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甃理
修治。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其后三十餘年,中翰之孙尚书秋官郎益增甃理,乃命余为之记。”
分類:修治
《漢語大詞典》:修文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 韦昭 注:“文,典法也。” 唐 杜甫 《客堂》:“修文庙算正,献可天衢直。” 明 尹耕 《秋兴》诗:“不应干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参见“ 修文偃武 ”。
(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挽文教授诗:“ 闽 人 翁 某一联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各君臣。’独为絶唱。” 清 陈佩 《哭程夫人》诗:“修文应是才人尽,徵到 姮娥 旧侍书。”参见“ 修文郎 ”。
《漢語大詞典》:修文偃武
提倡文教,停息武备。 唐 薛逢 《九日曲池游眺》诗:“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明 姚茂良 《精忠记·辞母》:“修文偃武,昇平圣朝,再团圆一家骨肉,快乐陶陶。”《三国演义》第九八回:“陛下初登宝位,未可动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参见“ 偃武修文 ”。
《漢語大詞典》:修文郎
传说 晋 苏韶 死后现形,对他的兄弟说:“ 颜渊 、 卜商 ,今见在为修文郎,修文郎凡有八人,鬼之圣者。”见太平广记卷三一九引 晋 王隐 晋书。后因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 宋 陆游 《赠论命周云秀才》诗:“地下不作修文郎,天上亦为京兆尹。” 金 元好问 《密公宝章小集》诗:“袖中正有活国手,地下纔得修文郎。”
分類:现形兄弟
《漢語大詞典》:修月
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宋 苏轼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诗之一:“从来修月手,合在 广寒宫 。” 金 元好问 《蟾池》诗:“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漢語大詞典》:除道
(1).开辟、修治道路。左传·庄公四年:“令尹 鬭祁 、莫敖 屈重 除道梁 溠 ,营军临 随 。” 杨伯峻 注:“除道,犹开路。”国语·周语中:“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韦昭 注:“除道所以便行旅,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新唐书·陈子昂传:“今撤山 羌 ,开阪险,使贼得收奔亡以攻边,是除道待贼,举 蜀 以遗之。”
(2).犹清道。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王闻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 清 黄景仁 《入市》诗:“喧填騶从除道来,呼声直欲缘云上。”参见“ 清道 ”。
《漢語大詞典》:清道
(1).清净无为之道。文子·道原:“故圣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守清道,拘雌节,因循而应变,常后而不先。”《淮南子·原道训》:“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
(2).又称净街。清除道路,驱散行人。旧时常于帝王、官员出行时行之。尉缭子·将会:“将军入营,即闭门清道。有敢行者,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南朝 梁 沈约 《齐明帝哀策文》:“伐金鼓以清道,扬悲笳而启路。”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市人譁而言曰:‘官方清道以迎洋鬼,其以吾民为鱼肉也!’” 鲁迅 《准风月谈·“推”的馀谈》:“这类人物一阔气,出来的时候是要‘清道’的。”
(3).清扫街道。如:清道夫。
《漢語大詞典》:修治
(1).制作。韩非子·五蠹:“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毕罗:“今北人所谓磨磨,乃麵为之者,南人罕能修治。”
(2).修理整治。汉书·宣帝纪:“郡国宫馆,勿復修治。” 宋 苏轼 《与孙叔静七首》之六:“愿公愍其不幸,因巡检至其所,特为一言於彼守令,得稍修治其殯。” 老舍 《四世同堂》第一部八:“他特别注意修饰,凡能以人工补救天然的,他都不惜工本,虔诚修治。”
(3).谓处理事务合宜。东观汉记·牟融传:“居职修治,又善论议。”
(4).谓各安其位。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以 汉 之广博,士民之众多,朝廷之清明,上下之修治,而官无直吏,位无良臣。”
(5).特指整治饮食。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 唐 房千里 《投荒杂录·岭南女工》:“故俚民争婚聘者,相与语曰:‘我女裁袍补袄,即灼然不会,若修治水蛇黄鱔,即一条必胜一条矣。’”
《漢語大詞典》:生犀
(1).活犀牛。汉书·王莽传上:“ 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 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元年春正月, 中山王 焉 来朝。 日南 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 李贤 注引 刘欣期 《交州记》:“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短,额上、头上角长。”旧唐书·南蛮传·诃陵国:“十三年,遣使进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
