栖白上人

如何孤窆里,犹自读三坟。 陆龟蒙 次幽独君韵

岂但标八索,殆将包两仪。 陆龟蒙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至于千字提奖之重蔑有称实再抒鄙怀用伸酬谢

典故
修月斧
 
修月户
 
玉斧修成
 
补月
 
修成七宝
 
琼斧修成
 
修蟾斧
  
玉斧整蟾宫
 
玉斧斫冰轮
 
八万二千雕琼手
  
玉斧补金镜
 
玉斧整乾坤


《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四〈灵异·郑仁本弟〉~2973~
唐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夐,忽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衣甚洁白,枕一襆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无?」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多为日烁,其恶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脩之,子即一数。」因开襆,有斤凿事。玉悄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无疾耳。」乃起,与二人指一歧径,曰:「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简释

玉斧修月:咏月。宋王安石《题扇》:“玉斧修成宝月圆,月边仍有女乘鸾。”

《漢語大詞典》:八米
(1).指从穀得米达到八成。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穀:“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 缪启愉 校释:“八米,指出米率达到八成。”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八米, 关 中语,岁以六米、七米、八米,分上中下,言在穀取八米,取数之多也。”
(2).称 隋 卢思道 。见“ 八米卢郎 ”。
分類:八成
《漢語大詞典》:八米卢郎(八米盧郎)
(1).谓 隋 卢思道 。北史·卢思道传:“ 文宣帝 崩,当朝文士各作輓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唯 思道 独得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亦省称“ 八米 ”。
(2).比喻才高。 五代 王锴 《赠禅月大师》:“神通力遍 恆 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或谓“八米卢郎”系“八采卢郎”之误。
分類:或谓
《漢語大詞典》:八米卢郎(八米盧郎)
(1).谓 隋 卢思道 。北史·卢思道传:“ 文宣帝 崩,当朝文士各作輓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唯 思道 独得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亦省称“ 八米 ”。
(2).比喻才高。 五代 王锴 《赠禅月大师》:“神通力遍 恆 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或谓“八米卢郎”系“八采卢郎”之误。
分類:或谓
《漢語大詞典》:八命
(1). 周 代官爵分为九等级,称九命。其中八命为王之三公及州牧。《周礼·春官·典命》:“王之三公八命。”《周礼·春官·大宗伯》:“八命作牧。” 郑玄 注:“谓侯伯有功德者,加命得专征伐於诸侯。”
(2).泛指朝廷重臣。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 源 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曾祖 雅 ,位登八命。”
(3).古人通过龟卜所要求知道的八件事。周礼·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瘳。” 郑玄 注:“国之大事,待蓍龟而决者有八,定作其辞於将卜,以命龟也。 郑司农 云:‘征,为征伐人也;象,谓灾变云物,如众赤鸟之属,有所象似……与,谓予人物也;谋,谓谋议也;果,谓事成与不也;至,谓至不也;雨,谓雨不也;瘳,谓疾瘳不也。’”
《國語辭典》:八难(八難)  拼音:bā nán
1.张良向汉高祖陈述的八件难事:一为制项籍之死命;二为得项籍之头;三为封圣人墓、表贤者闾、式智者门;四为散府库以赐贫穷;五为偃武行文,不复用兵;六为休马无所用;七为放牛不复输积;八为复六国之后,归天下游士以事。见《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汉书。卷一。高帝纪》:「食其欲立六国后以树党,汉王刻印,将遣食其立之。以问张良,良发八难。」后人引用此语,多是称赞张良见事之精辟。《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索隐述赞》:「人称三杰,辩推八难。」
2.佛教用语。指八种难以入道的状况,即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长寿天、聋盲瘖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众生在这八种情况或苦、或乐、或残废、或过分聪明和没机会见佛,都很难修行。《西游记》第八回:「那怪道:『南海菩萨可是扫三灾、救八难的观世音么?』」也称为「八无暇」。
3.道教上有二义:一指得生人道、去女为男、形体完全、得生中土、值有道君、禀性慈仁、值国太平、与三宝相遇,八种人生难能可贵的情况。二指瘫、痪、癫、痫、疯、痨、蛊、癞八种难治的恶疾。
《漢語大詞典》:八裴
谓 晋 裴 氏家族八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正始 中,人士比论……又以八 裴 方八 王 。 裴徽 方 王祥 , 裴楷 方 王夷甫 , 裴康 方 王绥 , 裴绰 方 王澄 , 裴瓚 方 王敦 , 裴遐 方 王导 , 裴頠 方 王戎 , 裴邈 方 王玄 。”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兄弟真二 陆 ,声华连八 裴 。”
分類:家族八人
《漢語大詞典》:仙椿
传说中的大椿树。用为长寿的象征。语出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宋 无名氏 《建安军迎奉圣像导引》词:“太霄 玉帝 ,总御冠灵真,威德耸天人……圣寿比仙椿。”
《漢語大詞典》:大椿
古寓言中的木名,以一万六千岁为一年。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木,一名橓。橓,木槿也。” 郭庆藩 集释:“案齐民要术引 司马 云:木槿也,以万六千岁为一年。一名蕣椿。与释文所引小异。”后用以喻指父亲。 明 杨珽 《龙膏记·砥节》:“痛惊风大椿忽掊,恨临霜灵萱摧朽。”
《國語辭典》:小年  拼音:xiǎo nián
1.年寿短促。《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幼年。唐。杜甫醉歌行〉:「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
3.形容时间漫长。宋。唐庚 醉眠诗:「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4.俗称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年」。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送灶神上天,等到除夕时接灶神,便正式过年。
《國語辭典》:小年夜  拼音:xiǎo nián yè
1.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即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
2.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
