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持倡
提倡。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持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诚大惠也。”
分類:提倡
《韵府拾遗 阳韵》:海倡
徐渭诗梦兆呈妃子琵琶唤海倡
《漢語大詞典》:偶倡
可以比并的歌词。 唐 沈亚之 《湘中怨解》:“余闻之於朋中,因悉补其词,题之曰《湘中怨》,盖欲使 南昭嗣 《烟中之志》为偶倡也。”
分類:比并歌词
《漢語大詞典》:建倡
倡议。三国志·蜀志·诸葛瞻传:“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 瞻 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 葛侯 之所为也。’”
分類:倡议
《漢語大詞典》:营倡(營倡)
营妓。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二年:“ 郢王 友珪 ,其母 亳州 营倡也。” 胡三省 注:“ 薛 《史》: 友珪 小字 遥喜 ,母失其姓,本 亳州 营妓也。”参见“ 营妓 ”。
《漢語大詞典》:营妓(營妓)
亦作“ 营伎 ”。 古代军中的官妓。《汉武外史》:“ 汉武 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者。”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蜀才妇:“ 吴 越 饶营妓, 燕 赵 多美姝, 宋 产歌姬, 蜀 出才妇。”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齐书·前废帝纪》云,夜开后阁,与左右淫宴,诸营署皆军市也。 唐 则曰营伎,亦曰官使妇人。”
《漢語大詞典》:造端倡始
谓首先倡导。说郛卷八五引 宋 张商英 护法论:“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诱引后世阐提之党,背觉合尘,同入恶道,罪萃厥身。” 明 宋濂 《题张如心初修谱叙后》:“吾惟尽造端託始之意,使后人可继而已者是也。”
《高级汉语词典》:猥倡
下等的妓女
《漢語大詞典》:倜倡
乖张违异。 汉 扬雄 《太玄·去》:“阳去其阴,阴去其阳,物咸倜倡。” 司马光 集注引 王涯 曰:“倜与侜同,万物倡狂而离散也。”一说张盛貌(倡音chàng)。 范望 注:“倜,张也;倡,盛也。”
《漢語大詞典》:壹倡三叹(壹倡三歎)
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郑玄 注:“倡,发歌句也。三叹,三人从叹之耳。”参见“ 一倡三叹 ”。
《國語辭典》:一倡三叹(一倡三歎)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1.一人唱歌,三人应和。《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十二。周宗庙乐舞辞。肃雍舞》:「进旅退旅,皇舞之形。一倡三叹,朱弦之声。」也作「三叹」、「一唱三叹」。
2.形容诗文优美宛转,韵味绵延。也作「一唱三叹」。
《國語辭典》:冶叶倡条(冶葉倡條)  拼音:yě yè chāng tiáo
比喻妓女及其侍婢。唐。李商隐〈燕台〉诗四首之一:「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宋。周邦彦〈尉迟杯。隋堤路〉词:「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也称为「倡条冶叶」。
《國語辭典》:一倡百和  拼音:yī chàng bǎi hè
一人提倡,百人附和。比喻响应附和的人很多。语本汉。桓宽《盐铁论。结和》:「人罢极而主不恤,国内溃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也作「一唱百和」。
《國語辭典》:一倡三叹(一倡三歎)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1.一人唱歌,三人应和。《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十二。周宗庙乐舞辞。肃雍舞》:「进旅退旅,皇舞之形。一倡三叹,朱弦之声。」也作「三叹」、「一唱三叹」。
2.形容诗文优美宛转,韵味绵延。也作「一唱三叹」。
《漢語大詞典》:一倡一和
(1).《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 唱 ”。 元 耶律楚材 《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予不辨则成市虎矣。不独成市虎,抑恐 崔浩 、 李德裕 之徒,一唱一和撼摇佛教,为患不浅。”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自此一倡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絶。” 蒋子龙 《一个女工程师的自述》:“他们俩在任何场合都是这么一唱一和,一搭一档,配合默契。”
(2).谓鸣声相呼应。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天上银河闪亮着。远远近近,蟋蟀和蝈蝈一唱一和地鸣叫。”
《漢語大詞典》:戏倡(戲倡)
俳优。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
《國語辭典》:幸倡  拼音:xìng chāng
君王宠爱的艺工伶人。《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时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