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欹垂
倾斜下垂。 唐 陆龟蒙 《战秋辞》:“揭编茅而逞力,断纬萧而作势,不过约弱欹垂,戕残废替,可谓弃其本而趋其末,舍其大而从其细也。”
分類:倾斜下垂
《漢語大詞典》:斜敛(斜斂)
倾斜收敛。 唐 张祜 《周员外席上观柘枝》诗:“一时欻腕招残拍,斜敛轻身拜玉郎。”
分類:倾斜收敛
《國語辭典》:涩道(澀道)  拼音:sè dào
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小道。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出庙门送下涩道,近行径转过墙角。」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出司房忙进步,登涩道下阶址。」
《国语辞典》:落架  拼音:lào jià
1.房屋的木架倒塌倾斜。如:「这屋子年久失修,已有多处落架。」
2.比喻家道衰败。如:「这户人家以前可风光了,如今竟落架成这地步,真令人慨叹!」
《漢語大詞典》:倾低(傾低)
倾斜,歪斜。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几筵糜腐,俎豆倾低,盘或梅李,盎或醢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 濄水 逕 大扶城 西。城之东北悉诸 袁 旧墓,碑宇倾低,羊虎碎折。”
分類:倾斜歪斜
《國語辭典》:坡地  拼音:pō dì
斜坡上的土地。如:「这一大片的坡地种满茶树,经济价值高。」
《漢語大詞典》:驯马
被驯为乘骑的马,典型地有一个强健的背,丰满匀称的躯体,长而倾斜的儃和肩,漂亮的姿势和几种步态(如慢步、小跑、慢跑)
《國語辭典》:庑殿(廡殿)  拼音:wǔ diàn
一种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沿中轴形成前后左右四面斜坡,为屋顶建筑式样中的最高等级,仅宫殿及寺庙得以使用。
《漢語大詞典》:斜挑
(1).谓逐渐倾斜。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建筑栅濠》:“其濠宜上阔下尖……两傍宜斜挑而下,不可壁陡。”
(2).斜着向上看。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六:“﹝美人﹞轻盈缓步的作态坐下,眼光里斜挑暗视,好像能说话似的。”
《国语辞典》:同斜  拼音:tóng xié
一种地质褶皱构造,使得岩层平行排列且均向同一方向倾斜。
《漢語大詞典》:巷道
在地面或地下挖掘成的水平或倾斜的坑道。供备战,以及采矿时运输、通风、排水、行人等之用。 郭小川 《煤都夜景》诗:“地下的一条条巷道和煤掌里,仿佛又把整个天地包容。”
《漢語大詞典》:倾崎(傾崎)
倾侧,倾斜。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磐石险峻,倾崎崕隤。”南史·王莹传:“王三日出禊, 实 衣冠倾崎,王性方严,见之意殊恶。”
分類:倾侧倾斜
《國語辭典》:波峭  拼音:bō qiào
形势曲折不平。后借以形容文章富有风致。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九:「东坡天才,无施不可以。少也实嗜梦得诗,故造词遣言,峻峙渊深,时有梦得波峭。」也作「逋峭」。
《漢語大詞典》:庯峭
本义为屋势倾斜曲折貌。后用以形容人的仪表有风致。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今造屋势有曲折者谓之庯峻, 齐 魏 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谓之庯峭,盖庯峻也。” 清 黄生 义府卷下:“屋庯庩则其形峭丽,故人有风仪者,目为庯峭, 魏收 云‘庯峭难为’是也。后通用波俏字,或单云俏,俏或又借樵(七肖反)。”参见“ 峬峭 ”、“ 逋峭 ”。
《漢語大詞典》:婆陀
亦作“ 婆陁 ”。 倾斜不平。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豉法:“还作尖堆,勿令婆陀。”
分類:倾斜不平
《国语辞典》:坡道  拼音:pō dào
倾斜的道路。如:「前面是坡道,车辆请减速慢行。」
分类:倾斜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