《國語辭典》:朝菌  拼音:zhāo jùn
朝生暮死的菌类。《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唐。韩偓 小隐诗:「灵椿朝菌由来事,却笑庄生始欲齐。」
《國語辭典》:椿寿(椿壽)  拼音:chūn shòu
祝人长寿之辞。如:「敬具菲仪,用祝椿寿。」也称为「椿龄」。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宋 苏轼 《内和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诗:“愿先柏酒以称觴,更指椿年而献寿。”
分類:大椿年龄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宋 苏轼 《内和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诗:“愿先柏酒以称觴,更指椿年而献寿。”
分類:大椿年龄
《漢語大詞典》:椿岁(椿歲)
大椿的年岁。比喻长寿。 唐 孟郊 《井上枸杞架》诗:“花盃承此饮,椿岁小无穷。”参见“ 椿年 ”。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宋 苏轼 《内和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诗:“愿先柏酒以称觴,更指椿年而献寿。”
分類:大椿年龄
《國語辭典》:椿龄(椿齡)  拼音:chūn líng
祝人长寿之辞。唐。吴筠〈步虚〉词一○首之七:「绵绵庆不极,谁谓椿龄多。」宋。柳永 御街行。燔柴烟断星河曙词:「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也称为「椿寿」。
分類:祝人长寿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命予赋诗》:“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宋 苏轼 《内和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诗:“愿先柏酒以称觴,更指椿年而献寿。”
分類:大椿年龄
《漢語大詞典》:庄椿(莊椿)
祝人长寿之词。语本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唐 罗隐 《钱尚父生日》诗:“锦衣玉食将何报,更俟 庄 椿一举头。” 宋 刘克庄 《乳燕飞·寿干官》词:“更把百倍添来, 庄 椿身世,又十头添撇。”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玩月》诗:“惟期母寿 庄 椿踰,有子愿效返哺乌。”
分類:祝人长寿
《漢語大詞典》:菌蟪
朝菌和蟪蛄。语本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南朝 梁 陶弘景 《寻山志》:“悼菌蟪之危促,羡灵椿兮未央。”
分類:朝菌蟪蛄
《國語辭典》:灵椿(靈椿)  拼音:líng chūn
1.相传古代有大椿树,树龄很长,后世称为「灵椿」。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这的是沟中断,爨下馀。怎便做千年的灵椿觑。」
2.祈祝尊长长寿的用语。唐。冯道 赠窦十诗:「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国语辞典》:八千子弟  拼音:bā qiān zǐ dì
项羽由江东带到北方的子弟兵。《幼学琼林。卷一。武职类》:「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
《國語辭典》:吕望(呂望)  拼音:lǚ wàng
人名。指周初贤臣吕尚。参见「吕尚」条。
《漢語大詞典》:尚父
亦作“ 尚甫 ”。
(1).指 周 吕望 。意为可尊敬的父辈。《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 传:“尚父,可尚可父。” 郑玄 笺:“尚父, 吕望 也。尊称焉。”一说为 吕望 之字。 马瑞辰 通释:“‘父’与‘甫’同。甫为男子美称, 尚父 其字也,犹 山甫 、 孔父 之属。”艺文类聚卷二八引 汉 班彪 《游居赋》:“想 尚甫 之威虞,号苍兕而明誓。”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比 渭 滨甲子, 尚父 难兄。” 清 唐孙华 《磻溪》诗:“ 尚父 精神老更遒,一竿唾手取神州。”
(2).后世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至西京,为太师,号曰尚父。”新唐书·郭子仪传:“ 德宗 嗣位,詔还朝,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帝矍然欲翦除,而惮其握兵,因尊为尚父。”《三国演义》第八回:“﹝ 卓 ﹞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
《漢語大詞典》:八使
汉顺帝 时的 周举 、 杜乔 等八人同日拜使,巡行州郡,谓之“八使”。后汉书·周举传:“时詔遣八使巡行风俗,皆选素有威名者,乃拜 举 为侍中,与侍中 杜乔 、守光禄大夫 周栩 、前 青州 刺史 冯羡 、尚书 欒巴 、侍御史 张纲 、 兖州 刺史 郭遵 、太尉长史 刘班 并守光禄大夫,分行天下……天下号曰‘八俊’。” 唐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诗:“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 宋 范仲淹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八使重古礼,作诗歌祭义。”
分類:八人同日
《國語辭典》:三坟(三墳)  拼音:sān fén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书籍。汉。孔安国〈书经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釆靡追。」
《國語辭典》:八索  拼音:bā suǒ
上古帝王的遗书。汉。孔安国〈尚书序〉:「《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宗经》:「皇世《三坟》,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岁历绵暧,条流纷糅。」
《國語辭典》:典坟(典墳)  拼音:diǎn fén
三坟五典。引申为可资凭藉的经典。《文选。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唐。张祐 读始兴公传诗:「乱首光雄算,朝纲在典坟。」
分類:文籍
《漢語大詞典》:修月
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宋 苏轼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诗之一:“从来修月手,合在 广寒宫 。” 金 元好问 《蟾池》诗:“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漢語大詞典》:玉斧修月
(1).传说 唐 太和 中 郑仁本 表弟游 嵩山 ,见一人枕襆而眠,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襆,有斤凿数件。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呎》。后因有“玉斧修月”之说。 宋 王安石 《题扇》诗:“玉斧修成寳月团,月边仍有女乘鸞。” 宋 刘克庄 《最高楼》词:“懒挥玉斧重修月,不扶铁拐会登山。” 金 元好问 《蟾池》诗:“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2).比喻恢复疆土。 元 方回 《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三首》之一:“玉斧难修旧月轮,凄凉沙鸟犯鉤陈。总因燕頷多庸将,却误蛾眉事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