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合声(合聲)  拼音:hé shēng
1.声音符合旋律、节奏。《周礼。春官。大胥》:「秋颁学合声。」北周。庾信〈灯赋〉:「楚妃留客,韩娥合声。」
2.将二字合读成一字的音。《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二。经部。小学类三。钦定音韵阐微》:「惟我国书十二字头,用合声相切,缓读则为二字,急读则为一音,悉本乎人声之自然。」
3.齐声。如:「每天清晨,寺庙里的师父们都会合声诵念经文。」
《國語辭典》:反切  拼音:fǎn qiè
古人切语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东,德红切」、「反,甫晚切」。
《國語辭典》:柳枝  拼音:liǔ zhī
柳树的枝条。唐。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诗:「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红楼梦》第二六回:「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國語辭典》:宫商(宮商)  拼音:gōng shāng
五音中的宫、商二音。引申为音乐、音律。《文选。王褒。洞箫赋》:「故吻吮值夫宫商兮,和纷离其匹溢。」
《國語辭典》:影响(影響)  拼音:yǐng xiǎng
1.如影之随形,响之随声。即一方发生一种动作而引起他方发生变化或行动的作用。《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吴衙内身虽坐于席间,心却挂在舱后。不住偷眼瞧。见屏门紧闭,毫无影响。」《文明小史》第五五回:「一连两三个电报,毫无影响,这才慌了。」
2.踪迹、消息。《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一连乱了三日,没些影响,县尉没做道理处。」《红楼梦》第六二回:「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响,使人各处去找,那里找得著。」
3.根据、道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看官,你道小子说到此际,随你愚人也该醒悟这件事没影响,做不得的。」
4.空虚不实的事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胡阿虎身为家奴,拿著影响之事,背恩卖主,情实可恨!合当重刑责罚。」
5.隐约的印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昨日到郁家之事,犹如梦里,多不十分记得。只依稀影响,认做已约定杨二郎日子过了。」
《國語辭典》:和声(和聲)  拼音:hé shēng
1.歌曲中一人或众人应和的部分。
2.音乐上指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发声。
《國語辭典》:形声(形聲)  拼音:xíng shēng
六书中的形声字。由音符与意符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声。如江、河二字,从水取义,以工、可分标其声。汉。许慎 说文解字序:「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即指其以事类为主,再取其声组合而成。也称为「谐声」、「象声」。
《國語辭典》:六书(六書)  拼音:liù shū
1.为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也称为「六体」。
2.王莽时的六种字体。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书、鸟虫书。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也称为「六体」。
《國語辭典》:资望(資望)  拼音:zī wàng
资格与声望。《晋书。卷六七。郗鉴传》:「愔自以资望少,不宜超莅大郡,朝议嘉之。」
《國語辭典》:移檄  拼音:yí xí
檄,古代公文。移檄指发布公文声讨。《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克用大怒,焚诏书,囚使者;遣使上表,移檄进讨。」
《國語辭典》:电击(電擊)  拼音:diàn jí
1.触电而被击伤。如:「他在修理电线时不幸触及高压线被电击而死。」
2.医疗技术上为挽救危急病人,所采的电流刺激法。如:「医生用电击将心跳已停止的病人挽救回来。」
《漢語大詞典》:肩背
(1).肩与背,亦指人体枢要部分。孟子·告子上:“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金史·完颜伯嘉传:“中原之有 河 东,如人之有肩背。” 叶圣陶 《一包东西》:“﹝他﹞悠然望着四层洋楼的雕饰,正在出神,忽然有人拍他的肩背。”
(2).比喻前人的事迹和声望。 郁达夫 《海上通信》:“惭愧!惭愧!我何敢望 佐藤春夫 的肩背。”参见“ 肩背相望 ”、“ 肩背难望 ”。
《國語辭典》:偷声(偷聲)  拼音:tōu shēng
1.唐代绝句配乐歌唱时,为调节声调所用的方法。即在一句内偷去一字,如唐。张志和〈渔歌子〉「青蒻笠,绿蓑衣」,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为三字二句。
2.古人依谱填词,有一定格式,但在声腔上作者有时仍可自由伸缩更换,因其声韵的变换就像别处偷来一样,故称为「偷声」。如木兰花上下阙原来各押三个仄韵,后来的填词者不但把上下阙的第三句各减去三字,并且将三、四两句的仄韵改为平韵,因此这个新调的木兰花称为「偷声木兰花」。
《国语辞典》:哩啰(哩啰)  拼音:lī luō
哩、啰为曲中的和声字,不具意义。后也用作拟声词。宋。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六。居士夏月举火》:「为说破,木人昨夜问三台,拍手起来唱哩啰。」
《國語辭典》:减字(減字)  拼音:jiǎn zì
唐宋曲子词中的术语。当时音乐家为了在声韵、用字上有所伸缩,便依原调减去若干字数,依旧曲而做新声。如词牌木兰花,宋人定为七言八句,后来将一、三、五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國語辭典》:谐声(諧聲)  拼音:xié shēng
六书中的形声。由音符与意符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声。参见「形声」条。
《國語辭典》:和弦  拼音:hé xián
1.乐曲中数个音三度重叠,同时发声。
2.调音、调弦。《红楼梦》第五四回:「贾母便说道:『你们两个对一套「将军令」罢。』二人听说,忙和弦按调拨弄起来。」