(2).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传·陆验:“ 验 容貌特丑,先是外国献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谓 验 为生犀。”
(3).借指劲兵。 唐 陆龟蒙 《南征》诗:“遥知贼胆纵横破,绕帐生犀一万株。”参见“ 犀甲 ”。
(4).指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犀有捕得杀而取者为生犀,有得其蜕角为退犀,亦犹用鹿角法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修治﹞引 寇宗奭 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鋭之力尽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为佳。”
《漢語大詞典》:犀甲
(1).犀牛皮制的铠甲。犀皮不常有,或用牛皮,亦称犀甲。《楚辞·九歌·国殇》:“操 吴 戈兮被犀甲,车错轂兮短兵接。”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犀甲 吴 兵鬭弓弩,蛇矛 燕 骑驰锋鋩。” 郑泽 《王寅春日谒屈子祠》诗:“犀甲 吴 戈悲 战国 ,女萝山鬼怨灵修。”
(2).借指军队。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犀甲逃荒谷,龙舆落海湾。”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铁甲皮甲水犀鲛鱼
《漢語大詞典》:铅霜(鉛霜)
(1).化妆用的铅粉。 宋 周邦彦 《大酺·春雨》词:“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元 吴澄 《渡江云》词:“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与试铅霜。”
(2).药名。可黑须发。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铅霜﹝修治﹞引 苏颂 曰:“铅霜,用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铅霜﹝附方﹞引普济方:“梳髮令黑。铅霜包梳,日日梳之,胜於染者。”
《漢語大詞典》:资治(資治)
(1).致治。新唐书·陆贽传:“治或生乱者,恃治而不脩也。乱或资治者,遭乱而能治也。”《元典章·户部四·嫁娶》:“志在敦厚风俗,急於资治,人臣之心,昭然可见。”
(2).资助修治。 宋 曾巩 《江州景德寺新戒坛记》:“ 智暹 食淡衣粗,所居屋坏不自治,所得於人,惟资治其寺。”
分類:资助修治
《漢語大詞典》:浚治(濬治)
疏浚。 宋 苏轼 《颜乐亭诗》序:“ 胶西 太守 孔君翰 始得其地,浚治其井,作亭於其上,命之曰 颜乐 。”宋史·河渠志三:“ 河 涸,舟不通,令河渠司自口浚治,岁以为常。” 明 宋濂 《送晋王傅李君思迪之官诗》序:“ 李君 之行,浚治其城隍,经营其宫闕,劳徠其黎庶,然后迎王就国。”
濬治:疏通河道,修治水利。 宋 叶适《东嘉开河记》:“封疆道路,城郭沟池,其修补濬治之功,此民之力所能自为也。” 清 王原《吴中吟·沟洫》:“濬治自壬子, 吴淞 流汤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疑狐穴被水,诱此人濬治云。”
《漢語大詞典》:通赤
犹通红。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三:“言罢,面色通赤。”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五·矾石﹝修治﹞引 雷斅 曰:“凡使白矾石,以瓷瓶盛,於火中煅令内外通赤。”
分類:通红修治
《漢語大詞典》:整葺
整理修治。 南朝 梁 沈约 《善馆碑》:“止欲渐去喧嚣,稍离尘杂,於是既加整葺,营建堂宇。”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章申公 子厚 ,与其叔 安仁 令书曰:‘弊政之后,谅烦整葺。’”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花开》:“预把牡丹臺芍药整葺完成。”
分類:整理修治
《漢語大詞典》:遵修
亦作“ 遵脩 ”。 犹言遵循修治。史记·周本纪:“﹝ 不窋 ﹞不敢怠业,时序其德,遵脩其绪,脩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汉书·匡衡传:“君遵修法度,勤劳公家,朕嘉与君同心合意,庶几有成。”三国志·蜀志·刘永传:“朕承天序,继统大业,遵脩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奄有 龟 蒙 ,世为藩辅。” 宋 元绛 《熙宁四年大飨明堂御札》:“维仁祖之武,宜谨於遵修。”
分類:遵循修治
《漢語大詞典》:追修(追脩)
谓仿照原样加以修治。史记·太史公自序:“ 仲尼 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於正。”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儻可原察,追脩前好,则何福如之!”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 昇明 中, 太祖 辅政,使 冲之 追修古法。”
追脩:亦作“ 追修 ”。
《漢語大詞典》:瑴玉
玉名。文选·张衡·〈南都赋〉:“太一餘粮,中黄瑴玉。” 吕向 注:“瑴玉,玉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玉屑﹝修治﹞引 陶弘景 曰:“《仙经》:服瑴玉,有捣如米粒,乃以苦酒浸消,令如泥。亦有合为浆者。”
分類:修治
《漢語大詞典》:道治
(1).修治道路。周礼·夏官·候人:“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 郑玄 注:“道治,治道也。”
(2).以道家之教义治理国家。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